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帝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30

分卷阅读630

    臣,钦赐帝师之号,从此安享富贵便是,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好了,今天你回府来,是天大的喜事。都是孤不好,说起老啊病的,口不择言了。”

我心中黯然,唯愿这担子真的放下了,然而良心上的重担,是永远放不下的。“殿下恕罪,许多话也只有在殿下这里,才能倾吐一二。”

熙平神色悲悯:“孤明白。”沉默片刻,忙又问慧珠,“孤刚才不是命人唤了柔桑来,这孩子,平日恨不得跑出府去见朱大人,今日怎的如此迁延?”

慧珠笑道:“想来小姐正在梳妆打扮呢。”

话音未落,柔桑掀了帘子走进来,笑吟吟道:“玉机jiejie来了,女儿好好装扮一下,难道不对么?这是待客之道。”只见她一身红衣,笑靥如花,甚是明丽娇俏。两颗珍珠在颈间滴滴答答地乱跳,衣裙间环佩叮咚。小小耳室之中,数人一目了然,柔桑扫视一圈,眸光越来越暗,掩不住失望之情。她定是盼望着朱云能随我前来,所以才精心装扮许久。

熙平笑斥:“越发强词夺理,让客人久候,可是待客之道?”

柔桑转身坐在我身边,挽着我的左臂,倚在我肩上,嘻嘻笑道:“玉机jiejie就和我的亲jiejie一般,才不会怪我迟来呢。”

熙平笑道:“还是这般任性,过两年嫁出去了,瞧你还这样无法无天!”

柔桑把我的胳膊抱得愈发的紧。她别过头去,几道短短的米珠流苏在她脑后淅淅沥沥地响着。“我才不要嫁给那个小孩!”

熙平慌忙看了我一眼,脸上顿时变了颜色,厉声斥责:“柔桑!休得胡言乱语!你忘记母亲是怎么教你的?!”

柔桑并无惭愧,亦无不甘和无奈,她的神色有些古怪,似是司空见惯,又似是无可无不可,口气也懒懒的。她起身行一礼:“女儿知道了,女儿再也不这样说了。”

熙平怒气未消,我忙拉起柔桑的手笑道:“陛下已经长大了,再不是小孩子了。柔桑县主近日见过陛下么?”

柔桑嗫嚅道:“登基时远远见过一次。我不想见他。”眼见熙平又要开口教训,忙又摇着我的手笑道,“玉机jiejie现在有自己的府邸了,柔桑可以去jiejie府里玩么?”

熙平见她不再胡言乱语,又碍着我在场,只得闷闷地不说话。我笑道:“只要大长公主殿下许可,柔桑县主几时来都可以。”

柔桑看了母亲一眼,笑道:“那我便常常去了,jiejie可别嫌我烦。”

我笑道:“县主闲了只管来。只是过些日子我要出京去——”

柔桑笑道:“真的么?柔桑真羡慕玉机jiejie,jiejie如今出了宫,自由自在的。我若能如此,一辈子不嫁人也甘愿。”

熙平似是无力再纠正她,只板起脸:“柔桑!又说胡话了。”

我忙笑道:“一年之中,我总有一两次回京,到时定来看望县主。”

柔桑的笑容愈发陌生,带着惨胜的悲壮神气:“自然是要去的。来日进了宫,便哪儿都去不了了!”

【第五节吾畏其卒】

用过晚膳,在故居西庭盘桓片刻。旧居院落中郎庑依旧,梨树越发高大,银花初开,月光下似一树灵动浪花。于是解开靛蓝色荷叶纹香袋,摘下数朵放在其中。

柔桑见状笑道:“从前玉机jiejie和玉枢jiejie每到春天就要把梨花晾干了做香囊,如今还做么?”

我低头绕着香袋上的丝带,几片靛蓝色荷叶似云影在手心翻荡:“自从入宫,再没有做过。倒是玉枢还在府里的时候,曾做了一些送给我。”环视一周,但见屋宇柱廊、石桌井台都是旧日模样,“自从母亲离开,难道这里都无人居住么?”

柔桑道:“不知多少人想过来住呢,母亲也准了,只是过不去我这一关。”

“这是为何?”

“因为这里是属于玉机jiejie一家的,谁也不能占了去。”

正文第282章女帝师五(7)

我见她一脸认真的神气,心中甚是感动:“多谢县主还惦记着玉机。”

柔桑一旋身坐在石桌旁,双脚一荡一荡,鲜红的罗裙似旌旗招展:“这里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小时候我记得最牢的事情,便是jiejie入宫那一年在这棵梨树下看画儿说典故,旸表哥还给杜撰了一个‘梨花忘典’赠给jiejie呢。jiejie还记得么?”说罢拧着身子,仰起头尽情体味花香。

我笑道:“县主不说,玉机都快忘记了。”

柔桑笑道:“都说jiejie是最聪明的,原来记性还不如我。别的事情我都不记得了,这件事情却记得清清楚楚。”说着缓缓低下了头,“从前玉枢jiejie在,玉机jiejie却在宫里。好容易玉机jiejie出宫了,玉枢jiejie又在宫里。再过两年,连我也不在这里了。这棵梨树就越发寂寞了。”说到最后,竟有一丝哽咽。

我不知是不是饮了酒的缘故,心头有些迟钝,闷闷不语。柔桑笑道:“玉机jiejie以后能常回来照看它么?”

我笑道:“若将它移植到家中,玉机自然会派人照料。”

柔桑瞥了我一眼,甚是不满:“原来只有我一个人还惦记着,你们都忘了。怨不得母亲说,只有我一个是长不大的傻子。”

因在席上多饮了两杯酒,慧珠便吩咐带一罐醒酒汤在车中。车身摇晃起来,腹中酒气翻涌,心中却沉闷不已。行到汴河边,吩咐停车,又命银杏盛一碗醒酒汤来。连唤了两声,银杏才如梦方醒。饮过汤,我笑道:“果然还是不能饮酒。”

银杏笑道:“那柔桑县主,是皇后娘娘的命,还有什么不知足的,竟引着姑娘去旧居,害得姑娘伤怀。”

我笑斥:“又胡说了!”

银杏掀开车帘,一抹溶溶澹澹的灯光覆上她的双眼,增添了几分喜色:“这会儿外面正热闹,姑娘不若下车走几步,散散酒气。”

“也好。”

汴河边的酒坊歌馆正是生意兴隆的时候,一街的灯火似星河飘落。夜风中飘着汴河的湿气、食物的香气、陈年的酒气、牛马的臊气、女人的脂粉气和醉生梦死的活气。汴河上游弋着闪闪发亮的船,成片成片地把河面晕染成飘忽不定的梦境。虽是在夜晚,却再寻不到比这些更鲜明的颜色了。

银杏甚是新奇:“从没在晚上逛过汴河,想不到竟热闹到不堪的地步。”

我笑道:“既没有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