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染指河山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77

分卷阅读377

    ,可以少走弯路错路。同时,贺月也向其他七国展示了自己治国理政的强大实力。有异心的几个王爷,看了贺月提纲挈领抓紧权力的强劲手腕,从容驾御制衡各方势力的超卓能力,不得不息了夺位之心,且做自己的清贵闲散王爷。

因为一早就对战争有足够的估计和衡量,虽然支撑战争的有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是粮食,自贺月开始,整个朝堂上下最关注的就是农耕,绝不允许土地抛荒,且鼓励开荒,除了稻谷,鼓励种植各种可以充饥的高产农物,以尽可能地缓解粮食压力,因此贺月那道安民诏并不是虚言安慰。

相比这下,耀乾帝的治国理政能力明显比贺月差了许多,或者说,耀乾帝注重的是军事武功,以前就热衷于四处征讨周边国家,对文治民生这方面,耀乾帝本就极度欠缺,被雾黑蛮子扶持上台,接手的根本就是个烂摊子,重新称帝不到一年,就面临着大饥荒的即将爆发,耀乾帝并不关心民生,但是军队储粮频频告急,没有粮草还怎么打仗?耀乾帝在跟苏拉尔大帝商议之后,以嘉国名义,向中路三国发出停战求和提议。

这个提议包括:为表诚意,匪嘉退出南枣郡地区,把整个南枣郡归还给索云国。在嘉索边境,各方帝王于南枣会盟,签署和约。以各方现行统辖区域为各自领土,分域而治,互不侵犯。和约签署之后,开放通商。

求和提议一提出来,顿时在各国朝堂引起一片争议。

在索云国朝堂上,众大臣立即分成了主战派和主和派,天天从上朝争论到散朝,大家从各个方面阐述主战和主和的利弊,在朝堂上辩论得脸红耳赤,口水横飞。

在三国朝堂大臣的争辩中,匪嘉率先从南枣郡撤了兵。

随后汀国和喆国先后表示,唯索云国马头是瞻,同时表示,因南枣郡并不是他们国境内,如果索云国同意会盟,介时他们不会帝王亲至,而是派大臣前往。

而索云国朝堂上主战和主和的争辩从一开始就倾向于主战,主战派明显比主和派多得多。原因无他,只因索云国是八国合一!不,现在应该算是九国合一。

乌国虽然被灭了,皇帝和皇子们均未逃出,但在索云国的皇宫里还有一个乌国宗亲,乌妃可以算是乌国的代表,乌亲王的封地还在乌国故都呢!乌妃如果能熬成乌太妃,将来还盼着能回故国故都养老。这仗要是不打了,就这么签了和约,原乌国国土就名正言顺地变成了匪嘉的国土,乌亲王的封地食邑都在原乌国,这一下就变成了匪嘉的了,难道要叫贺旦跑匪嘉去收租子?难道要叫自己跑匪嘉去养老?虽然封地食邑可以改封,可怎么也比不上故国故都的情谊!

再说了,是雾黑蛮子的入侵逼得乌国退入依山苦守,而匪嘉更是出手灭掉乌国的罪魁祸首,怎么能让匪嘉跟雾黑勾结,堂而皇之地占据自己的国家国土?这从感情上无论如何迈不过去!

后宫不干政,乌妃为人中庸淡泊,也从来不对朝堂政事指手划脚,这一次,破例地跑到贺月的御房里,跪在贺月身前,痛陈利弊,慷慨激昂地表达了自己主战的决心。

一得知匪嘉求和的消息,本来有特权,可以不上朝的几个异姓王爷,不用宣召,不用私下讨论勾连,不约而合,都齐刷刷上了朝。

甚至连两个暂时合并国,昊国皇帝和荣国太子,本来是从不参合索云国内政的,也有顾不得身份尴尬,上了朝。虽然他们未削帝号和太子尊位,但仍是合并国,在索云的朝堂上,他们不得穿帝服,不得戴十二旒冕,仍得站在玺阶之下,仍得对成德帝称臣。

第310章为了私心

九国之中,只有原阴国的仁和帝,现今的玄武镇国王高居自己的王府中,并没有上朝。反正阴国就在索云国国境之内,并未遭受到匪嘉战乱和雾黑入侵的切肤之痛,对主战主和都没有意见。相比,倒对阴国被合并入索云国耿耿于怀,能够不上朝称臣,就坚不上朝。

原奉和国皇帝如今的开济藩王,原康成国皇帝如今的宏逸宗王,原永昌国太子如今的德辉郡王以及跟随他们合并进来大臣们也跟乌妃差不多的心态,亦是坚决主战。连最弱势的原弘国小皇子如今的嘉懿郡王也一派激昂地主战。

封地食邑都是小事,关键,雾黑蛮子杀其族人,屠其都城,灭其家国,亡国之恨,奇耻大辱,怎么能由着雾黑勾结了匪嘉,然后以一纸和约就敷衍过去?再说,他们签署协议,合并入索云国,他们原来的国土在理论上就合并进了索云国,因此,现在匪嘉所统辖的广袤土地,除了原嘉国国土之外,都应该是索云国的国土!

侵占了对方大片领土之后,还要跟对方签定和约,想正大光明地把那大片领土据为己有,天下,哪有这理?

荣国和昊国是战时暂时合并入索云国的,这要签了和约,他们两国就永无复国希望,因此立即激烈反对和谈,表示这仗必须要打下去,没有什么和谈可谈!

朝堂上主战方占据优势,更有激进派认为,目前匪嘉即将进入荒年,国内动荡,匪患四起,又没有军心民心,正该北伐。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主战已成定局之时,贺月却在朝议三日之后,出其不意地一意孤行地决定议和!

面对群情激愤的众大臣,众王爷,以前两个暂入国的滔滔质问,贺月沉着脸,字字铿锵地说道:“朕自有主张!”然后全然不顾众臣的反对,叫大臣起草文照会,告知匪嘉愿意和谈,并约在十月初一,南枣郡七星岗主峰举行会盟。

贺月此言一出,便一锤定音,把前面众大臣王爷妃嫔甚至合国皇帝太子的慷慨陈词,激昂斗志全都白瞎了!只是在合国两年之后,贺月在诸王百官中的威信声望都大幅提高,天威极具震慑,又素知贺月贤明果毅,绝非那昏聩之君,再加上那意味深长的自有主张四个字,让人有无穷联想,因此,诸王百官再没有人敢冒犯天颜,再行劝谏。

匪嘉请求和谈,这么大的事,不光在朝堂上议谈纷纷,在街坊市井也同样议谈纷纷。普通百姓的着眼点就简单质朴得多,只觉得不打仗了,自己就可以安心地种田放牧,耕地织布,再不用怕被拉夫,被征兵,被加赋,正在前方打仗,自己日夜悬心的丈夫或儿子很快就会平安回来了,停战自然是最好的,因此在民间,一片主和。

风染作为一个暗中掌权的都统帅,他明面的身份仅是九散骑卫,是不可能参与朝堂争辩的。不过街坊市井都在议论,风染不可能不知道,不过,他认为贺月自会作出正确的决断,便没想去贺月面前发表自己的看法。然而,等了几天,等来的结果竟然是贺月主和!并且直接把和谈日期订在了十月初一,而现今已经九月十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