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成君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

分卷阅读1

    =================

书名:成君记

作者:伯缪

野心落魄皇族×聪慧权臣千金

女主视角记录男主过关斩将当皇帝的故事

开始勾心斗角,女主家世显赫,男主棋高一着

而后棋逢对手惺惺相惜,男主在女主帮助之下,从落魄贵族一路登基为帝。

世家女霍成君父亲是权臣、青梅竹马是皇帝、哥哥是长安第一高富帅、侄女是皇后,家世好样貌好却未能入宫当皇后。亲妈退而求其次给她安排来长安的昌邑王刘贺,准备逃婚却意外撞见刘病已正密谋放火,竟然是要烧自己的闺房来离间父亲和刘贺。两个聪明人就此结下梁子,棋逢对手,勾心斗角,一路成为新帝新后。

偏正剧向。

非考据党。

欢迎捉虫。

内容标签:宫廷侯爵虐恋情深天之骄子相爱相杀

搜索关键字:主角:霍成君,刘病已┃配角:上官湄,金建,霍光,刘弗陵,张彭祖,上官期┃其它:虐恋情深,相爱相杀,宫廷侯爵,天之骄子,宫斗,谋权

==================

☆、引言

本文是成询文,讲述汉宣帝刘询与其第二任皇后霍成君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许平君粉与平询粉也可赏光一看。

汉宣帝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汉朝皇帝,关于他的历史我想我了解的不少,所以希望许平君粉以及平询粉不要动辄搬出诸如南园遗爱故剑情深之类故事来质询作者。

因为作者赞同的观点是,历史是挂的钩子。

但作者绝非历史虚无论者,请大家放心,自认对宣帝时期历史多少有一些研究,虽非考究党,但也算认真。

对于真正的历史谁也不知道,作为后人我唯一确定的是,汉宣帝作为帝王,作为一个果断狠绝又是鼎盛时期的帝王,他的妻子他的最爱一定是江山,此点毋庸置疑。

============

关于许平君。

我绝对相信刘病已对待许平君的故剑情深,因为当年他们作为共患难的年轻夫妇,一定是度过一段非常青涩又美好的快乐时光的。他一定是爱着平君、珍惜平君也感激平君。无论是刘病已还是刘询,也都一定很珍惜这段时光,因为这也是最青涩的自己。

============

关于霍成君。

刘询对待霍成君,首先说来不乏政治因素。这是一定的,一个盛世帝王,无论何事都一定考虑自己利益江山,对霍成君如是,对许平君如是。

霍成君为棋子,刘询与霍光博弈。其中政治斗争、权利纠葛在所难免。

但我也绝对相信,刘询与霍成君——汉朝最鼎盛时期的四年帝后,他们二人也一定是有感情的。成君初入宫,平君已死,刘询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而成君也只不过是十七八岁少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何况是朝夕相伴、帝后携手。

因为人生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

霍成君与刘询之间,在“怀不德”中存在着政治斗争、权力纠葛,也一定在“上亦宠之,颛房燕”中,有朝夕相伴的情愫、有盛世帝后的执手。

我们只能从“颛房燕”中揣度其中真心有无,只能从四年光阴中称量其中情愫多少。

人心难测,既是人性悲哀,也是人生奇妙。

============

关于霍光。

对于霍光,你可以说他举人唯亲,你可以说他耍政治手段,但不得不说,他一生渴望权利便争取到了权力,渴望名声后代对其评价也不错。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

他去世后交给宣帝的,是一个国家安定、流民反乡、经济起色的国家。霍光政绩摆在那里。

甚至可以不客气的说,所谓昭宣中兴,刘询与霍光两人功劳居十之八九。

============

关于历史成君。

对于霍成君,比起喜欢怜惜,我其实更好奇,因为霍成君本身留在史书上的寥寥几笔,就充斥着太多的疑点。

关于“毒杀太子论”,我想这件事情真实性有待商榷,无论是动机、细节、罪责都太多疑窦,难以令人信服。

关于“专宠阴谋论”,可能宠爱会顾忌霍光面子,但仅因为霍光搞到专宠的地步没必要,专宠该是汉宣帝意愿。另一方面,刘曾立许为后、霍后时期后宫有皆有所出,从另一方面解读我们也能看出所谓专宠阴谋的漏洞。专宠霍成君应该是是汉宣帝个人意愿。

而她身上真正的唯一的污点就是奢侈,但这也只是相较于民间出身的许平君,因为作为霍家明珠,霍成君没有任何恃宠而骄的证据,无非也只是娘家有钱,便常常赏身边服侍自己的人一些钱财,无可厚非。

霍成君与刘询之间最大的障碍,仅因为她姓霍,所以刘询不能爱。

============

最后的最后。

他受人所制,她被父利用,他们执手,却只能站在彼此对立面。

但政治纠葛下的帝后,不过两个青年男女,史书记载中两人都无黑点,一个是落魄贵族,一个是名媛小姐。

在五年的朝夕相处中,颛房燕宠中,还是有些许美好,还是有恩爱情长。

起码,汉朝最鼎盛时期,是他们——刘询与霍成君,携手帝国顶峰,四年盛世帝后。

关于成询,这部着实有发挥的地方,这不是历史书啊,是啊,所以确实发挥的地方很多很多。

但我心中的成询便是如此:在很多的勾心斗角,很多的同床异梦,很多的冰火不容中,总会有一点点小心翼翼,一点点暗生情愫,一点点执手相顾。

历史上的事情谁都不知道,但每个人对于那个时代的只言片语都有自己的解读,万分感谢各位看客能赏光看我心中的成询。

☆、今人不见古时月

八月的长安城总会过于燥热,而今年尤甚,因着持久的春旱,如今的长安便更是燥热难耐了。于是常有老人家轻叹,今年天气干成这样,收成总不会太好,老天真是作孽。

时元寿二年,这年六月初三日,在位仅七年的刘欣驾崩,时年二十五岁,谥号孝哀皇帝,葬于义陵。

太皇太后王政君下诏说:“大司马董贤年少,不合众心。应交还印绶,撤销其官职。”而董贤便于当日自杀而亡。新都侯王莽为大司马,掌丞相事。

九月初一日,刘衎即皇帝位,是为汉平帝,晋谒高祖庙,大赦天下。

年仅九岁的新帝继位,大权全都落于王莽手中,其居心天下人皆知,只未敢议论。

太皇太后下旨大赦天下,想来盗贼惯犯被释放,偌大的长安城便比之前不安因素更增加许多,好些好人家的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