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掌家小农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86

分卷阅读1286

    点头,又看向三爷。

三爷接着道,“你既学了六年的佛,再入道门修习六年便是。如今你入道门已满三载了吧?”

说这话时,三爷的目光落在莫名身上。莫名乐呵呵的回道,“差不多三年了。”

锱铢必较的度通开始算数,“我师弟是普和六年四月三日被贵派道长所救,今日是淳得元年五月十四日。不是差不多三年,而是已经三年一月零十一天了。”

莫名点头,“度通师弟说得有道理,已满三年。”

三爷接着道,“让圆通再做两年十月零十九天的道士便让他恢复记忆,莫名道长可能做主?”

晟王这是不想圆通当道士啊,可他不是自己的九师姑父么?这是怎么回事儿?莫名依旧笑嘻嘻的,“小道做不得主,得回去禀明师叔,请他老家定夺。”

他的师叔应就是无牙道长,三爷再道,“智真大师曾与圆通讲过,待他满十八岁时,可准他还俗。三年后圆通十六岁,他恢复记忆后再行走两年,至于十八岁后选僧、道、俗哪一条,都应由他自己来定,想必尊师叔也是这样想的。”

智真双掌合十,“阿弥陀佛。”言外之意:王爷言之有理!

度通咧嘴露出松鼠牙,极为开心,“淳得三年四月,小僧与师父在南山坳镇清寺静候莫名师兄与圆通的道门师尊前来,我师徒定当面答谢贵派对圆通的救命之恩。”

三爷也道,“南山坳内先帝御赐的归阳观,也随时恭候令师叔和莫名道长的光临,若道长不嫌弃,届时可在归阳观落脚。”

智真再诵佛号,“阿弥陀佛。”

莫名含笑,“好说,好说,多谢王爷美意。”

三年后小草十三岁,也到了可以自己拿主意定终身的时候。三爷很是满意今日这一番安排,起身告辞。

待三爷走了后,劳累一日的僧道们也要准备安歇了。度通拉过师弟,“走,今晚跟师兄睡。”

还不待圆通说什么,智真便开口了,“圆通今晚与莫名道长同帐。”

度通虽不满,但还是放开了圆通。智真温和道,“佛道同宗而异法,誓渡三界无量众生,消除人间万般苦厄。自魏晋以来,不乏佛道双修的名士。圆通,你既入道门,这几年便潜心修道,旁事勿问。”

圆通虽前事尽忘,但他知道这是养育自己长大、又为了自己冒着风险千里迢迢赶来西北的师父。他规规矩矩地双掌合十行礼,“徒儿记下了。”

这一夜平安无话。第二日一早,度通早早起来蒸了两大锅馒头,给三爷送去一大碟子后,剩下的都放在晾着,待凉了后给师弟带在路上吃。

待圆通起来时,度通正在做锅贴。圆通过来跟师兄打招呼,便熟练无比地坐下烧火。

度通满是不舍,却也听从师父的告诫,不再提前事,“天热了,馒头放不长。师兄给你贴几个黍面饼子,这个能多吃几天。你若饿了,别委屈自己。晟王妃在大周开了上百家布庄,你到了一地就去打听绫罗、霓裳、棉坊这三个铺面,去了报上你的度牒,就有饭吃有衣穿。”

圆通惭愧低头,“师兄,莫名师兄是瞎说的,度牒也是骗人的。我不是上清宫弟子。”

不是啊,度通一阵遗憾,“没事儿,天下道士本一家。你既然拿的是上清宫弟子的度牒,就是上清宫的弟子。该去就去,晟王妃不会在意这点小钱的。”师弟以前也没少去人家家里蹭饭,现在接着蹭也没啥。

圆通心虚,“这不妥吧?”

度通瞪眼,“我们是出家人,本来吃的就是百家饭,有何不妥?你看我和师父到了西北,不就一直在吃定北军的粮吗?”

“哦。”圆通乖乖应了。

度通见左右无人,在围裙上蹭了蹭手,掏出一个沉甸甸的荷包交给师弟,“这些银子你拿着,若没吃的又找不到晟王府的铺子,就自己买东西吃,收好了。”

“师兄……”

度通瞪眼,“拿着!”

他见过的道士都是穷鬼,一个比一个不会过日子,师弟跟着的莫名,一看就是穷光蛋。

“现在不比以前了,我和师父在南山坳的日子过得极好,不差吃喝。”度通安慰师弟一句,又想起他早就忘了之前的事儿,便开口叮嘱道,“便是入了道门,这荤戒也是不能开的,可记得了?”

圆通连忙点头,“道门的师傅也这么说的,不准我碰荤腥。”

这还差不多,度通摸了摸师弟圆乎乎的脑袋,千言万语只说出了一句,“你们何时启程?”

圆通回到,“莫名师兄说去昆仑山,跟着晟王他们一块上路,也好有个照应。”

去昆仑山?度通眼睛也转了转,他还从未去过昆仑呢,要不他也回去游说师父同去?

第1384章大师帮还是不帮?

,最快更新掌家小农女最新章节!

最终,三爷与乌羽率兵赶往漠北时,度通却只能站在路边,目送一身道袍的师弟与莫名跟着离去,因为师父不赞同他们与师弟同去。

望着光秃秃的脑袋上,不伦不类地顶着道冠的师弟,度通怎么也放心不下。

智真道了声“阿弥陀佛”后,与身边闷闷不乐的大弟子商量道,“河西走廊的尽头为酒泉,酒泉富饶,其境内的敦煌更是西北佛门圣地。你随为师去敦煌参佛,可好?”

“去盛产美酒佳肴的酒泉?”度通两眼放光。

圆通平安,智真去了一大心病,便想带着大弟子前去拜访名山古刹,这些年跟在自己身边,确实让他受了不少委屈,“此去酒泉有些路程,我们步行前去,在酒泉呆够了再缓归南山坳。”

度通更开心了,“好,好!师傅,咱们何时动身呢?”

“今日准备些干粮,咱们便明日动身。”智真见徒弟迫不及待,他也跟着开心起来。

度通更是笑得只剩下两个大大的松鼠门牙,“弟子这就去准备!”

度通本是尝尽世道辛酸的乞儿,十五岁饥病将死之际被师父所救,拜入师门。虽因师叔智藏的刁难,他与师父的日子过得不算舒心,但比起当乞儿时已是天差地别,度通很是知足,千方百计地想让师父过得更好。

入门八年后,师父又在庙门口捡回一个无人要的弃婴收做徒弟,度通要为尚在襁褓中的师弟的口粮奔波,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觉得这点分量不算什么,他有本事去化缘,也有本事帮着永福寺赚更多的香火,让师傅和师弟过得更好。

他虽入了佛门,却不是个潜心礼佛的和尚,只是个想跟师父、师弟一起过好日子的和尚。

现在师弟平安,师父起了出去走的心思,度通求之不得。穷家富路,要出门当然要准备妥当。度通回营发上面,便向定北军借了匹马,赶往十五里外城镇上的霓裳布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