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锦娇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7

分卷阅读77

    ?

何况,他手中还握着桂嬷嬷一大家子的性\命。有这样的筹码,桂嬷嬷即便是忠心耿耿,又如何?

心头如此盘算着,郑国公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些。可想到康哥儿挪用银子之事,他对周氏,又生了些埋怨。

只听他冷哼一声,“你平日里若是对康哥儿的教导也有这玲珑心,康哥儿也不会成了今天这样!慈母多败儿,慈母多败儿啊!”

周氏也不敢反驳,只笑着恭维自家爷道:“爷,那四十万两银子虽多,可您只要多放些印子钱,不就填上了吗?”

郑国公这些年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背后又有郑太后,可是找了个生财之路。暗地里借着太后的名义放印子钱,当然,他行事谨慎,没留下什么把柄。

可近来朝中不宁,太后又闭宫不出,他也就暂时收手了。也不知为何,心里莫名的慌乱的很。

宝林院

许姝有些心不在焉,今个儿在鹤安堂陪着外祖母用了午膳之后,她就回了宝林院。这才看了半个时辰的话本,却见琥珀笑眯眯的走了进来,手里还拿了几本书。

许姝也没多想,还当是大舅舅又不知什么时候从书肆淘来的,特意让人送过来呢。

直到听琥珀说,是镇北王差人送给她逗趣的,许姝才重新把目光放在那几本书上。

她有些懵,虽说赐婚的旨意已经下了,可镇北王竟然如此明目张胆的送来了东西,这确实是让她有些惊讶。

这几日,她心里也不是不慌乱的。虽然她表面上对镇北王御前请旨很是镇定,可实际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旨意,她心里也是有些不宁的。

镇北王是真的喜欢自己,还是只是因为她背后有许家和定国公府呢?这些,许姝觉得根本无需去想。或许,自己和那些闺阁贵女那一点点的不一样,确实是让镇北王对她生了些兴趣,可也不能否认,镇北王娶她,也存了拉拢许家和殷家的意思。

如此想着,她随手从镇北王送来的话本中拿了一本。

可她又如何能看得进去。

种种想法充斥在脑海中,许姝再无看下去的心思,随手就把话本给甩在了一旁。

“郡主……”琥珀何曾见过自家郡主这般心浮气躁过,忙出声道。

“郡主,您是不是闷了,要不奴婢陪您往花园里走走。”

许姝摇摇头:“你去膳房弄些点心来,我有些饿了。”

正说着呢,只听门口一阵脚步声,殷锦芙和殷锦璇几人笑着走了进来。

自打赐婚的旨意下来,这还是姐妹几人第一次聚在一块。许是怕许姝尴尬,又有些琢磨不准她的心思,这几日殷锦芙虽然心里也挺担心的,可也没冒然过来。

因为存了心事,姐妹间见过礼之后,竟然一阵沉默,只静静的喝着茶。

殷锦璇性子有些急,最终还是她忍不住开口了:“姝meimei?真的没办法了吗?二jiejie没几日就要离开京城了,这已经很让人伤心了,谁能想到姝meimei也……”

殷锦璇这些话其实也正是殷锦芙想说的,谁不知道姝meimei得祖母宠爱,原想着她一定会嫁给坤哥儿,依旧承欢祖母膝下,谁能想到,竟然出了这样的岔子呢?

在两姐妹心里,自然没那么多的英雄情怀,对这位镇北王,也只是听外面那些流言蜚语,说他杀、敌无数,出身寒微。这样的人,如何比得上坤哥儿,温婉尔雅,或许在她们心里,许姝留在定国公府邸,才是最好的归宿吧,所以,一时真的难以接受这样的变故。

许姝勾勾唇角,安抚的看着两人,笑道:“两位jiejie怎么就不信,我是真的心甘情愿的嫁给王爷的呢?”

“王爷英勇善战,姝儿其实一直都很敬仰王爷呢。”

殷锦芙听着,不禁摇头:“姝儿,我看呀,你就是平日里那些话本看多了。我可听说,镇北王性子很冷,平日里都不见他笑。着若是嫁过去,成日的面对一块冰山脸,谁受得了啊?”

许姝低笑出声:“所以说这些只是传闻嘛。jiejie你看,这些都是王爷差人送来的话本,可见也没那么冷嘛。”

许姝一边说着,一边把镇北王方才差人送来的话本推到两人面前。

殷锦芙和殷锦璇确实是被惊到了。

两人同时看着许姝,“真的是王爷差人送来的?”

许姝点头,不置可否。

殷锦芙多少是松了口气:“事已至此,也只能往好的方面去想的。王爷既然肯送了这些过来给meimei,想来也是在乎meimei的。”

又说了会儿话之后,几人的话题不由得转到了殷锦娴身上。

“慈宁宫差人来传话了,太后娘娘召了郑姨娘和娴姐儿明个儿往宫里去叙话。”

“太后娘娘已闭宫多日,今个儿早上意外的宣了郑国公夫人周氏入宫。怕是这周氏替郑姨娘说了话,太后才又想到了娴姐儿吧。这郑姨娘毕竟是郑家出来的,周氏这做嫂嫂的,少不得要照拂着一些。”

说着,殷锦芙低声又道:“姝meimei,你猜昨个儿我不小心听到爹爹和母亲在内室说了什么。”

许姝摇摇头。

殷锦芙斟酌了下,缓缓道:“说是有人给爹爹送来了密信,直指郑国公暗地里借着太后的名义放印子钱。”

“爹爹已久着人去查了。这若是真的,即便是太后娘娘,怕是也保不了郑国公吧。”

第62章狩猎

涟漪院

殷锦娴开心的坐在梳妆镜前,数日来难得神采奕奕的,“姨娘,听说大舅母今个儿往慈宁宫去了,您说,会不会是大舅母在姑祖母面前替姨娘说了话,姑祖母才传了口谕让您和女儿往宫里叙话。”

郑姨娘听着微微愣了愣,说起她这位大嫂,郑姨娘其实挺感慨的。郑家原在京城没什么地位,尤其是先帝那会儿,如今的太后娘娘也不过是妃位,若不是于嗣有功,谁知道郑家在哪犄角旮旯。

后来终于是等到圣上登基,郑家总算是可以扬眉吐气了。而她这位大嫂,生怕别人低看了她的出身,恨不得削减脑袋往贵人圈子里钻。她倒也是个会奉承的,嘴上像蘸了蜜一般,总能把太后哄的开开心心的。反倒是她这亲侄女,和周氏一对比,就有些显得笨拙了。

“确实,你大舅母巧舌如簧,今个儿入宫不定又怎么哄姑母开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