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每次醒来都为反派背了锅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15

分卷阅读315

    乐善好施了。



    挽莲被带进府中时,暗自传音给姜晨,“马挽莲?主人,求改名!怎么不叫马蹄莲呢!”



    姜晨冷冷扫了他一眼,“那也不错。”



    “……”—_—?



    管家莫名其妙的看了两人一眼,完全摸不着头脑。



    ……



    转眼一月又去。



    挽莲将查来的事务整整齐齐都交到姜晨面前,“公子。”



    姜晨翻了几页,放了下来,难得疑惑,“祝氏既非皇商,又无任何家族中人在朝。北方流民南迁,祝氏将许多都收为佃户,不顾留泽守山之令,大量并购土地。朝堂风云变幻,王谢庾桓士族更迭,祝氏却分毫未受影响。坐拥家产连城,虽说晋朝廷岁贡有半数来自于此。祝氏既无人在朝,官府大可以其枉顾法令收缴家产,既不必每年劳心催收税粮,也免得来日朝堂又生祝氏。一劳永逸。祝氏留存良久,该说朝中无人,又或……”



    挽莲呆滞了下,不是,公子你这就对人家家产起意了?



    他只好道,“这也并非毫无缘由。公子应该知道,现下士族门阀支配朝堂。牵涉土地,皇帝自会思虑多一些。祝氏的确无人在朝,但是其他如祝氏一般并购土地者,却有不少士族。若对祝氏动手,这些人难免惊弓之鸟,以为杀鸡儆猴。以如今皇帝脾性,无法忘怀当初桓温所行帝位废立之事,届时权臣相争,恐怕又免不得荧惑再入太微。”



    姜晨笑了笑,“无非是要师出有名而已。”只要有人抓住祝氏把柄,就必回动手。如今两方安宁,不过是时机未到。



    师出有名……有多少人,就是死在这师出有名四字手中。



    只要师出有名,在史书上一笔,注定是惩jian除恶功德无量。而无名之人,注定为有名之师做垫脚石。



    天下苍生碌碌,随着时间经久不衰者非大善即为大恶,真正被遗忘的,却是那些普天之下因信命而接受命运随波逐流之人。



    大恶?大善?



    后世评判,当世何为善?何为恶?言说各为其主,无善恶之别。当世却无人能略过,长江南北,晋、秦之间所隔着血海深仇。



    善恶断定,终究不过世事人心而已。



    挽莲:“……”



    “公子有心入朝?”



    入朝,却非马文才之身份。他活的这么久,如今才觉得人生在世,自当要过的有趣一些。



    与其收手被安排,何如出手安排他人?



    姜晨决定之时,就朝着自己房间放了一把火。



    他应该离开了,对于马太守而言,他的孩子毕竟已经死了。易地而处,若有一个不知何处而来的孤魂野鬼占了亲人的rou身做他的孩子,姜晨也觉得不寒而栗。



    不如让这个孩子在他眼里死去。



    他对着自己的记忆斟酌了许久,确认马文才在这位马太守眼中,毕竟只是个一事无成的废物而已。



    想来失去了也不可惜。



    火烧的很大,很大。



    这场火,姜晨面对的淡然。水火无情,大抵就是如此。他已经习惯了。



    岂曾料想到收到消息的马俊义会闯了进来,在火海中翻找,喊了许久佛念。



    挽莲原本也不想姜晨又就此一人离去,见他进来,对姜晨很有些小心翼翼道,“公子,会死人的。”



    姜晨冷着脸,见到火海中的人影,眉尖一拧,“那又如何。”



    一道梁木自房顶砸下来。



    姜晨目力极好,看到它砸中人了。他静静看着,一贯平静地神色隐隐有些痛苦挣扎,脚步微动,又完全停滞。



    挽莲道,“公子,你真的要看着他死?”



    源佑雅那张带血的脸在面前一晃而过。



    姜晨心头一滞,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火光之下,即便干净的手,看起来也是一片鲜红。



    挽莲感觉到了他的动摇,抬脚就踏了出去,目标明确的找到了晕倒的马太守,拂袖散去了火焰。姜晨面无表情过来,头发被火焰烧的卷起,他抬手拍灭走来之时,衣角沾上的火焰。“走。”



    挽莲当即松了口气,“是。”



    管家见几人还算齐全的从一片火光走出来,慌忙扔了水桶迎上去,正欲发问问,姜晨跟在挽莲身后,面无表情打断,“去请大夫。”



    “啊?奥!是!”



    “佛念!”



    马太守醒来之时,满头大汗。



    姜晨站起来,唤了一句,“父亲。”



    马太守涣散的目光渐渐明亮,脸上不由自主露出欣喜之色,伸手想要拉过他,手伸了一半,停了停,又果断收回来,咳了一咳肃正了神色,“今日课业都学过了吗?”



    姜晨端过药碗,“先生说不错。”



    马太守点点头,难得笑了笑,“不错就好,不错就好。”



    姜晨拿着勺子喂药给他,神态依旧平静。他说的先生说不错,却没说今日学过了,不是吗?



    在父母之中,佛念总是偏向自己的母亲的。自从阿阮故去,他对他这个父亲,更是退避三尺能避则避。七年来从来没有见他如此乖觉且孝心的模样,对着药碗,马太守显然有些尴尬。他却一时忘了,马文才之所以偏向自己的母亲,只是因为母亲总是受害者。而父亲,却是施暴者。



    马太守看了看自己缠满了绷带却还整整齐齐的手臂,颇有些惊奇。略去了背后火辣辣的刺烫之感,没有面对姜晨这个找了许久的孩子,反而对着管家感叹了一句,“几年未曾看过大夫了,如今杭州城的大夫手艺精进了许多。”室内寂静的怪异,马太守还以为他们担忧自己伤势,笑了笑,左手指着自己不得动弹的右手手臂,“这绷带缠的挺结实哈哈。”



    郎中闻言一脸尴尬。



    马寿扯了个笑脸出来,扫到姜晨身上,一个激灵,又埋首下去做鹌鹑。



    姜晨端着药碗,看着他的手臂淡淡道,“父亲,那是我缠的。”



    要他留,他留下也无不可。



    



    



    第176章梁祝(四)



    昔日佛念孩子气长不大时,马太守向来气他。气他贪玩爱闹,气他不知进取,更气他在御射大赛惨败,丢了士族颜面。



    但如今,他仿佛一夜之间变得恭敬孝顺,稚气全无,不哭不闹,处事条例清晰,也不会再让他担心。马太守心中却陡然升起一种怅然若失之感。



    他隐隐明白,那个曾经被他厌恶着的,稚气以父为天的马佛念,再也没有了。



    姜晨坐在书桌前临摹字帖时,马太守抱着他被砸伤的手臂坐在对面,静静看着,也不曾出声打扰。



    不错。他记着,其实佛念才不过七岁而已。如今,又丧母。府中的传言他也有所耳闻,说些什么他要另娶之事,在外私生子之类。



    简直胡说八道!



    文才七岁,坐在案牍前,却如此的淡定。运笔之时,沉静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