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向往的生活[七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

分卷阅读21

    取使用。

因此,古建国进纺织厂的时候手上是很有些钱的。他在部队上干过五年的时间,最后更是到了连长的级别,这么些年下来积少成多的,钱也不算少。他自己没什么花销,从提干开始有了工资后,也只是每月五块后来十块的寄回家。他那时候没结婚不用养家,只自己一人的一应生活部队上都能给全包了,基本就不花啥钱。这么多年算下来,他手头上积攒的最少也有小一千来块了吧。

随着他跑长途到的大城市多了,后来又认识了宁荣薇,为了追求人家,就跑到京都、海市这些大城市的一些高级商场,找那些不要票的丝巾、糕点、布料啊什么的带回去送给宁荣薇讨好人家。

后来两人结婚,古家老两口给置办了缝纫机和自行车。古建国给宁荣薇从海市淘换回来了收音机和一块琴□□式手表,就这一块表就花了四百多块钱呢,可是把宁荣薇给感动坏了。

跟备受感动的宁荣薇不同,眼见着自己多年积攒的身家一下子去了一小半,古建国这下可算是着急了。他觉得这钱也太不经花了,以后有老婆要养,跟着可能很快就有孩子,不想办法可不行。

不得不说古建国那是在大城市的高级百货看多了,就以为人家京都海市的人,家家都是按照百货公司的标准过日子呢。他就是想着自家小薇跟着自己,那就不能过的比别人差,于是他这就开始动脑子了。

经他观察发现,那些厂里的经年老司机时不时的会在出差途中夹带点儿私货倒腾一二,从中赚点儿利润。

后来古建国跟人家套好了关系,也问出了些其中的道道。

其实这道理也简单,司机们就是从南方或是一些大城市,把一些安城没有的东西带回来,有些是布料、海边的干货或是高级手表等等这些。带回来后有的是私下里已经说好了买主的,有的则是有别的门路高价给销出去,这就是看个人的本事了。反正只要不是太大件的东西太招人眼,大多都不会出什么事儿的。即便是有人有了疑心,只说是帮朋友亲戚们捎带的也就糊弄过去了。

经人这么一点拨,古建国慢慢的也开始跟着师傅们来回的带点儿东西,只说是家里的亲戚知道他去大城市出差,叫帮忙捎带的罢了。

他家里条件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儿,人家听他这样说,只觉得他的亲戚估摸着也是能消费得起这些东西的人,人之常情的事儿谁也不会说什么就是了。

古建国刚开始被师傅们带着,也就是倒腾些小东西,那个时候他还不是大师傅能独立的带徒弟出门呢。后来慢慢的他能独立出门了,手底下也带了几个徒弟,都是可信的,渐渐的这规模也就做大了。

因着当过兵的缘故,战友都是全国各地聚到一块儿的,古建国天南海北的认识的人就着实不少了。他自己也经常愿意去黑市给家里淘换点儿好吃好喝的,慢慢也认识了几个人。

古建国跟别的师傅们不同的是,他自己不沾手销售的事儿,只把能弄来的好东西交给认识的在黑市中拿事儿的人,他自己也就是过一道手罢了。

这世界不都是非黑即白的。市面上物资匮乏,老百姓有需求,这黑市就能一直存在。能在黑市上掌握货源做大的人,本身就有他的独到之处,且背后肯定是有背景的。古建国直接跟这些人交易,且对自己的身份保护的比较好,也不管别人最后到底能卖出个什么价儿去,只他自己脱手后就不管这些了。这样做虽然让渡了一部分的利益出去,但也能更加安全长久的做下去,规模还能慢慢的有所扩大。

交易的种类也不确定,反正就是能弄来的,觉得有价值的都在范围之内。

比如大城市里才有的手表、收音机、布料、高级的糖果点心、营养品之类的;到沿海城市的时候他会带些海产品干货等;东北那边的野味、毛皮;南方的水果等等古建国也不会轻易放过。当然有时他也会带些安城的特产,石榴、苹果、柿子什么的去别的地方交换。

时间长了,他在京都、海市、青城、广市这些地放,慢慢的路子也走熟了,认识了些当地的地头蛇,有能帮着提供货品的,有的在附近农村有门路,能收上一些农副产品的,这也成了古建国的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这些年下来,古建国凭着自己对人的精准判断,加上谨慎的性格,也从不吝啬对周围同事朋友的帮助,慢慢的,不光是把自家的东西添置的越来越齐全,暗地里也是攒下了笔不小的财富。

他倒也不全是图财,他的能力背景还有工作,原也使得他不缺钱花。只是这个年月并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好东西的,开始倒腾这些的初衷,也是想着给自家弄点儿好东西自己人享用罢了。

除了家里的像三转一响的这些东西叫他给置办全了和增加了些家底儿以外,古建国也从乡下认识的人手里收了一些老物件,还从京城、海市的有些专门卖老物件的柜台上,想办法弄到了一些。

他的想法也比较简单,作为个读过点儿书的人,古建国觉得盛世古董乱世黄金这话是没错的。国家慢慢的稳定了下来,以后只会越来越好的。他现在能有门路给家里攒点这些东西,以后留给子女也是好的,毕竟这些以后说不得都能成为巨大的财富呢。

……

古明妍要是知道古建国的这番cao作,她一定会跪在地上喊“爸爸,您真牛”的,甚至可能还会进一步怀疑自家老爹才是穿越的那个了。

不过,古建国肯定是没有先知就是了,否则他不会在明知道后面十多年的情况下,还把这些招灾的东西往家里搬。财富的确是财富,可能够享用的前提是得先留下那个命吧。

对于古建国的这些事情,宁荣薇也是婚后才慢慢了解到的。结婚前古建国的大手笔她还以为是有老两口的经济支持呢,没想到他是一个人琢磨出了这么条赚钱的路子的。

刚开始知道的时候,宁荣薇着实是吓了一跳,后来被古建国这样那样的一通道理砸下来,虽然让她暂时接受了现状,但她还是保持了不支持的态度。

一方面她觉得这也是丈夫的本事,经他这么时常的倒腾,自家的生活确实比这个年代大多数人家过得要好。作为受益的一方,看着家里那厚厚的存款还有许多票证,吃食、家当什么的自也不用再多说,作为女主人,哪能不觉得高兴啊。

只是他也知道丈夫这活计始终是在灰色地带游走的,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