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帝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42

分卷阅读742

    人,都能来这后院里看她浇瓜种菜的。”

我笑道:“何必在意?能活下来总是好的。”

午斋后,启春匹马前来。一身牙白色宝相花纹窄袖交领长衣,乌纱点珠抹额,玉环束发,英气逼人。明明前些日子屠戮甚多,眉眼之间却无半分暴戾残虐之气,佛前参拜,更显虔诚与悲悯。我冷眼看着,一面不屑,一面又忍不住钦佩。熙平的眼光毕竟不错,唯有这样的信王妃,才能助高旸成大事。

未时已到,寂如由两个北燕女人推出来,亲自为松阳剃去满头青丝,松阳跪受度牒,行拜师礼。寂如为松阳披上缁衣,缓缓道:“尔被法服,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从此世间再无松阳郡主,唯有静虚。”说罢又授了佛经与法器,众尼席地,奉颂不绝。我和启春分站大殿东西,专心观礼,并不向彼此望上一眼。礼毕,寂如一言不发,由松阳推着往后面去了。

十六年前在益园初见升平长公主,长公主随手赠了一串梅花香珠给我,以为中选女巡的贺礼。后在端阳宫宴上,两岁的松阳郡主吵着要我腕上的香珠,于是我将那串梅花香珠转赠于松阳郡主。今日她二人由姑侄而成师徒,冥冥之中,自有缘法。

待众尼散尽,我方与启春见礼。启春笑道:“不想meimei也来了。”

我笑道:“如此盛事,自是不能错过。”

启春笑道:“寂如师太请我来,是出自一片慈悲仁心。请meimei来,又是为了什么?”罪家女眷,若非随男子一道诛灭或遁入空门,通常是没官为婢或于西市贱卖。寂如师太特意请启春亲眼看着松阳出家,便是令松阳借佛祖的慈悲苟活。缁衣蔬食,青灯古佛,永世居于白云庵,于松阳来说,与死了也没什么分别。于启春更是。她主动请启春前来,不但慈悲,亦有胆识。请我来,则是为了令我放心。

我笑道:“佛法云,众生平等。王妃与玉机,于佛祖眼中,都是一般。”

启春问道:“华阳和祁阳究竟在何处?”

我笑道:“这如何来问玉机?”

启春笑道:“也罢,我自己派人寻就是了。”说罢大步跨出,飘然下殿。

早有人牵过马来,启春一跃而上。我低眉垂首,端立在檐下恭送。启春正待扬鞭,忽而驻马。她侧头睥睨,口角微噙冷笑。我只作不见,姿态愈加温婉和顺。殿前槐荫森森,只听一记清脆的鞭响,惊起一树飞鸟。启春的身影如青云飞渡,一径下山去了。

自当日起,汴城内外对松阳郡主和华阳长公主姐妹的搜索戛然而止。启春赠了一大笔银子给白云庵,还给静虚送去了许多日常吃用之物。绿萼听闻后十分不解:“奴婢初听寂如师太请信王妃去看松阳郡主剃度,还以为寂如师太失心疯了。郡主好容易藏起来,师太倒把人往外推。不是说信王妃心狠手辣么?如何这般不声不响地就过去了?”

高旸听说我病了,命人送了许多药材与补品。为了打发李威,我特意一一看过,这才命人收起来。章华宫剪去的长甲慢慢长了起来,指尖一股浓重的药气,淹没了新染的凤仙花汁的草木清香。我笑道:“信王妃是心狠手辣,可是没有必要杀的人,她不会杀。越国夫人如此,松阳郡主亦是如此。只要她知道郡主在白云庵,一生念佛茹素,永远也逃不出她的掌心,这便足够了。”想了想,又道,“这样也好,信王妃轻轻放过松阳,也算示人以广。毕竟松阳一个女孩子家,能闹出什么动静来?再者寂如师太一辈子藏着松阳,也不是长久之计。置之死地而后生,方是寂如师太的性子。”

绿萼好奇道:“松阳郡主既藏在白云庵,那华阳长公主和祁阳长公主又去了何处?这些日子城中静了不少,信王妃不再寻她们了么?”

我慢条斯理道:“静虚既肯露面,华阳与祁阳必是藏得更加隐秘。华阳的功夫不弱,或许已远走高飞了,也未可知。”

“远走高飞?”绿萼先是愕然,随即醒悟,拖长了声音道,“是了!这样说起来,奴婢果然有好些天没见刘钜了。”

我用玉簪缓缓调弄白矾与凤仙花汁,望着窗隙中一缕盛夏的鲜翠,向往不已:“仗剑江湖,为博红颜一笑,不是比坐困愁城来得更好么?”

绿萼半信半疑:“姑娘真的让刘钜带着傻公主走了?银杏meimei若知道了,还不知要伤心成什么样子。”

不错。我尤其不敢让银杏知道,我让刘钜带华阳姐妹离开了京城。这一去,我与他再难相见,我很想亲自去送一送,然而有李威跟着,我哪儿也去不得。

正文第332章女帝师五(57)

忽忆华阳当年慢吟李白的,想起她曾说:“孤长大了,也要出宫去当个侠客,绝不要困在宫里怨这怨那的。”如今她的愿望成真,有知己,有亲人,有自由,有生命。用剑开辟的人生,像烈酒一样清澈与辛辣,谁还会在意失去一个微不足道的公主头衔?

我欠她的,终于还清了。

数日后,银杏终于得知此事,倒也没说什么。每日如常服侍,并不见半分异常。然而绿萼却说,有小丫头夜半听见雨声,出门收衣裳,听见银杏的房中传来压抑的啜泣。从雨落到雨停,悲哭直至天明。

数日后,易珠来探病。我照旧与她在窗下摆起残局,我照着棋谱落黑子,她落白子,不过数子便认输了。一挥手,淡绿色的明纱广袖掠过棋局,似碧水漫过城破的废墟。我一面将棋子捡入白瓷莲花罐,一面笑道:“向来都是十来子才落败,今日怎么这般不逮?”

易珠取过棋谱看了一眼,便丢在一边:“外面的战局扑朔迷离,咱们却在为这种没要紧的事费心。我只恨自己不是男子,竟不能亲眼得见二王的兴衰,真是无趣。”

我笑道:“我说你怎么前两日来了,今日又来。瞧meimei的神气,当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我。”

易珠将手指在白子罐子里搅弄半周,沥沥轻响点缀她无声的笑意,“jiejie明知我来得不寻常,竟也不问一声。莫非……jiejie已经知道我要说什么了?”我笑着摇了摇头,依旧收拾黑子。易珠笑道,“那一日刘钜忽然回京来,也告诉jiejie一个好消息。倘若我二人说的是同一个好消息,jiejie可别不承认。”

我笑道:“你且说你的。”

易珠慢条斯理道:“以信王之不仁,自是普天同反。昌王才反,荆州大都督长史宇文君山与益州大都督府长史王甯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