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同归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5

分卷阅读25

    想出其不意地撂倒这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小子,以免拖延太久让正主给跑了。

然而他想得太好了,他的双拐根本困不住那青年的单剑,甚至无法使其剑势稍缓。只听一声闷哼,他的同伴手腕中剑,手中的铁拐脱手坠地,当下一个倒纵疾退,隐入了密林深处,余下那人也无心恋战,虚晃一招就夺路而逃。

那华服青年在他们交手之际,没有趁机离去,反而气定神闲地站在一旁观战。见那青年并未追击,任由他的对头离去,也未露出丝毫不快,反而朗声长笑道:

「多谢侠士相助,敢问恩公尊姓大名?」

此人天生有种气度,看着像是统率一方的豪杰,而笑容中透着亲近之意,很难让人有恶感。但罗隐没有与路人深交的习惯,收剑后,只问他是被何人追杀。

虽说少与人结交,在江湖中的见闻称不上广博,但罗隐途经西北也曾闻「阴阳拐」之名,只是无法仅凭那两人的奇门兵器就下断言。

那华服青年沉吟道:「在下并不知他们二人的来历,素昧平生却遭此横祸,想来是为了在下身上的品剑帖。」

品剑帖?黑衣青年抱剑而立,静静听他说来。

「山西太原的欧阳大师要开启炼剑炉,将他锻造的十几柄绝世宝剑相赠于有缘人。」江湖中练剑之人遍地都是,闻有神兵利器出世,想来必定会趋之若鹜。

罗隐手中之剑是那老头传给他的,并非江湖中有名的绝世神兵,却随着他在江湖中声名鹊起而闻名天下。剑法到了一定的境界,不拘于物,故而欧阳大师的品剑会一事,也不曾有半分打动他。

既问清了缘故,就告辞离去,那华服青年连声追问,他也没有留下名姓。

待罗隐离去后,有两道黑影悄无声息地掠到那青年身后,单膝跪地请罪,「少主人,属下来迟。」他们身上的服饰与倒地的几位侍卫不同,黑袍上绣着的,赫然是北方最庞大的势力飞鹰堡的徽记。

那青年全然不曾理会,而是看着罗隐背影消失的方向,嘴角勾起了若有若无的微笑,总是还会见面的。

天下再利的剑,若无挥剑之人,也不过是一堆废铜烂铁罢了。

「欧阳大师已有二十年未曾露面,我不曾有机缘与他谋面。当年大师退隐时方及不惑之年,但铸剑之术已无人可以匹敌。」

若传言属实,不但练剑之人争相一睹神兵,武林中的名门世家也会以拥有一柄宝剑作为身份的象征。为了避免争夺宝剑而暗里流血厮杀,武林盟发出了品剑帖,共邀天下英雄于十月初十齐聚太原。

这消息传出如此突然,倒把世人的目光从江都与那个神秘的杀手联盟上移开,也让前些日子焦头烂额的武林盟主钟信得以喘息,忙不迭地发送品剑帖给各大门派。

但还未到品剑之期,只怕那百张品剑帖已然掀起了新的风波,江湖中毕竟是以力量至上,如有人能自各大门派手中抢夺到品剑帖,即使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品剑大会上,以武林盟在钟离兴任期上日渐软弱的现状,也无法将其驱逐或是制裁。

「品剑大会想是不假,那人之言却未可尽信。」叶子昀言道:「纵然你于他有救命之恩,但他并未将身份直言相告,林中的双方厮杀也未必没有其他隐情。」

罗隐也点头,十月初十之期将至,此地与太原相距数百里,且隔着太行山,若是为品剑帖,以常理推断,此处并非最佳的下手抢夺之地。

作者有话要说:

☆、二四、十月初十

十月初一,阴。

这天是寒衣节,祭奠亡人的日子。家家户户焚烧五色纸,如同给故去的人送去冬衣。

沿路行来,山头上的坟冢前或可见到有人蹲在那念叨,仿佛相信世上真有通灵之事,能让地下的亲友听到他们的怀念之情,也有人会将焚烧的纸钱撒给看不见的孤魂野鬼,好叫它们不要与已故的亲人争抢。

「走吧。」

或许是天阴了,天气又冷了几分,也许是站在日头下久了,忘记了自己的来处,看到眼前温情而肃穆的祭扫场景,他才会恍然觉得,自己早已不是生人,原也隔着阴阳,与这人世再无牵连。

罗隐或许不知晓他的心思,只是俯下身去为他掖好了斗篷,然后放下了帘幕,继续驾车行路。

十月初二,太行山。

雨,细细绵绵地,落了一天一地,仿佛无尽无绝。入秋之后,细雨飘零总带着离愁别绪,无端惹人感伤。

山路雨后湿滑难行,却依然有人健步如飞地奔驰在山林间。

「赵大哥,你也赶着去太原?」

「不错,张兄弟也想一睹欧阳大师所铸之剑?」

「赵大哥说笑了,小弟这微末本事,如何与人相争?却不知赵大哥可有品剑帖?」

「据说武林盟发出的品剑帖不过百张,如何能是人人都有的?不过是想到太原凑个热闹。」

「小弟也是这个心思,听闻现今太原百里之内,步步都是关卡,人可以过去,帖子却得留下。」

还是如他们所料,几张品剑帖已然惹出了祸乱。叶子昀近日身体也稍有起色,他们决定改道往太原一行,然而未到山西境内就听闻前路已不平静,只怕未到正日子沿途就死伤难免。

十月初五,雨后初晴。

小镇离太原不过百里,平日里安静祥和,近来却总有手执刀剑的人马匆匆路过,一旦有两方人马狭路相逢,一时间气氛立刻剑拔弩张。

集市的茶摊上,有一行人尤为醒目,为首的三人身着淡黄衫,一旁随侍的弟子的长剑上,也佩着淡黄色的剑穗,有眼力的见了他们的服饰,已猜出是黄石剑派的人,想来正在赶赴太原的途中。

远远地扬起了尘烟,有大队人马也刚好路过该镇,却是河北金刀门的人,他们一派虽在武林中声名不显,武功上也无独到之处,却有独门的铸造之术,在冶刀上还算小有名气,凭借此专长经营,倒也颇为富足,近年来更是广招门徒,然而门下弟子武功平平,个个都是声色犬马的纨绔作风,门派内里渐渐虚耗,偏偏面上仍要做足了光鲜的派头。

他们听闻品剑大会盛事在即,路途也相隔不远,顿时也起意去凑凑热闹。此行足足有四五十人,浩浩荡荡地赶赴太原,无意间瞥见茶摊旁端坐着的一行人,看着定是武林同道无疑了,为首之人的派头更是不小,于是金刀门中也有人心思活动起来,暗自思忖不知能否在这行人身上捞张品剑帖。

传闻武林盟发出了百张品剑帖,但江湖中人并不知都发往了哪些门派。诸如九大门派四大世家必然有份,却无几人敢去招惹,余下的中小门派若在应邀之列也无几个会主动声张。眼下武林中人大半都在赶赴太原,究竟哪些门派接到了品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