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掌家小农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66

分卷阅读466

    水、有百兽园、还有这老些嫔妃可以一块说话、一块打叶子牌、一做新衣裳。像臣妇这样的农妇,只能在家围着锅台转,出门围弯腰在田里干活,也是哪都去不了的,赶上天下雨不用下地,咱们就做在炕头上几个女人一块说说闲话,舒坦得像过年一样……”

太后更沉默了,她深深体会到师无尘跟她讲过许多遍的一个道理: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

她问秦氏这些话,纯粹就是对牛弹琴。

见太后和皇后败下阵来,易王妃上场,“秦安人,不只皇宫的女人不愁吃穿、有钱看病有钱抓药,高门大户的女人也是能的。你说了这贫苦人家的诸多难处,为何还不愿意让小暖和小草嫁入高门大户呢?”

是啊!

太后和皇后深以为然。

咋又绕回来了?

秦氏眨巴眨巴眼睛,如果不是跟着小暖学了本事,她现在一定晕头转向了。不过她可不是两年前那个别人说啥就是啥的村妇了,她现在只相信一个人的话——她大闺女的!

小暖说,别管别人说什么,只要心里记得自己想要啥、想说啥就成。

秦氏沉淀了沉淀,非常老实地回话,“大户人家是啥也不愁,可也得有本事的人才能到大户人家当媳妇的。臣妇的闺女们不会读书,不会琴棋书画,只能种地拔草、养猪喂鸡,所以不能去祸害人家。”

得,又回来了!太后看看皇后。

可是有人想让你家闺女祸害啊!皇后看看易王妃。

臣妇无能,实在跟她说不通啊……易王妃惭愧低头。

秦氏见三个贵人都脸色不好,也跟着低下头,暗自琢磨她那句话说得不好,为啥说了半天没把她们哄高兴,反而还让她们不高兴了?

学了这许久还是不成,她还不如小草会说话……秦氏惭愧。

见殿内陷入尴尬中,大太监安顺立刻禀道,“娘娘,肃王妃到了。”

“快宣!”

莫说是跟她有话可聊的肃王妃,现在就是阿猫阿狗来了,太后都想宣进来!

跟秦氏聊了这一会儿,她很是郁闷,忽然觉得自己这不愁吃喝的女人天天琢磨着自己过得痛快不痛快,就是没事找事!

待一头银发的肃王妃被人扶进来后,秦氏被太监请了出去。好在安顺还记得这位可能是晟王的岳母,不敢有丝毫怠慢,让大宫女采珍送她去侧殿烤火吃茶。

出了正殿,秦氏忐忑问道,“采姑姑,我方才是不是说错话,惹太后生气了?”

原来您自己也知道啊!

不过采珍基于和安顺同样的理由,不敢得罪秦氏,含笑敷衍道,“安人说得很好,太后娘娘是听了您的腓腹之言心中感慨万千,所以一时不晓得说什么才好。”

原来这是这样啊!

秦氏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待在侧殿内见到翠巧和齐嫂担忧的模样时,赶忙道,“太后娘娘就问了几句话,娘娘因为我说得很好,感动得说不出话了。”

“啪!”退出侧殿的采珍,一不留神趴在了门框上,疼得泪流满面。

第四八七章三爷给的压岁钱

采珍这一撞,撞得殿内命妇们的嘴角跟着一咧,都替她疼……

后仰的采珍被手疾眼快的玄迩过去扶住,秦氏关心道,“采姑姑,可还好?”

好……个鬼!采珍颤抖摆摆手,“无……事,没事。”

玄迩不着痕迹地帮她按了几个xue位止痛后,额头红了一大块的采珍才算缓过来,勉强笑道,“让安人见笑了。如棋,照顾好秦安人,待晚宴开始时再领安人过去。”

“是!”侧殿内的管事宫女立刻屈膝应了。

秦氏慌忙摇头,连道不敢。

偏殿内的老、中、少女人们见采珍撞了门,本以为她是被秦氏的话惊的,秦氏热了太后生气。

可似乎又不是这样,看太后身边的红人采珍姑姑对秦氏这恭敬的态度,如棋那殷勤程度,还真似这个乡下来的六品小安人真入了太后的眼,所以这帮宫女把她当一二品大员的妇人恭敬着。

能到这儿的人,没几个是糊涂的。待采珍走后,众人客气地与秦氏打了招呼,各自落座。

这里坐的都是等着太后召见的命妇,她们坐一会儿就被招去正殿,然后下一批再带着寒气和兴奋走进来,各种寒暄,各种叮嘱自家女儿或孙女。

只秦氏三人在角落的小屏风后守着炭火盆舒服坐着,还有管事如棋派的小宫女伺候。

秦氏非常满意,因为她们不冷又不用在人前端着。翠巧更是满意,因为她可以从外边的夫人们言谈举止中学到许多东西。貌似老实木讷的玄迩知道慈宁宫中还有比这更舒服更好地去处,但秦氏被安排在这里也算不错了。

这过来伺候的宫女年纪不大,但知道的事不少。进偏殿的命妇十有八九她都认得,而且每进来一个,她还给秦氏介绍一番。

于是,在这个角落里,主仆三人透过屏风的缝隙,过足了八卦瘾。

这个就是昌王妃啊,没有易王妃好看,看着跟柴玉媛挺像,脾气不好……

安国公府的续弦国公夫人真是年轻又漂亮……

右相家的姑娘、皇后的两个侄女,真是不凡。让她们一比,太后的侄孙女、宁侯家的方挽离也不显得姿容出众了……

庆国公府的姑娘没她的表姐柴玉媛好看,不过这脾气看着比柴玉媛要好不少……

这顿晚宴是在慈宁宫旁的一座大殿内吃的。

太后和皇后居于上位,然后各家命妇按品阶高低依次在左右落座。

秦氏品阶最低,但她是被太后亲自下诏邀请远路来的,所以被安排在在诸位王妃之下,挺靠前的位置。

柴玉媛的祖母静太妃看着坐在自己不远处的土包子,气得牙疼。她努力了一辈子,居然扎眼之间就与一个无知村妇同座!

静太妃知道大殿内人都等着看她的笑话,所以她不能成为笑话,要让秦氏成为笑话!

于是,接下来将近两个时辰的晚宴中,静太妃一直盯着秦氏,等着她出丑,然后立刻与满殿的人一起嘲笑她。

大殿内抱着和静太妃相同念头的人不少,就连太后的目光也不时地扫到秦氏这边,怕她丢严晟的人。

但秦氏该动筷子的时候动筷子,该喝汤的时候喝汤,竟一次丑也没出。

太后扫了一眼平白无故带了条额链的采珍。采珍不着痕迹地上前低声道,“是秦安人左后侧的丫鬟一直提醒她该怎么吃。”

太后挑挑眉,采珍又低声道,“那丫鬟名叫翠巧,本是济县当地一富商家的丫鬟,富商家落败后跟在秦氏身边伺候。”

太后微微点头,能在这样的场合下知道如何应对,这丫鬟的眼力和胆量也是相当不错的。

跟着秦氏在下乡种田倒是有些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