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帝师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7

分卷阅读247

    早晨被赶起来辛苦劳作,晚上也还要被盘问至深夜。不问时,依旧赶去劳作。如此几天下来,整个人都神思恍惚,若扯谎的人心智不坚,便连答过的问题都会答得前后不一。”她将篦子上的长发都拨了下来,又道,“这还不止,施大人将奴婢和绿萼、小钱分开关押审问,再将我们骤然关在一处,一道问。”

我叹道:“这是为了查看你们是否串供。”

芳馨微微一笑:“正是。”

我歉然道:“姑姑受委屈了。”

芳馨道:“这算什么委屈?进了掖庭属,总归没有宫里好过,只要还没缺胳膊少腿,便是大幸了。”

我掩口一笑,“施大人究竟问了什么?”

芳馨道:“施大人先问了姑娘平日里是如何教导殿下的。”说着低头为我结着辫子,嗤的一笑道,“姑娘平常如何教导殿下的,奴婢最清楚了。施大人问这个,奴婢可以和他说上三天三夜。”

我笑道:“如此,你便和他说了三天三夜?”

芳馨笑道:“奴婢哪有这个工夫。奴婢只说了一天,这位施大人便私下里赞姑娘是个君子。”

我一奇:“他私下里说的话,姑姑如何得知?”

芳馨道:“这便是掖庭属里有人的好处,是李大人悄悄告诉奴婢的。接着施大人又问奴婢,姑娘和慎妃娘娘在一起的时候都说什么做什么。奴婢便说了好些慎妃娘娘退位的时候,姑娘日日侍疾宽慰的事情。旁的也不过是闲话两句殿下的读书起居之事,或是娘娘嘱咐姑娘好生陪伴殿下,实在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施大人还问些姑娘平时爱做些什么,喜欢和谁来往等语。尤其问到姑娘和熙平长公主的事情。”

我澹然道:“熙平长公主虽是我的旧主,可是我一年里也和她说不上几句话。”

芳馨道:“是呢。奴婢也是这样答的,姑娘也几乎不给长公主写信。写给朱总管和太太的信中,也只是寻常的问候之语,从不谈宫中之事。施大人是看过书信的。”

我笑道:“当初我初进宫,还给长公主写过一封信,命小钱送去的。可长公主只回了口信,从此以后,我便知道了。”

芳馨道:“长公主疼爱姑娘,不通书信,就是保全姑娘了。”我忽而想起去年夏天在景园时,熙平长公主在船上与我隔水相看,殷切地拉着我的手道:“相知却有分寸,也是一种保全。”心中蓦地一软,然而想起红芯的死,又不禁痛恶:“这些都稀松平常,便没有问些别的么?”

芳馨想了想道:“问了。施大人问奴婢,当初姑娘察觉到小虾儿的事情,为何不亲自向圣上禀告,却命李大人上书,更将这件事情的功劳都让给李大人。”

我嘿的一声冷笑:“这是他怀疑我和三位公主溺毙金沙池的事情有关联,所以要将功劳推给李大人,以撇清自己和这件命案的干系!”

芳馨一惊:“原来如此!奴婢还奇怪,为何要将这件不相干的事情拿出来问。”

“那么姑姑是如何作答的?”

芳馨道:“奴婢说,这是因为李大人曾经在俆女史一案上出力颇多,又在于大人、苏大人和封大人被软禁的时候颇为照顾,咱们姑娘一向和诸位女史女巡交好,所以才将这件功劳送给他,以作报答的。”

“施大人可信了?”

芳馨道:“大约是半信半疑。后来还是绿萼说,姑娘素来不在意财势,御驾亲征时,还捐了好些金银助战。小钱还说,当年大人刚刚入宫的时节,封大人送了好些珍宝给大人,大人从未用过。后来封姑娘随父亲流放,姑娘还将这些礼物都还给了她,以为川资。于大人流放西北时,姑娘也资助了好些。施大人听了,便从内阜院拿了账簿来对,又有商总管和李大人亲自来做证,施大人这才信了。”

我奇道:“账簿?”

芳馨微笑道:“姑娘当初捐了好几回金银,虽然不叫商总管禀告皇后,可是他们还是要记上。若不明不白拿了银子又不记账,来日怕旁人说他们贪了钱,丢了总管之位不说,还要打板子。再者,姑娘去敕建白云庵的那一日,掖庭右丞卫大人带了人来漱玉斋搜检,细细查看了库房,确实少有金银财物,即使有那么几件珍品,也是各宫赏赐的。”

我松一口气,大为感激:“姑姑答得很得体。若非如此,我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芳馨在发梢上绑上绒线,端端正正盘在脑后,又拣了一朵淡水色宫花比鬓边:“这哪里是奴婢答得得体?分明是姑娘素来为人坦荡的缘故。”

我抚着宫花,叹息道:“侥幸而已。施大人还问了什么?”

芳馨道:“施大人还问奴婢,那一日昌平郡王进宫向太后辞行,大人甘冒酷暑,特特等在城墙根下,究竟和王爷说了些什么,怎么又哭又笑的。”

我奇道:“他为何要问这个?”

芳馨道:“奴婢也不知道。施大人既然问了,奴婢便照实回答了。本来姑娘也只是请求王爷到了西北好生照料于姑娘,无半句不可对人言之处。”

我更是诧异:“这件事情如此细微,与慎妃娘娘自尽有和干系?他又是从何处听说的?是他自己问的,还是敕旨命他问的?”

芳馨道:“奴婢不知。只记得当日姑娘回去的时候,遇上颖嫔娘娘,颖嫔娘娘还问了好些呢。会不会是她告诉了陛下?”顿了一顿,恍然道,“陛下一直有意册封姑娘,颖嫔娘娘不高兴,便先告一状。好教姑娘不得册封。”

我从镜中扫了她一眼,笑道:“在姑姑眼中,颖嫔娘娘是这样的人?”

芳馨笑道:“她本来便是这样的。从前做女巡之时,为了攀上皇太子,便向慎妃告发了于姑娘。若真是她说的,奴婢半点儿也不奇怪。”

我笑道:“姑姑说颖嫔心思深沉,一心攀高,倒也不错。只是此一时彼一时,此刻的颖嫔娘娘若回到当年,恐怕是不会告发于大人了。扶我起身,我要走走。”

芳馨为我披上长衣,扶我站起身:“这……奴婢愚钝。”

我拢一拢衣裳,微笑道:“颖嫔当年还未满十二岁,虽聪明,总归有些天真。她满以为于姑娘既然错了,慎妃和周贵妃定能秉公来办,谁知道遇上了慎妃的私心和贵妃的偏心,反倒是她自己不得不出宫。这是误判形势的缘故。若不是贵妃离宫,她哪里有机会成为颖嫔呢?着实是侥幸。如今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