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恶毒后娘的亲儿子(穿书)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1

分卷阅读81

    待时机的朱德胜赶紧开口,“皇上,前殿传来消息,那地炕已经铺好,刚刚烧起来了,皇上可要去一观究竟?”

本来自己说话被一个阉人打断,李安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可听到这话,那丝不舒服早就被抛到了脑后。

“既如此,那众爱卿就随朕去瞧瞧。”宣德帝早就不耐烦听他们的争辩,可要当一名明君,他必须要忍着,不然又会被御史记上一笔。

朱德胜在前头引路,那宫殿是平时不太用得着的,宣德帝特意拨给工部,让他们在此试验。

“皇上驾到。”不过一段路,没走多久就到了,通传的太监在前头尖着嗓子唱报。

顿时,宫殿外跪成了一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都起身吧。”宣德帝四下打量了一番,那殿门禁闭,从外面看并不不同。

“皇上,这图纸实在神奇。”这时候工部侍郎钱奇上前,脸上是难掩的兴奋。

宣德帝看他这模样心里也有了底,“带路。”

钱奇本还好再夸上一夸,被宣德帝直接打断,顿时一噎,不过他可不敢和皇帝叫板,老老实实上前就殿门打开。

扑面而来的便是一阵暖风,与殿外极度的好冷不同,大臣们被冻的瑟瑟发抖的身子都得到了放松。

等一干人走进宫殿,只待了没一会儿,身上就开始冒虚汗,个个老脸都成了红扑扑的,还有人受不住的将衣服领子扯开了些。

宣德帝则是大喜过望,“真有如此神奇,严卿你真是收了一个好学生啊。”

严双也是第一次感受地炕,比他想象中的要用更大,而且正如图纸上所说,那烟道口不在殿内,便可以烧煤,也不怕被烟呛到。

“能为皇上分忧,是为人臣民应当做的。”严双学生被皇上连连夸赞,面上却还是保持不骄不躁,也不为学生邀功请赏。

宣德帝对他是越来越满意,看来只有严卿能解朕所忧。

又下了一道圣旨,旨中云云,大致赵朗和谢青云是大才,期待他们早日中举,来朝堂上为朕效力。

这道圣旨还是八百里加急,就是为了夸赵朗和谢青云,外加那百两宝钞。

这一番耽误,从谢青云将事情告诉赵朗,到圣旨下来,总共过了十二日,这段时间,谢青云正如李柏所说,干脆不回家,就待在包厢里,看书写字,除了去茅房方便,他是决计不会踏出包厢一步。

赵朗等消息等的心焦,怕自己的信没到老师手中,又怕老师根本忘了自己,没将那封信看在眼中。

直到一封信在圣旨到达之前,提前送到赵朗手中,赵朗看完信的内容后,满腔的激动热血,恨不得秋闱马上开始,他就能去拜见老师。

这日谢青云是被赵朗派去的小胖子叫到赵朗家中的,赵朗将会有圣旨来的消息说了。

谢青云有些发愣,没想到赵朗这么实诚,不仅将自己提了,他那老师也跟皇上提了自己。

“圣旨会先到县衙,明日你便如平常一样来这里读书,等接完圣旨,你便可以着手铺设地暖,老师在信中说了,你那地暖实在是太有用处,将你夸了又夸。”赵朗与有荣焉。

谢青云也好奇,最近赵朗口中出场率极高的老师,也就是他的师祖。

第二日,谢青云正在读书,赵朗的院门被敲响,赵朗去开了门,没有一大群人。

为首的是位身着太监服饰,手拿拂尘的大太监,正在他身边弯腰讨好的便是本县的县令,身后还跟着一大群衙役,阵仗大极了。

“你可是赵朗?”那大太监不理会县令的讨好,只把赵朗上下打量一遍,一路上摆着的冷脸,总算是露出了一丝笑意,态度也明显好了许多。

赵朗拱手行礼,“学生正是赵朗。”

“好一个青年才俊,不愧是大学士的学生。”大太监夸道。

赵朗面不改色,“学生愧不敢当,不及老师万分之一。”

大太监暗自点头,不卑不亢,又沉着冷静,对赵朗的印象更好了。

“赵朗,谢青云接旨。”大太监从袖中掏出明皇卷轴。

赵朗和他身后的谢青云立即跪下,“草民赵朗接旨。”“草民谢青云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赵朗、谢青云乃国之大才,为君分忧,地炕之法,造福百姓,赏宝钞百两,望此后勤之勉之。”大太监奉读。

赵朗和谢青云上身挺直,双手接旨叩谢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大太监将圣旨递给赵朗,待他站起,又笑眯眯的道,“皇上可是非常看中此事,也想见见你。”

“学生惶恐,定会仔细准备科举,不让圣上失望。”赵朗此时心里也是激动的,同时对谢青云十分感激,若不是谢青云,他怎么会有如此的机遇。

大太监又勉励了赵朗几句,此时一旁的县令才有开口的机会,“赵朗这位学生天资聪颖,可能不负皇上所托,公公就请放心。”

县令真是心里有苦说不出,他还是在圣旨来到县衙才知道县里有这么一号人物。

也不知这赵朗是办了什么大事,皇上竟然亲自下旨赞赏。

周围看热闹的百姓,有听到圣旨的内容,都知道县里竟有人被皇上嘉赏,个个交口接耳,问这院子里原先住的什么人。

第62章

那有与赵娘子家走的近的人家,皆是目露惊奇,他们多多少少知道赵朗的情况,不是说得罪了某个人物,断了他的科举路。

可如今赵朗怎会突然受到圣旨嘉赏,看来这赵举人是要翻身了。

“我知道那是青竹学堂的赵先生。”有那家中孩子在曾听过赵朗讲课的妇人,一眼就认出了他。

“那你可就不知了,赵先生早些日子就辞去了学堂。”又有那消息比较灵敏的,只因赵朗模样实在俊俏,见过的实在难忘。

先不论底下的人,有多少羡慕嫉妒的,这边县令一心想在大太监面前多露脸,大太监却一直没给他个好脸色,如今却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举人相谈甚欢。

县令不免多想,难不成这赵朗是哪个世家出来的,还有那圣旨所述的地炕又是怎么一回事。

“哈哈哈,我竟不知县里何时出现赵朗这般的俊才,也是县衙杂事烦多倒是怠慢了,不如今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