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锦娇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7

分卷阅读197

    也是你能非议的。不管圣上有德无德,都不是你能妄议的。到时候,一个欺君罔上,莫说是娘,纵是太后娘娘,怕也保不了你。”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各地便有不少义军。这些年,民不聊生,大家也都是没办法了。京城已有不少传闻,说若没有镇北王镇守京城,怕是这些人,早就打进紫禁城了。

镇北王手握重兵,可大多都在西北,可即便如此,凭着这威名,还是给那些义军极大的震慑。

李氏江山如今已经是苟延残喘,郑涟看的清明。这也是为什么她一定不能再等一年的缘故。

只要能早一日做了王爷的枕边人,她相信,依着自己的能耐,不会输给那清溪郡主。

郑涟还是不甘心,周氏奈何不了她,无奈的点头说等再过几日,她往宫里去看看太后娘娘的意思。

熟料,请安折子还没递进去,宫里就传出消息,说慈宁宫走水了。

大曜国建国这些年,别说慈宁宫了,宫里从未有过这样的事情。一时间,坊间更是多了不少传闻,说是先帝震怒,骂成元帝不仁不义,不忠不孝。

这大火烧了足足三个时辰,才被扑灭,慈宁宫,是彻底不能住人了。那气势汹汹的火焰,听闻侍奉太后娘娘身边的两个宫女都给活生生烧死了。

这一烧,内阁又遇到了头痛的事儿。尤其是工部尚书,只想撂担子不干了。

近年来国、库空虚,这谁都知道。可慈宁宫又是太后娘娘住的地儿,这修缮万万马虎不得。可这钱,从哪里来?谁来出?

定国公府

接二连三的事情,高宁大长公主险些气乐了。

李家的江山,要亡啊。从没有哪一刻,高宁大长公主殿下有如此深的感悟。

大太太苏氏,这些日子也提着心。昱王一脉从宗室中除名,这样闻所未闻的事情,竟然真的发生了。原还以为,女儿做了昱王世子妃,到底比在京城好,总归是一条出路,谁能想到,会有今日。

“母亲,芙姐儿和世子爷过几日就要到了,您说,圣上会不会彻底下狠手啊!”

苏氏是真的怕了,女儿到底是她身上的一块rou,她怎么可能真的当做不知道。什么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事儿,苏氏确实做不到这样。

依着苏氏的意思,等太妃娘娘的丧事过后,大可以以想念孙女的名头把世子爷和女儿留在府邸一段日子,也算避避这风头。

圣上再怎么喜怒无常,可不至于派人硬闯定国公府,不是?

高宁大长公主殿下怎会不知她这点儿心思,只是,这事儿要不得。只怕这么做,会此地无银三百两,更让成元帝有了借口,有了戒心。

“婉太妃逝世,等昱王他们一入京,则个吉日,就要发丧了。世子爷和芙姐儿怎么着都得尽孝的,如何能留在府邸?”

被高宁大长公主殿下这么一训斥,苏氏虽心里委屈,却也不敢再说什么。

见她眼眶红红,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高宁大长公主暗暗叹息一声,宽慰她道:“好了,皇帝就是再任性,也不可能真的什么都不顾及。而且,前些个儿,听闻皇帝一帆云雨之后,腰部以下顿时全部没知觉了,还是太医院的人用了针灸,才能下地了。昨个儿常太医又带来了信笺,说圣上今晨似有尿血的迹象。若是真的,即便圣上真的打什么主意,怕他也没那么多的时间去算计了。”

苏氏当即就吓傻在了那里,这……

虽早知圣上的身子不行,可真正听到这些话,她还是忍不住有些心惊。

圣上这一去,朝堂又是什么的动静。这怕是要大乱呢。

皇太孙那么小,太后娘娘又野心勃勃,只这么一想,她都感觉后背凉飕飕的。

“这事儿你心里有数即可,别乱说。”高宁大长公主说完,拿起身侧的茶盏轻抿一口。

苏氏慌乱的点了点头,心里顿时是百感交集。

圣上今晨尿血的事情,既然能透到高宁大长公主耳中,那自然,也瞒不过郑太后。

这几日,对慈宁宫走水的事情,郑太后下令彻查。宫里向来守卫严明,大曜国建国以来也从未出过这样的意外,她不得不去怀疑,是有人想暗害她。

她这些年在慈宁宫住惯,自然不习惯挪到别地儿去。可眼下慈宁宫要修缮,她自然不可能这个时候拎不清。斟酌再三,便住到了寿康宫。

因为慈宁宫修缮的事情,内阁那边快要吵翻天了,互相还推诿起来。为着这个,郑太后暗地里没少动怒。

什么叫做国库空虚,那之前圣上修建玄清殿,不也国库空虚吗?这不明摆着欺负她这老婆子。

他们知道讨好皇帝,可他们怕是不知道,他们这圣上,支持不了多久了。等她垂帘听政之后再来讨好她,那就迟了。

“娘娘,您说会不会是翊坤宫那位暗中下了毒手。”桂嬷嬷不得不怀疑温氏,三皇子这般落魄,淑贵妃心中怎可能没有怨气。

郑太后闻言道:“哀家早就想着修缮慈宁宫,这次,倒也如了哀家的意。至于到底是不是那温氏做的,日后我们有的是时间彻查。”

“太医院那边,你差人好生盯着,皇帝若真有个什么不好,一定得第一时间通知哀家。”

说罢,郑太后看着自己手上长长的护甲套,幽幽又道:“听说昨个儿皇太孙从书堂出来之后,蕙嫔陪着在御花园玩了半个时辰。她想讨好皇太孙,可见,是真的急了。这些日子,宫里就她一个人受宠,皇帝的身子怎么样,她该心里最有数。如此,我们不妨好好利用她一番。”

桂嬷嬷缓声道:“这蕙嫔行事向来小心谨慎,这个时候,怕是更不想让人知道和慈宁宫走近。”

郑太后倒也没动怒:“无碍,哀家也觉得这事儿还是遮掩一些的好。否则,反倒惹皇帝猜忌。”

“这么吧,瞅着时间,你暗中差人告诉陈氏,皇太孙既肯如此亲近她,那这便是她的造化。只要她能为哀家所用,等皇太孙登基之后,哀家会给她道恩旨。想来她年纪轻轻,定不想这么白白的就殉了葬。”

桂嬷嬷却是有些不解:“娘娘,若圣上真的去了,皇太孙登基,我们何须留着这许氏。这人可是野心大的很,看着不是个安分的。”

“瞧你,眼光短浅了吧。哀家垂帘听政,那自然有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