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帝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5

分卷阅读395

    “这是什么意思?”

我微笑道:“一言以蔽之,谦和谨慎,安分守时。不仅是后妃,还有外戚。”

玉枢正要答话,忽听身后传来几声清脆响亮的击掌声。我和玉枢都吓了一跳,忙站起身。但见皇帝拉着华阳公主,笑盈盈地站在花圃后:“好一个‘谦和谨慎、安分守时’,好一个!”

礼毕,皇帝亲自扶了玉枢起身,笑道:“你们姐妹在一起,总谈这些,也不嫌闷!”

玉枢娇俏道:“陛下来了也不作声,吓人一跳。”

皇帝笑道:“刚刚带华阳去看了弘阳郡王,顺路也来看看晅儿和真阳。听你宫里人说,你们在说悄悄话,谁知竟听见你meimei在教训你。”

玉枢笑道:“meimei行动爱掉书包,整日显摆她书读得多,记性好。一坐下来,就不停地教训人。来日她进了御书房,看她还教训谁来?”

皇帝笑道:“恐怕她要憋一肚子话回去教训漱玉斋的猫。”

众人都笑了起来。玉枢笑问:“陛下去看过晅儿了么?”

皇帝拉起玉枢的手道:“正要寻你一道过去。”

玉枢拉起我的手道:“meimei也一起去。”

我忙道:“微臣出来得久了,该回去了。微臣告退。”

玉枢正要说话,皇帝微笑道:“好。回去好好将养身体。”我谢了恩,躬身退下。只听皇帝笑问玉枢:“今早晅儿和真阳哭了没有?”

玉枢低低笑道:“哭得厉害,只等父皇抱呢。”接着华阳说了句什么,走得远了,却听不见了。

出了粲英宫,便往北行。绿萼问道:“娘娘留姑娘看小皇子,姑娘怎么不看?”

我笑道:“他们是一家子团圆,我混在里面做什么?”

绿萼笑道:“姑娘就是这样多心。论理,姨妈留下来看看外甥和甥女,也是天经地义的。”

我笑道:“日子长着呢,还怕看不见这两个孩子么?”正说着,路过长宁宫。只见正门口走出两个抬箱子的小内监,经过我的身旁,都放下箱子行礼。

我问道:“这是谁的东西?要抬去哪儿?”

其中一个回道:“回大人,这是刘女史的一些用不着的物事,抬去还给藏珍阁的。”

我欣喜道:“刘大人是几时回宫的?”

那小内监道:“回大人,奴婢是藏珍阁的,并不知道刘大人是几时回宫的。”

我摆了摆手,两人告退。绿萼道:“姑娘和刘大人有三年没见了,可要去长宁宫瞧瞧么?”

我沉吟道:“才刚陛下和华阳公主去看过弘阳郡王殿下,我冷不丁地去扰,只怕他身体吃不消。”

绿萼笑道:“殿下都养了一个多月了,早就能下地了。况且殿下听说姑娘入狱,可没少着急。姑娘去看看,也教殿下和刘大人放心。”

我失笑:“也是。我在掖庭狱差不多一个月了,竟忘记了。走吧。”

长宁宫里静得能听见鸟儿振翅的声响,长风穿过松柏针叶,细碎密集的啪嗒声织成一张多情的网。流光盘踞,醉卧不起。粲英宫里的笑语乘风而来,如温柔的臂膀挽住青春华年。我竟有些恍惚,仿佛宫里并没有丧事,也从未有什么变故。暖阳在身,还是初初搬入长宁宫的暮春时节,只呆站了片刻,松柏便倏然长高了。

一个年长的宫女带着宫人从灵修殿中退了出来,见有人站在阶下,忙上前询问。待看清是我,慌忙行礼。我笑道:“原来是琳琅姑姑,请起。”

琳琅随刘离离出宫三年,消瘦不少,且面有风霜之色,比起未曾出宫的芳馨,颇见衰老。她热泪盈眶道:“大人是来看王爷的,还是来看我们姑娘的?”

我问道:“你们姑娘在做什么?”

琳琅道:“我们姑娘在屋里整理字画。”

我微笑道:“好。劳烦姑姑去通报一声,我瞧过了王爷,就去灵修殿看刘大人。”

琳琅道:“是。只是才刚陛下和华阳公主殿下来过了,王爷陪着说了好一会儿话,恐怕要睡一会儿才能恢复元气。往日都是这样的。大人不若先去灵修殿坐一会儿,待王爷醒了,再去启祥殿,却是正好。”

我携了琳琅的手往灵修殿走:“就依姑姑所说。”早有宫人飞奔入灵修殿通报。不多会儿,刘离离亲自迎了出来。我见她只比从前略瘦,且高了一些,心下甚慰。她白衫白裙,淡青色的中裙随脚步涣然如波,宛若头顶天光潋滟。纤腰一握,越发显得轻盈而干练。容貌虽无多大变化,然而相比三年前的稚拙与茫然,如今的刘离离,自有一种淡然沉静的气度。

我先是欣慰,继而惊喜。不待她行礼,我紧紧握住她的手道:“meimei辛苦!”

刘离离早已流下泪水,只说不出话。琳琅哽咽道:“二位大人快进去说话吧。”

一进灵修殿,刘离离坚持行了一礼,这才引我去南厢坐着,又命琳琅上茶。刚刚坐定,我俩几乎同时问候道:“jiejie(meimei)好么?”

怔了怔,又同时答道:“我很好。”说罢相视喜极而泣。

南厢中一件陈设字画都没有,墙角摆着一只大箱子,贴着白色封条。榻上满是纸张书画。我不由问道:“meimei怎么把陈设摆饰都退回藏珍阁了?”

刘离离道:“王爷的身子好了许多,最迟三月也要开府了。颖妃娘娘命我暂且搬离长宁宫,指了藏珍阁南面一处独院居住。”

我一怔,道:“这又何必?横竖王爷不在宫里,你还住在这里就是了。新居偏远,哪里比得长宁宫?”

刘离离慢慢卷起一幅山水图,摇了摇头道:“长宁宫迟早是某一位皇子或是妃嫔的,哪里轮得到我?况且……”说着目光一黯,“母亲说,既然殿下开府了,我也该回家嫁人了。”

我亦择了一张写满字的纸漫不经心地看着:“是呢。meimei和我是同年的,也该嫁人了。”

刘离离的目光如鸿影掠过,叹息如春雨无声:“其实我不大想嫁人,只是父母之命难违。”

手中的青笺上,是刘离离清奇秀丽的字体: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

连看了几张,都是《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