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帝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55

分卷阅读355

    华阳见状,连忙带领祁阳、高晔、高晅上前向父皇与母后叩头,大声祝颂。皇后在乳母的怀中看过真阳公主和溧阳公主,称赞了一番,这才道:“这会儿该去向太后请安了。臣妾恐怕不能与陛下同去,请陛下恕罪。”

皇帝道:“那皇后就在宫中好好养病,朕带他们去母后那里。”说罢站起身。皇后也跟着站起,因急了些,有些不稳,穆仙忙扶住。皇后艰难下拜,“臣妾恭送陛下。”

皇帝牵着慧媛的手早已走出数步,头也不回地摆摆手道:“皇后还是快些回寝殿去吧。”

众妃亦拜别皇后,随皇帝去了。正待举步,忽听皇后在我身后道:“朱大人终于回宫了。这些年可还好么?”

众人都散去了,唯剩我与她在空旷的椒房殿直面相对。我缓缓转身,露出最恭顺的笑容,深深拜倒:“劳娘娘动问,微臣愧不敢当。数年不见,娘娘凤仪如旧,风华不减当年。”

皇后虚弱地一笑,十二支珠花一齐颤抖起来。璀璨的珠光凸显她的病色,沉重的花钗冠将她的脖颈压得东倒西歪。她的身体已不能掩饰多年的困惑与冷落在她身上浸染的恨意,这恨意盘旋在心头,展开灰心到枯槁的翅膀。她单薄得像一张被诅咒过的符人,轻飘飘地承载了世间最沉重的冤屈。她定定地看着我:“朱大人也不曾变过。”

我对她的恨就像一头野兽,被牢牢拴住,只能发出压抑的嘶吼。此刻,在我彻底看清楚她冤屈病老的模样后,这头野兽伏在心底最深处睡了过去,发出叹息一样的哀伤呓语。

这一刻,我怜悯她。我和她,熙平和她,两败俱伤。怜悯她,便是怜悯我自己。

我本能地遮掩起这些隐秘的情绪,恭敬道:“微臣虚度三年,惭愧。”

皇后看了看庭院中等我的玉枢,微微一笑道:“罢了,你去吧。”说着扶着穆仙的手,往后面去了。

我刚刚跨出椒房殿,玉枢便拉住我的手,微微颤抖道:“皇后留你说什么?”

她的手心蓦然凉了下来,生出几许潮湿之意。我摇头道:“没什么。寻常寒暄罢了。”

玉枢向椒房殿中看了一眼,目光像被烫了一样缩了回来,现出几点疑惑与惧怕的瘢痕:“皇后娘娘……从前问了我许多莫名其妙的事情。”说着目不转睛地打量我的神情。

我装出一副好奇的样子:“莫名其妙的事情?是什么?”

玉枢道:“等你闲了就到粲英宫来,我慢慢说给你听。”

【第十四节我待沽之】

济慈宫宫门大开,墀上摆满了青红二色的跪垫。皇帝率先走上玉阶,在朱红色的垫子上拜伏叩首。左侧的跪垫本是留给皇后的,因此空着。阶下以三妃为首,慧媛、沈姝、齐姝带领皇子公主、女官宫人在后,依礼叩拜。宫门口站着一个年老的内监,拖长了声音道:“免——”

皇帝站起身,等了片刻,却不见老内监宣他进宫,于是目视李演上前询问。未待李演移步,忽见济慈宫执事宜修带了两个小宫女走了出来,向皇帝叩拜已毕,方躬身禀道:“启禀陛下,太后正在服药,还请陛下与众位娘娘稍等一等。”

皇帝关切道:“母后身体一向康健,今日何故饮药?”

宜修垂头不敢目视皇帝的脸:“启禀陛下,太后犯了头疼病。”

皇帝道:“从未听闻母后患有此疾,是几时得的?”

宜修听闻皇帝冷峻威严的语气,不由周身一颤,嗫嚅不语。李演喝道:“陛下圣询,胆敢不答?”

宜修这才道:“今日群臣朝请,太后只远远地看了一眼昌平郡王,不得宣召入宫,因此满心牵挂。后来妃主命妇来跪,太后张望良久,也没有看见昌平郡王的妾侍苗氏,便有些不大好了。用过午膳,便犯了头疼病。”

皇帝道:“昌平郡王的侍妾苗氏,未得册封,不能朝请。况且,她既然有了身孕,早起奔波未免辛苦,所以朕想,到了上元节再予以册封,让她进宫侍宴,不是更好么?”

宜修道:“请陛下恕老奴无状。陛下不是在十日前应承了太后,要在新年时册封苗氏为更衣的么?”

皇帝抚一抚额角,不悦道:“正月里都是新年,朕绝不食言。难道母后信不过朕?还是母后的心中只有四弟,却没有朕这个长子了?”

宜修顿时白了脸,却仍是强撑着不卑不亢道:“陛下言重。太后怎会厚此薄彼?只是太后与王爷三年未见,忽闻王爷纳妾生子,自是又惊又喜,不免特别关切。”

皇帝冷笑:“特别关切?那就请代朕回禀母后,既然母后凤体违和,儿子便不扰了。儿子告退。”说罢躬身退到阶下,转身而去。

他走到三妃面前,吩咐道:“你三人带着皇儿在此等候太后召见,其余人等,都散了吧。”说罢走到后面,携起慧媛的手,拂袖而去。

待沈姝、齐姝与龚佩佩等人走远了,我这才上前对玉枢道:“我先回去了,明晚我去粲英宫看你。”

玉枢送了我几步,道:“晚上有宫宴,还有我的歌舞,你且回去好好歇息,养足了精神好看。”

我忍着笑道:“你学了那么些年的歌舞,我却从未见你舞过一回,今夜一定大饱眼福。”

玉枢道:“不过是打发日子罢了,你别笑我。”

我笑道:“微臣怎敢笑话娘娘?是了,我有一件要紧事要和你说。前些日子我在城外,遇见了昌平郡王的侍妾苗氏。”

玉枢奇道:“你认得她?”

正文第159章女帝师三(21)

“不但认得,还很熟呢。那苗氏便是从前悫惠太子的侍读于锦素的侍婢若兰,和于锦素一起流放西北,于锦素被处死后,做了昌平郡王的侍妾。那一日去白云庵还愿,与我偶遇。她虽然未得册封,王爷对她却好,她自己也并没有什么不足的。若太后说起,你可略提一提,好教她老人家放心。”

玉枢道:“你放心,我一定会回禀太后的。太后听闻此事,心里也会好受些。”

正说话间,太后的贴身侍女佳期姑姑和宜修姑姑一道走了下来,朗声道:“太后请各位娘娘进去。”

沿着西二街向北走了许久,身子才有了些许暖意。芳馨默默地跟在身后,一句话也不敢说。我低着头只顾走,在重华门与两个说说笑笑的宫女撞了个满怀,其中一人腕间的玉珠脱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