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9

分卷阅读259

    以气冷发动机为主的……

苏霍伊的回答则更有说服力,一方面。对于发动机工程师所说过的气冷发动机的优点,他分析得更为详尽。就拿生存力这一点来说。先,气冷发动机简单可靠,因此故障率低,这自然就减少了飞行事故的发生;然后,液冷发动机的水箱一旦被打坏,飞机很快就会因为发动机过热而坠毁,气冷发动机则没这个弱点,因此飞机和飞行员的生存力自然要高了不少;最后。气冷发动机没有液冷发动机那样精密,就算被打坏了一两个汽缸照样能够正常工作,甚至被打得千疮百孔的情况下,飞行员也有可能将飞机开回来,再不济跳伞逃生的机会也比液冷飞机大得多。何况以强化泡桐木为主体建造的机身本就坚固异常,机枪、乃至高射机枪用钨芯穿甲弹自然是可以的,但哪怕是富甲天下的老美。都未必用得起。根本打不穿,即使是机炮,打穿机体外壳后也没多大动能了,除非距离很近或者口径较大30mm以上,否则对于坚固皮实的气冷发动机很难造成实质性的破坏,尤其边区现在所用的发动机材料虽然稍重了些。但是强度却大得惊人现代炮管钢改过来的,不大才怪……,那就更加结实了,即使真被大口径航炮打到了,也未必就有什么大碍。为此后来歼-1甚至得了个“飞行坦克”的绰号……

综合这三个方面考虑,使用气冷发动机的话。飞行员的损失率至少也可以降低一半以上,而中国不像西方列强和苏联那样有着极其庞大的业余飞行员储备,加之国弱民贫,即使再怎么重视,也不可能培养出海量的飞行员来,自然个个都很金贵,因此这一优势胡卫东是决不能无视的。

而另一方面,苏霍伊又指出,使用气冷发动机的飞机在速度、高空性能这两方面虽然比不上液冷飞机,但细细分析的话,差距其实并没有那么大,至少没有大到不能忍受的地步。先说速度,安装气冷发动机虽然会令机头的形态变得粗壮而增大飞行阻力,但气动布局的细节设计好的话,影响是可以大为减小的,而且决定飞机速度的不光是阻力,动力也同样重要,而一般来说同样技术条件与尺寸下,气冷发动机的功率可以造得比液冷发动机更大,而且还不只是大一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机头阻力较大的缺陷,虽然即使如此速度还是比液冷的稍慢,但最大速度也就差了5%-10%而已,而巡航速度的影响则更小,完全可以容忍;至于高空性能,有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帮助,即使用气冷发动机驱动,飞机的升限也可以轻松地突破10000米,这在一般情况下已经足够了。何况苏霍伊一直都认为,在差距不太大的前提下,机动性要比最大速度和升限更加重要,虽然“一击脱离”的战术很无解,但是杀伤效率太低,如果敌人不怕损失、以优势数量的机群强行突入我方空域,轰炸我方的机场、油库等重要目标的话,我方一点办法都没有,而机动性出色的战机却可以缠住敌机,让其没法轰炸,这才能叫做“拦截”啊!

不过彻底说服胡卫东的,还是苏霍伊的这么一段话,“性能比敌人明显好出一截就足够用了,过分追求性能只会导致不必要的浪费,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而中国飞机的敌人是日本的飞机,它们同样采用的是气冷发动机,所以咱们用气冷发动机就足够了,毕竟我们有涡轮增压器,发动机性能相当的情况下,日本人的飞机赢不了我们!”

说到涡轮增压器,其实历史上二战期间由于材料和工艺的限制,仅有美国研制成功可以大量应用的型号,而且性能与后世的成熟产品远远无法相比,仅仅在高空效果不错,而且比起需要额外占用发动机功率的机械增压器,优势也并不是很大,比如p51“野马”战斗机就没有选用涡轮增压器,却依然成为了二战期间公认最成功的战斗机。而在低空的话,二战期间美国生产的涡轮增压器甚至会降低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只是影响比机械增压器小一些而已。

并且历史上二战期间的废气涡轮增压器还有着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成本高昂人工和材料都贵等一系列的缺陷,这自然不能令胡卫东满意。但是胡卫东对于发动机仅有着泛泛的了解,虽然他以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而且强度极大的坦克炮管钢材料衍生出来的耐高温低合金钢材料降低了稀有金属用量、省去了一些与耐高温性能无关的热处理步骤、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足以满足涡轮增压器的需要、而且成本相对低廉,但是没有良好的设计还是白搭。胡卫东原以为成熟的产品至少也要两三年后才能拿出来,但是来华后已经创造了一系列奇迹的老妖怪尼古拉。特斯拉却再次显示出了他的神奇之处……

第三百零四章三大工程学

特斯拉在电磁方面独步天下的造诣胡卫东早就知道,但在轮机领域他同样是难得一见的逸才,当年特斯拉还没背上一身债务的时候就曾经造出过一种至少超越时代上百年的无叶涡轮发动机,虽然由于材料要求太高、直到21世纪也无法工业化生产,但也足以说明他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因此当胡卫东根据记忆说出涡轮增压器的原理与大致结构,并提供了一些超时代的耐高温材料后,特斯拉只用了一天就确定了基本设计,并在短短十天之内拿出了样品。更令胡卫东惊叹的是,这第一台样品的性能就超越了历史上二战时期涡轮增压器的最高水平,不但体积与重量小了很多,工作效率也强了一大截,如果用在飞机上,哪怕是低空飞行,速度也比没装时更快,高空飞行时的效果更是令人惊喜……

虽然因为特斯拉年纪老迈精力有限,又一向对枯燥繁冗的细节修正缺乏兴趣,而且胡卫东还给他提供了不少更有意思的课题,因此他取得突破后便不再花费精力研究,而将其丢给了自己几个新收的弟子慢慢改进,但有了现成的模板,又被指出了正确的研究方向,难度总归是小了很多。如今他们不但给边区装备数量较大的各型飞机都设计了可用的废气涡轮增压器型号,而且性能也在一次次改进之后不断改善,到1938年底的时候即使是在低空,加装废气涡轮增压器后飞机的功率与扭矩也可以增大10%。而到了次年年底的时候更是超过了20%,几乎达到了二十世纪末的世界先进水平。同时,涡轮增压器的型号也越来越多样化,不光是飞机,船舶乃至车辆也都先后用上了涡轮增压器,动力大大增强,唯一遗憾的是这种装置只对汽油机与柴油机有效,否则要是两艘万吨重巡的动力也能加强四五成涡轮增压器体积越大,效能就越强,历史上二战爆发之前就已经有了能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