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帝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16

分卷阅读416

    何必多说,既没死,还是多想想来日的好。是了,殿下可知道玉机在掖庭狱时,掖庭令李大人因何特别优待?”

高曜道:“自是因为jiejie指点他破案,带携他升官,此人知恩图报。”

我笑道:“不止如此。殿下不知道,李大人背后是有军师的。”

高曜奇道:“知恩图报也要军师?是谁?”

我微微屏息,敛容道:“南阳杜娇,字子钦。殿下听说过么?”高曜摇头,我又道,“此人留京待辟,现赁李大人的房子住。他不但上书,还通过李大人重金贿赂。”

高曜更奇:“贿赂jiejie么?”

贿赂我?不,是贿赂近习内宠。我缓缓呷了口茶,口角一扬:“玉机已命人退还了。”

高曜笑道:“孤若是他,也会贿赂jiejie。此人求什么?”

我垂眸道:“幽州蓟县县令。若不得,在弘阳郡王府得个文学舍人的闲差亦是好的。”

高曜一笑:“他倒不嫌弃孤是废后之子么?”

我不答,只道:“他不但贿赂玉机,还在玉机入狱时告诉李大人,说我非但很快会出狱,还会官复原职。正因如此,李大人才愈加看顾玉机。”

高曜兴味盎然,双眼一亮:“倒还算个人才。”

我从刻花青瓷盘中搛起一块鸡肋,放在他的碗中:“就怕此人徒有小聪明,却无大胸襟。”

高曜一怔,笑道:“jiejie怕他是杨修?”

我笑道:“杨修的罪名是‘泄露言教,交关诸侯’,实则死于曹丕与曹植的太子之争。此人亦有委身贵胄、逆取富贵之野心,殿下以为如何?”

高曜笑道:“逆风扬棹,逆阪走丸,可说是野心,又何妨说是雄心?他既有心跟随孤,孤若拒之,是示人不广。小小的庶子之位,由他拿去。入府后如何,孤自考问。”

我笑道:“好。殿下既想要此人,我便将他荐给圣上,日后圣上面考,却看他自己的造化了。不过此人虽有些小才学,人品却难说。”

高曜道:“古人有言:‘士以正立,以谋济,以义成’[131]。堂堂王师、滔滔才辩、籍籍钻营,乃至鸡鸣狗盗、门吏屠夫,孤都不愿错过。只愿‘天下英雄,入我彀中’,唯惧‘虽有缯缴,尚安所施’[132]。jiejie说对不对?”说到最后,竟是豪情万丈。

我明白,杜娇是高曜在逆境之中第一个素不相识却肯跟随他的人,所以他格外兴奋。我笑道:“也好,只怕王师侍读、长史参军什么的,都闷得很。殿下当前也正需要这样一个洞烛幽微的人。况且若立身正,则谄不能堕志,财不能夺廉,剑不能折刚,郑卫不能靡雅。一切只看自己罢了。”

高曜轻击两掌,笑道:“jiejie所言甚是。孤敬jiejie一杯。”说罢一仰头,已饮尽第十杯。我只得陪了一杯茶,将他面前的酒杯远远拿开,又换杯茶,道:“十杯已足,不可多饮。殿下请用茶。”

高曜笑道:“也好。孤还有一件很要紧的事情要与jiejie商议,喝多也怕说不清楚。”于是命芸儿撤了酒菜,摆上茶具,又上了两碗醒酒汤。他痛喝半碗,这才道:“三年考绩,以明黜陟,今年是考绩之年,jiejie还记得么?”

我往茶炉上添了些水,笑道:“咸平十八年,的确是考绩之年。”

高曜道:“jiejie可还记得孤的表兄?”

我想了想道:“可是咸平十三年春天上任蕲水县县令的裘玉郎,慎妃娘娘的亲侄儿?”

高曜笑道:“jiejie竟还记得。”

我笑道:“当年裘玉郎榜上有名,得了一个外放之职,他的母亲和妻子还进宫来找慎妃娘娘,想请娘娘去求皇后,将他留在京中。若不是殿下口若悬河劝定了两位裘夫人,还不知这裘玉郎此时在哪里。”

高曜道:“裘家表兄历任蕲水、建阳两县,是迁是调,就看今年了。孤想让他回京来到孤这里当个长史,jiejie说好不好?”

我早就听熙平说过,皇帝有意让裘玉郎去弘阳郡王府做一名咨议参军,然而我仍是问道:“殿下为何想要他?”

高曜道:“于公,孤这位表兄颇有才名,历任两县,熟知民情,孤的王府需要这样一个人。于私,裘家与孤是至亲。敦睦亲亲,总是好的。”

我缓缓斟茶,不置可否。高曜有些不安:“jiejie是觉得哪里不妥么?”

我叹息道:“其实待殿下实现了夙愿,多少敦睦不得?何必急在一时。殿下难道不明白慎妃娘娘的一片苦心么?”

高曜道:“孤明白。可是,外祖父已经过世,裘家也已败落,昔日的骁王党也早已被父皇诛灭殆尽。孤也只是想多亲近外祖家,没有别的意思。”

高曜是慎妃的独子,素与其他皇子公主不大亲近,守陵坏了身子,日子过得孤独萧索,如今开府在即,想要多亲近母家亲戚亦是人之常情。我微微一笑道:“殿下既来问玉机,想是知道如此行事必有不妥之处。不然大可自行,何必多此一问?”

高曜面有隐忧:“孤只是觉得哪里不对,却说不上来,请jiejie解惑。”

火舌静静品味着甜白的水汽,裹挟着梅香暖暖地扑在脸上,教人恹恹欲睡。心却愈加清明:“好,既然殿下准玉机说,那玉机便直说好了。裘家败落不假,可裘玉郎能出京为官,可算作东山再起。殿下不妨想一想,倘若裘玉郎考绩优等,明年当授何官?”

高曜道:“多半是别驾都尉,或是刺史,也说不定。”

我微笑道:“州刺史代君牧守,乃是方伯之官。如此,可算得没落么?”

高曜沉吟道:“这……”

正文第186章女帝师三(48)

我又道:“再说这骁王党。不错,自咸平十年到咸平十五年,当年的骁王党杀头的杀头,老死的老死,如今的朝中,是再寻不出一个年富力强又有人望的骁王党了。可殿下不要忘了,京中现放着两位裂土封爵的天生的骁王党。”

高曜皱眉道:“是信王和熙平长公主,是么?”

“信王和熙平长公主是废骁王的同母弟妹,因是先帝遗血,又年幼,所以不予连坐。只是多年来信王不闻国事,长公主一家亦小心翼翼,总算在太后的庇护下优容至今。长公主一向与慎妃娘娘交好,与裘府想必也略有交情。殿下开府后贸然亲近裘府,会不会被看作是骁王党复起之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