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掌家小农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98

分卷阅读798

    ,一是登州以北的契丹封地内,二是漠北某处。”

儿子想的跟他一样,这让建隆帝越发自得了,“你觉得该怎么抓住他?”

“他在暗处,又如蛇鼠般躲了这些年,想抓住他并不容易。儿臣觉得,父皇不必太将他放在心上。”三爷答道。

“这是为何?”建隆帝眼睛微眯,目光里带了审视。

“他只能躲在暗处,寻机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只要我大周百姓丰衣足食,朝纲稳固、八方来贺,他就没有可称之机,所以他不值得父皇浪费精力。若是父皇不放心,派几个可靠的人去将他的老巢剿了便是,就算抓不住他,也能毁了他的依仗。”三爷建议道。

这个案子已经牵扯了建隆帝太多的精力,天章阁压下来的,必须由建隆帝亲自过问的折子堆起来比三爷都高了,如此下去必生乱象。

建隆帝看了儿子一会儿才问,“晟儿觉得,何人堪当此任?”

三爷惭愧低头,“儿臣入朝还不足半岁,不敢妄言。”

这儿子建隆帝越看越满意,吩咐道,“此事你回去与天章阁内其他人仔细考量一番,拟个名单给朕参详。”

“儿臣尊命。”三爷应了告退向外走,人选他心中已经有了,不过最终推举谁,还得经过一番博弈,因为几个阁老中意的人定有差别。

待他退到门口时,建隆帝忽然问,“若是让晟儿去办,大理寺牢里那些人,你该怎么处置?”

这问题更坑了。晟王想也不想地答道,“儿臣会将他们都杀了,一了百了。”

德喜抬头看着一脸冰寒的晟王,竟拿不准他说的是不是真心话了。

建隆帝满是无奈地笑了,“你啊,还是太年轻了,杀了他们不能一了百了,反而会留下许多麻烦。罢了,这事儿为父再仔细斟酌斟酌,去吧。”

待儿子出去后,建隆帝靠在舒服的靠垫上,喃喃自语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孩子怎还是这个喊打喊杀的性子呢,这叫朕如何放心。那些人牵一发而动全身,哪是说杀就能杀的呢。”

清王和王时卿不都是如此么,以为杀了他们会免除后患,哪知惹出的后患更多更让他头疼,这件事他得仔细考量,毕竟牵扯的而不是一两个人。

德喜知道这话不是问自己的,只当啥都没听见,默默站在一旁。

建隆帝忽然伸出手,“拿来。”

德喜立刻将小草的一摞画作呈到御前。不一会儿,宜寿宫里就传出建隆帝爽朗的大笑声,听得宫外新调来负责守卫的千牛卫对晟王升起无比崇高的敬仰。

瞧见没,早朝回来还黑着脸的圣上,见了晟王后心情立刻大好了。

第八三七章别人家的孩子

,最快更新掌家小农女最新章节!

接下来这十日,京中刮起了血雨腥风。

有十八家药铺的东家和掌柜被抓,以私通外番的罪名判刑,拉到菜市口斩了,其家人也大都获罪;司天监的道士被杀了二十余人,袁天成的师门弟子被关押的也有将近三十人,且都是道观内排的上号的弟子;关押在大理寺的各府贵公子,大都被杖刑罚银后放了出来,只剩郑笃初一个。

相比其他人,这些公子哥儿真是被轻判了。各府的王爷、侯爷或官大人们带着儿子到皇宫外叩头请罪、谢恩,久久不去,场面慰为壮观。

紧接着,三道圣旨传出:大皇子柴严昌因数十条罪过,被夺了郡王头衔,押去京畿望春县向列祖列宗悔过;司天监中正官袁天成因玩忽职守,除去官职,被判斩行;大内统领封江兆因同样的罪责,被判斩刑。

这一场场的杀戮,惊得京城官员百姓战栗,街面上没有一点亚岁将至的喜庆。百姓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官员们心里却明明白白的:因为清王石棺一案,建隆帝自断了一臂。

袁天成、封江兆和左相李奚然,是建隆帝自皇子之时就跟在他身边的红人,建隆帝登基这十几年,这三人更是风光无比。但是哪个能想到,袁天成与封江兆会与柴严亭勾结,意图颠覆大周朝廷!

此乃十不赦的第一罪,论理是该诛九族的。但袁天成是出家人,封江兆是孤儿,都是孤家寡人,这才没有引致更大规模的杀戮。

另外,大皇子这次的与虎谋皮,着实让人惊讶难解。于是,坊间有话说他是被人陷害的,否则一个皇子怎么可能做下这种事?这推测,不只百姓,有些官员也是信的,毕竟大皇子这些人在朝中也交下了不少人。

若说他是被人陷害的,那陷害他的是哪个?

众人将目光集中在了二皇子和三皇子身上。大皇子被抓,与陈小暖状告大皇子是前后脚,不可能一点关联也没有。陈小暖是什么人?那是晟王未进门的王妃!神一般的人,这几年只要惹上她的,没一个有好下场。

二皇子也被百姓猜测,是因为近日的一连串圣旨之中,只有一项圣旨是好的:二皇子破获益州铁砂案有功,被圣上嘉许赐金,并领了礼部的差事。礼部虽然是六部中看着最不重要的一个,但其负责各种盛大重要的典仪、外番进京恭贺等事,是与喜庆连在一起的一个部门,是建立威望和人脉部门。圣上的认命,颇有深意。

四皇子没人猜测,因为他御下不利被圣上斥责了一番,没得任何好处!

看着二哥得了好差事,三哥在天章阁待得稳稳当当,四皇子心里很不是滋味,“三哥将黄佑平交给我时,我就该立刻宰了他!都怪陈小暖那不懂事的丫头!”

黄佑平这死东西,在京兆府招出了四皇子不少事儿,这些虽说不至于让四皇子翻船,但船帮也被扎穿了好几个孔,滋滋地进水,狼狈不已。

四皇子的外公太傅宁良雍不赞同地摇头,“若是当时便杀了他,郡王只能任着天作胡说,百口莫辩。”

“昙只是说句气话,外公莫当真。”柴严昙摊在椅子上,虽说无状,但因他生得实在是太好,如此也只让人生出“玉山倾”的意境,生不起他的气来。

宁良雍见了,叹了口气道,“郡王当慎言,须知你的一言一行都是下人们的表率。你只说了句气话,但你手下的人会当真,下次再遇到此等情况,他们便会依照你的话去做,到时该当如何是好?”

柴严昙无奈了,他又不是傻子,这样的事儿怎么可能出第二次!

宁良雍何等睿智,一见他的表情便知他心中所想了,“郡王觉得你府中人都是忠心耿耿的?”

“昙并没这么说……”柴严昙咕哝道,觉得要大事不妙。

果然,宁太傅开训了,“府中人越多,心思越是各。,莫说郡王府里,便是御下极严的晟王,也不敢说就没别府的探子。您看晟王怎么做的?他入了内阁,恪尽职守,不私下结交大臣,更没说过一句有失分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