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帝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25

分卷阅读725

    子和女医。”

我的嘲讽之意高旸如何听不出来?他口角一扬:“‘阿堵物’[105]之难,有何难哉?人和钱,我一并送来便是。”说罢环视一周,目光在门口的玉兰树上停了一停,“城中的居所已是简陋,这里岂不是更加不便?为何不回城居住?”

我笑道:“住在城里,我怕被人生吃了。”

高旸道:“他们不敢。”

我笑道:“连殿下的王府都混了jian人进去,玉机就更不敢在京中露面了。”

高旸摇头道:“你在这里,只怕更容易着道。我派李威来保护你,如何?”不待我回答,他忽然曲起中指一弹眉心,将我嘲讽的口气悉数学了去,“我忘了,有刘钜在你身边,你自是谁也不怕。”我懒怠回答,只坐直了身子,无聊地晃着团扇,静静地看着他。

高旸饿了,一个人吃了大半菜肴。我只吃了几片笋,喝了两口茶。绿萼与银杏撤下残肴,上了瓜果,又服侍高旸浣手漱口,这才退下。高旸酒足饭饱,似是心情大好,笑问道:“你本已回了青州,怎的这样快便回来了?令堂与曈儿都还好么?每日都做些什么?”

我缓缓剥了一枚荔枝,用小银勺子剜了核出来,将晶莹的果rou放在青瓷碟中递与他:“母亲与郡主都好,母亲礼佛,郡主教子,只有玉机无事可做,只得回京来了。”

高旸一口吞了荔枝,蹙眉道:“凉!”

我笑道:“才从冰水里拿出来的,自然是凉。殿下慢些。”

高旸咂一咂口,自己剥了一颗,也用小银勺子剜了核去:“自你出了长公主府,我们再没有这样饮酒畅谈过。”

我摇头道:“在长公主府,我与殿下也不曾如今日这般。”

高旸举杯笑道:“那我要多谢你请我喝酒才是。”

只见他的唇上蓄了淡淡的须,肌肤比少年时粗粝而暗沉,一张脸愈加的长而瘦削,一笑起来,已有几分中年人的模样了。我曾见高思谚老去,并不觉得有何异样,因他毕竟长我十数岁。然而高旸却与我年貌相当,同在无穷无尽、生死难料的谋算中蹉跎多年,看着他,就像看着镜中的自己。如此相视片刻,终是他先低眉转眸。

我叹道:“殿下与玉机,都老了。”

高旸笑道:“你还是和从前一样,只有我老了。”

月下水边,花香果香,清茶美酒,故人闲谈,我仿佛已经忘记他是我的仇人。然而该问的,却不能不问,遂现出一丝事不关己的好奇神色,问道:“我听说皇太后在册封大典上,说那封告发朱云的密信是自己亲手所书,不知殿下可查清此事了?”

高旸不动声色,依旧低头剥荔枝。但闲谈中徜徉的古旧柔情已被狂风吹散,连月光都显得太过明亮,照得他的脸微微发青。“并没有。”

我又问道:“薛景珍是不是还在王府?”

高旸抛下剥了一半的荔枝,凝眸冷笑:“他已经咬毒囊自尽了。”我眉心一颤,顿时说不出话来。高旸哼了一声,“这么些年,我竟不知道薛公公也是神断,一夜之间就破了一桩奇案。我请他来王府,不过是想问问他是如何破案的,不想还未问,他就毒发身亡了。真是可惜。”

我叹道:“薛公公的遗体在何处?”

高旸道:“和东公公葬在一处了。改日我命人将他出入宫禁的腰牌送给你,你拿进宫去还给皇太后吧。”

我甚是感激:“多谢殿下。”

高旸也无心再用瓜果,也不唤绿萼服侍,起身蹲在塘边洗了手,自袖中取出绢帕擦干:“我问过章华宫其余的奴婢,他们都说先帝驾崩的那天夜里,宫中的确未见薛景珍。他是如何趁黑去了畋园,如何找到朱云藏身的洞xue,怕是永远问不出来了。”

我依旧端坐:“殿下核对过密信的笔迹么?”

高旸道:“那封密信,我曾看过,上面的字微向右斜,一望而知是为了隐藏笔迹,用左手写成。这种似是而非的字迹,本就难以核对,而且……”他本面水,忽而转头,露出半张苦笑的脸,“我想留下这封密信,施哲却执意将此信存入卷宗,一番争执之下,我心中恼怒,将信烧成了灰烬。”

虽然密信中提到信王弑君,然而朱云于公堂上并未供出高旸,高旸便不是主谋。施哲要将密信存入卷宗,传诸后世,高旸自是不愿。引高旸毁去密信,令他永远也查不出信是何人所写,想来正是施哲的一片苦心。更何况,高旸一心怀疑我,写密信的人,总逃不过我身边的那几个,密信要不要留下,本也无关紧要了。只是他哪里想得到,竟还有人肯挺身送死呢?

我笑道:“殿下烧掉那封信,并没有错。”

水光一晃,高旸的眼中忽然闪过一丝杀机,被柳条一拂,复又平静如水:“我不是怕施哲将密信收入卷宗,我是怕他不知天高地厚,自己走上绝路。”

【第三十四节需事之贼】

那一丝杀机甚是明晰,它只是隐没,并未消失。或是时机未到,或是碍于启春与采薇的交情,高旸暂未行动。但若昌王兵败,施哲便凶多吉少。然而施哲既与我合谋,就当有举家赴死的决心。想到这里,我微微叹息:“殿下仁慈。”

高旸转过身,凝视片刻,意味深长道:“薛景珍已死,字迹也无法核对,我便当此密信是皇太后所写。你还要再问下去么?”

我欠一欠身,微笑道:“玉机失礼,请殿下恕罪。不过玉机还有一事想请教殿下。”

高旸道:“你说便是。”

我又问:“昱贵太妃与邢氏一族既已平反,何不让濮阳郡王回内宫居住?”

高旸面色一沉:“高晔年纪大了,内宫都是庶母嫂辈,恐不方便。留在监舍中,待满了十二岁,出宫开府便了。”

我颔首道:“殿下所言甚是。只是濮阳郡王在监舍似乎常常挨饿。”

高旸冷冷道:“内监嘛,刑余贱人,惯会拜高踩低,各个心思刁钻,难以管束。你既这样说了,我命人留心便是。”

我又道:“濮阳郡王毕竟是太宗之子,在监舍与内官们在一处厮混,实是不成体统。”

高旸终于按捺不住,切齿暴怒,忽然俯身,双手猛地踞案。盘子盏子跳了两跳,荔枝李子滚了一桌。双眼冒火,随酒气兜头扑下,“太宗的儿子,你为何如此关心!那孩子又不是你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