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帝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39

分卷阅读439

    主意了。前些日子有一位夫人因给家里的兄弟买田宅,欠了咱们家的银子,拖欠不还。虽然那几日府里刚好缺银子使,母亲却不好意思催债,还是银杏自行去那府上等了大半日,把钱要了回来,解了府里的燃眉之急。还有,银杏粗通医术,识得各样药材。有一次家中有人病了,她随手抓了些药回来,就将那人调理好了。母亲为此赞不绝口,已将她看作左右手了,倒将善喜摆在一边。如今家里人都有些敬畏她。”

我笑道:“即便人人敬畏,你是主人,难道也——”忽而明白过来,拖长了音调道,“哦……是善喜不喜欢她,所以你不敢要银杏,对不对?”

朱云身子一跳,提高了声音叫道:“二姐,当真什么都瞒不过你!”

我摇头笑道:“罢罢,你们小孩子之间的事情我不想理会。我只想知道,母亲向来善于理家,家里怎么会缺钱使?”

朱云道:“母亲是善于理家,可是搁不住今年开府,皇帝赏下了许多奴婢和女乐。奴婢倒还罢了,不喜欢还能卖掉或放还家中免为庶民。可女乐便不同了,皇帝赏的不能遣出去,只得养着。jiejie知道那些女乐还要请教师,要置办行头,还要发保姆们和她们自己的月钱。幸而丧月里不能歌舞,否则夫人小姐们都要来见识一番,酒菜赏钱,钱就跟大水一样淌出去了。咱们家通共那几亩薄田,封邑只有几百户,又远在千里之外,俸禄官例又少,自然是应付不过来了。若像熙平长公主府这样,自然什么都不怕。”

我笑道:“果然大也有大的难处。我这几年守墓,俸禄都没有花,积攒起来也有上千了。若家里没钱,只管派个人来宫里拿好了。”

朱云笑道:“这怎么成?母亲说,再没钱也不能要两位jiejie从宫里贴钱出来。”

我蓦地想起慧媛在内阜院查账的事情,微笑道:“那你便不要让母亲知道,自己派人进宫来就好。反正我在宫里也用不着钱,攒多了也生是非。”

朱云察言观色:“二姐这话似乎不是泛泛所指。难道有人在银钱上给二姐使绊子了么?”

“是颖妃,不过将我略提一笔罢了。”话一出口,便觉失言,忙掩饰道,“宫里的事情,我自会应付,你不必担心。”

朱云沉吟道:“颖妃?是从前的皇商史氏么?”

我颔首道:“正是。”

朱云嘿的一声冷笑:“二姐,我从世子哥哥那里听说了一些事情,你听了一定会大呼有趣的。”说罢示意我俯身过去,如此这般说了一番。我心头一震,大惊道:“竟如此胆大包天?”

朱云笑道:“二姐你猜,颖妃知道这件事么?”

我思忖半晌,叹息道:“恐怕不知。”

【第四十节但论势耳】

在正屋拜见过母亲,又向父亲的灵位磕头。我拿出一双青布靴子恭恭敬敬放在灵前,又请母亲坐在南窗的塌下,俯身为她换上我新缝制的绣鞋。母亲侧转身子,伸出左脚,但见鸭卵青的缎面上,绣着殷红和黛紫的缠枝花卉,深沉清明却不失娇艳。

母亲微笑道:“花样子好,手艺也很好。一看就知道不是你绣的。”

我脸一热,“女儿不善刺绣。这是芳馨姑姑代女儿做的。”

母亲慈和道:“你在宫里忙,哪有工夫做刺绣?有心就好。”

但见母亲的双颊在南窗的日光下愈发显得松弛而粗粝,积年的哀伤和忧心已使她花容凋萎,望去年近半百。其实母亲还未满四十。心中有双倍的愧疚,有我的,也有父亲的。一抬眸,不禁满眼热泪,哽咽道:“母亲——”

母亲微微一笑:“你什么都不必说,我都知道。”说着伸出左手轻轻抚着我的面颊。她的掌心粗糙绵软,泪水顿时沁满了她的掌纹。

我心中大恸,忍不住伏在她的膝头痛哭失声。母亲轻轻抚着我的头发,叹息道:“你十二岁就被长公主送进宫了,母亲没别的怕,只怕你在宫里过得不好。你的确过得不好。但若认真想来,你现下已经是女尚书,女官之中贵无可贵。究竟是母亲低估了你。以后你只管放心行事,我和你jiejie、兄弟,我们一家——生死在一处。”

正文第196章女帝师三(58)

我贪恋母亲膝头的温暖和熟悉的粗疏皂角香气,半晌不肯起来。良久,只嗯了一声,道:“好。”

忽听小丫头善喜的声音在门外道:“启禀夫人和二小姐,公子来了。”话音未落,但见帘子被猛地掀起,朱云背着阳光疾步走了进来,捧着我从宫里带出来的一套衣衫,笑道:“二姐,你送给我的衣裳也太小了些,我穿不下,回宫去改改吧。”

我连忙起身,拭了泪道:“谁想得到你竟然长得那么快,我宫里的人天天给你做衣裳,恐怕也赶不及。”

朱云刚刚从明亮的室外走进来,一时不惯耳房的昏暗,凝目半晌,才道:“二姐,你怎么哭了?”

我笑道:“母亲说你在家淘气得很,我是被你气哭的。”

朱云嘿嘿道:“母亲才不会这样说我。”

母亲起身道:“都出去说话吧。”又向我笑道,“前些日子你送进府的银杏姑娘,年纪虽小,却很能干。她听说你今天回府,亲自准备了好菜好酒,还说要来给你磕头。她对你有救命之恩,你该好好报答和安抚她才是。”

我扶着母亲,瞥一眼朱云道:“听闻母亲有意将银杏许配给云弟为妾。”

母亲笑道:“银杏模样好,又能干,别说做妾侍,便是正室也当得起。她又是你的恩人,这恩嘛,就让你兄弟替你报好了。”

善喜就候在门外,朱云闻言已经微微发急,连连向我使眼色。我只做没看见:“报恩归报恩,婚事还当从长计议。母亲难道不想挑一门家世门第匹配的婚事么?”

母亲笑道:“咱们是新贵之家,哪里来的家世门第?人家千金小姐也未必看得上你兄弟,不如顺其自然罢了。只要姑娘好,理会什么家世门第。你在信中大赞银杏仁勇有义气,这样的姑娘,去哪里寻?”

一时在正堂坐定,一个小丫头过来磕头。我看那小丫头有些眼熟,呆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这是我初回汴城的时候,在汴城西市买来的两个南蛮丫头之一,现下已长高了许多,脸色也红润起来了。她向门外招一招手,几个小丫头鱼贯而入,上了碧螺春茶和我素日爱吃的几样清甜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