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31

分卷阅读331

    



    若说祝英全不知马文才年纪,那绝不可能。项城捷报已传回京都,如今大局已定,祝英全算是跟着最后一批押运的粮草来到此处,又岂会不知这位八岁封将的士族子弟。



    谢琰暗自皱眉。此人不知是有心还是无脑,此时此句,简直是在将文才竖成靶子,做成眼中钉……



    姜晨面色不改,回答更是官方,“祝随军过誉。古来战事,近不避军士浴血,远不离朝廷调度,内不断粮草供给,外不可舍军心士气,绝非文才一人之力。祝随军此言,传出去岂非让军中千万将士寒心。”



    挽莲坐在姜晨左侧后方阴影,他们一言一语都听得清清楚楚。转脸看到谢琰,两人相视,皆忍不住笑了。



    这倒好,三言两语就给祝英全扣了个扰乱军心的帽子。



    祝英全呆了呆,转了许久的脑筋,才听明白他的意思,腿一软嗵跪下来,“将军见谅。祝某绝无此意,不过不过……”



    不过了半天,也没有后文。总觉得不知该如何圆话。两军交战之际,扰乱军心。即便祝家庄缴纳朝廷半数税银,他也担不起如此之罪。



    姜晨神色平静,“祝随军言语之失,想来也并非有意。不过两军交战之际,还望随军日后注意些许。随军请起身坐。”



    该说是意料之外,还是意料之中呢?



    明明他什么都还未做,遇到这些传说中家喻户晓流芳千古的正义一方,所言所语也会被或有意或无意的曲解。



    果然还是说,他们是生来敌对的两方么?



    “谢将军!谢将军!”祝英全如释重负,连道谢数声,抬袖擦了擦额角冷汗,脸色青青白白,在祝英齐搀扶下颤颤巍巍走到一边坐下。



    寿阳太守缩在一边良久,此刻见局势平稳,出来打了圆场,端的一杯酒水,“今日之宴,便不说其他。诸位将军于此,一为收回项城之地,二为前方捷报连连,各位不醉不归,不醉不归啊。”



    挽莲见得情状,撇了撇嘴。他完全可以保证,这个祝英全,纯然只是愚蠢。不过无脑到此,也算得一种境界了。不明晓情况贸贸然当众开口,简直是送上门被人教训的。



    上虞祝家之人。



    那便是祝英台的亲人了?



    挽莲支着头晃了晃酒盏,看灯火映照其中明明灭灭……心中不禁长叹,此次,比战事还麻烦的麻烦来了……



    话说上虞祝家庄明明平头百姓一堆,到底如何在这士族把持政权的时代完卵于世的?还据说占了每年国库一半的税银?难道就没有人对祝家家产起意?难道诸类世家个个都如此高风亮节?……简直奇也怪哉……



    若是一直如此……



    恐怕,还免不得与祝家打交道了。



    至于此世诸类世家,已类比诸侯,占据一方。想来也不会轻易妥协,自然留不得。



    挽莲思及此处,动作一顿,不由端正了身姿。他总算知道何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若是还追随在前主人身边,他是不会提前去思考诸如此类如何令世家解体之事的。



    现主人身边,虽偶有惊险,但总令人觉得非常有趣。



    世上有趣的事情不多,如他过得如此丰富多彩,更是难得哦。



    同样为守护而存在,前主人的cao守的确令人敬佩,不过却未免寡淡。



    如此来一个收一个来一对灭一双的,更符合他作为剑灵的本质爱好。



    剑虽未百兵之君子,却也属弑杀之器。



    ……



    姜晨偶尔会亲去军营查察。对他是偶尔,对于军中大小各上下,军医,则堪称频繁了。



    频繁到上至校军,下至伤员,无一不识。



    虽与他容貌有些许关系,却并非根本。



    他至此处,便更能看清,何谓命如草芥,何谓轻若飞蓬。



    安置伤兵的营帐中,入耳遍是哀嚎,入目便是鲜血。



    即便他们大部分还能活下来,此生也注定是不能康健。



    众士见他再次前来,痛声都放缓了些,有些旧人即便痛苦未过,强笑着招呼,“小公子,你来了。”



    即便封将的旨意已传下,但在此营帐中,他们眼中的,依旧是平日温和耐心的小少年,并无其他。



    “嗯。我来了。”



    他这样回答一句,两句,三句……眼中见到的,是盖在他们身上的床单上,刺眼的血色。



    徐军医沾了一身血色,见到姜晨时,忙起身收拾一二。抱着他的医箱迎来,布满皱纹的脸上难得露出些轻快之色,想到他如今身份,理理衣袖,拱手一拜,“将军,您来了。”



    他的声音沧桑且嘶哑,眼中又充满血丝。那并非因他苍老的年纪,只是因已许久未曾好好休息。徐奉安随军多年,如今已近古稀。若非的确医术精湛,又有心留守军营,他也应该归乡荣养了。



    对于一位耆老之人,姜晨自不会有为难之意,伸手扶起他,“军医不必多礼。军中伤患颇多,又逢前些日大雨连连,这些将士幸有诸位照顾。天气渐冷。听闻此番粮草与棉被已一同送来,文才过来看看。”



    徐军医转头扫了一眼周围伤患,即便见过生死千万,也终究流露不忍,叹息道,“将军有心了。军中兵士能遇将军,已是有幸。前些日子挽莲将军送来草药,我已用过,伤势轻些的已经离开此处,这里大多,是新来的。”



    至于棉衣等物……



    始终未来,恐怕,也不会来了。



    徐奉安思及近来态势,终不禁劝他,“小将军,且听徐某一句。”随军多年,他经历的事情实在太多。如今态度,朝廷恐怕没有继续征战之意。



    “请讲。”姜晨接过他的药箱,拿出各类草药闻了闻,相互调配之时,应了一句。



    徐奉安压了压声音,“将军,朝廷恐怕不日便要召诸位回京。届时……”



    恐北伐一事,将如当初,不了了之。至于功劳着重之人,恐怕更要忧心。



    姜晨配药的手微顿,淡淡笑了笑,“老先生好意,在下心领。此事,不必忧心。”



    事情不会那般简单,却也并不麻烦。



    



    



    第185章梁祝(十三)



    若问谢琰最欣赏的,无非是姜晨一贯从容之态。在他的身上,谢琰似乎总能看到些父亲谢安的影子。



    一样的泰然不惊。



    迄今为止,谢琰尚未见过他有何失态之举。似乎面对任何局势,也从不忧心。这种心态,在叔父那般历经两朝风雨的老臣身上,不足为怪。放在一个八岁童子身上,该令人称奇。可若此人是他,谢琰又觉,合该如此。



    说他像养尊处优的王室贵胄,他与挽莲的主从之分却不分明,说他是不谙世事因此平易近人的世家稚子,他所知所学,显然又不仅仅如此。书法绘画插花布阵山川地理医术杂文,他都有所涉猎。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