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帝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50

分卷阅读750

    时赠予玉机留念的物事,连这只匣子,也是景灵宫的。殿下只管唤人来辨。”

高旸一面将两条锦带细细比对,一面道:“如何辨?”

我笑道:“命她二人依次进来辨认,不得通消息。”

高旸道:“依你。”我起身行了一礼,携银杏与绿萼藏在书架之后。高旸道:“进来吧。”

无声无息了好一阵子,才听见一个年轻女子向高旸请安的声音。高旸道:“这条紫带是孤从襄阳城带回的,这条青带一直藏在新平侯府。你辨认一下,究竟哪一条才是景灵宫娘娘赠予新平侯府的?”

那女子不假思索道:“启禀王爷,娘娘赠予朱君侯的,乃是紫带。”

不一会儿,只听另一个女子向高旸行礼。这女子的声音听着耳熟,便是当日将锦带装入木匣、亲手交予银杏的贴身侍女。高旸又道:“这条青带是孤从襄阳城带回的,紫带一直藏在新平侯府,你可辨认一下,哪一条才是景灵宫娘娘赠予新平侯府的?”

似是自己的心跳陡然加快,又或是她有一瞬的迟疑,我总觉她的回答慢了些许:“启禀王爷,娘娘赠予朱君侯的,乃是青带。”话音刚落,银杏的双肩一沉,似是大大松了一口气。

静了片刻,只听高旸道:“出来吧。”又向李威道,“将那两个女人杖杀。”

我忙道:“且慢。还请殿下饶过她们的性命。”

高旸冷笑道:“前后不一,居心叵测。你又何必怜悯她们。”

我不慌不忙道:“我早已说过,人证远不如物证可靠。既有言在先,还请殿下不要动怒。”

高旸不理会我,冷哼一声:“杖杀。”李威应了。高旸又问道,“文思坊和文绣坊的人来了么?”

李威道:“文思坊与文绣坊的簿册图样都搬到王府来了,两位坊监也亲自来了王府。”

高旸颔首道:“坊监亲自来,也省了许多工夫。你就拿这两条锦带,去问一问他们,让他们好生查查,若有半句不实,一并治罪。”李威捧过两条锦带,应声去了。

不过一盏茶的工夫,李威又捧着两条锦带、两本羊皮簿子走了进来。高旸道:“如何?”

李威道:“殿下请过目。”说罢翻开两本图样,指了两处,“这条紫玉带,送去了定乾宫。”

高旸道:“那条青玉的呢?”

李威道:“文绣坊坊监说,青玉带的针法倒是精细,是不是坊中绣工所制,倒也不好说。虽然簿册中没有,但锦带帕子一类的物事,用料少,功夫也简单,宫女绣工有时也会做了自卖,京中到处都是。文思坊坊监说,这枚青玉銙玉料好,雕工精致,堪比文思坊。但金玉价贵,样样都是有数的,凡是文思坊所造的器物,都历历在册,绝不会遗漏。且此物没有匠工的署字,或是文思坊的人私制,也未可知。两位坊监现在外面候命,王爷可要见么?”

高旸只顾埋头看图册,将紫青二带并列,细细比对。我带着绿萼与银杏,远远站在一旁,看不见图样所绘。只看见他的目光在图册与锦带之间往返数遭,若有所思,又似茫然。像一个未知所适的旅人,站在通衢交口,于车水马龙视而不见。

即使证实了紫带为真,青带是伪,也不能证实这条天青地银丝青玉銙锦带并不是我命人送去江南的。刘钜将锦带与密诏送去江南,当然自称皇太后所遣。宇文君山与王甯又已斩首,只怕他再也问不出来真相了。死无对证之事,要么“宁失不经”,要么“宁枉勿纵”。倘若我是他,也必陷入两难。

他的头几乎埋入锦带与图样之间,苦思直至冰莲化尽,方一指青带:“此物是伪造的,然而也足以乱真。”

我笑道:“殿下不是说,此中有密诏么?可比对字迹。再者,如此雕工,以假乱真,若殿下有耐心,总是可以追溯一番的。”

高旸笑道:“你倒不怕我查。”

我笑笑,宇文君山与王甯的兵败,足以让我嘲讽当初的异想天开:“妄想用一封衣带诏挑起江南兵变,如此荒唐不经又胆大包天,岂是我一个小小女子能为?望殿下详查。”

高旸没有留我用午膳,径自往后面陪伴启春去了。在信王府应付他夫妇二人,身心俱疲。一出王府,顿觉口渴难耐,饥肠辘辘。在车上痛饮了两杯冷水,方稍稍宁定。绿萼将瓷杯收入囊中,一面道:“幸好姑娘没有真的拿曹氏所赠的锦带去江南。”

我叹道:“本想让钜兄弟拿去江南的,想想这东西是御用的,坊中定然有迹可循。况且王甯他们早有反意,所缺唯一纸诏书,倒不必真的拿皇太后的衣物去。”说着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听钜兄弟说,连刘离离也没有辨认出真假,也亏得你的绣工好。”

绿萼笑道:“也是刘公子在江南找的玉匠手艺好。”

银杏笑道:“可不是么,信王便是拿着这件东西在京中找一辈子,也找不到一个玉匠是做过这件东西的。这件事想必就不了了之了。”

我摇头道:“辨认锦带只是开始。不了了之?绝不会。”

绿萼与银杏相视一眼,忍不住打了一个寒噤:“如此说来,又有人要丢性命了。”

树影如水淌过窗纱,银杏眸光清亮:“既然非死不能结束此事,信王这么快就处决了那两个景灵宫的宫女,岂不是太草率了些。留着问清楚,不是更好么?”

我淡淡道:“证词反复,要么是受人指使,要么是怀有私心。两条锦带又如此相似,说是被人栽赃,也不无可能。更何况文绣坊与文思坊都已经证实了那条紫玉锦带是曹氏所赠,青玉锦带乃是伪造。信王爱重王妃,自然不愿多问。”

银杏笑道:“其实殿下又何尝不是爱重姑娘。所以不愿两难,杀了了事。”

绿萼道:“依姑娘看,信王妃究竟有没有授意这两个宫女诬陷姑娘?比方说,命那两个宫女无论如何都要说,从襄阳拿回来的那一条锦带才是曹氏所赠?”

银杏摇头道:“依我看,应当不会。信王妃上一次想借华阳长公主之手害姑娘,反倒累得自己在信王面前没了信用,这一次应当不会这么蠢。况且,她又如何知晓信王会怎样询问那两个宫女?问得花样百出,答得自也飘忽不定。约定答案,甚是愚蠢。”说着抿嘴一笑,“大约是这两个宫女私下商议,揣度起信王妃的心意,要诬陷姑娘。谁知信王调转了问,又不准她们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