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掌家小农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8

分卷阅读368

    。

小暖见三爷想听情话,害羞地咳嗽了一声,撑着老脸很是抒情指着窗外的明月,拽道,“我待君之心,有如天上月。”

三爷挑挑眉,“时有时无,时圆时缺?”

不对啊,这话不该这么接啊。不都说那啥月亮代表我的心嘛!三爷怎么会这么想呢!小暖憋了半天,想憋出一句应景的情诗,可怜她这个半文盲,实在想不到跟月亮有关的情诗,只得干巴巴道,“不是,在小暖心里三爷很重要。”

严晟笑了,“嗯。”

小暖呆呆地看着三爷的脸,明明非常平常的五官,怎么看着也这么喜欢呢,果然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了么?小暖捧着笑脸,傻傻地笑了。

“府里的乌龟蛋破壳生了小龟,要不要回去看?”三爷给小暖布菜,诱拐道。

小暖眼睛立刻亮了,“多少盾的?”

“还没数过。”

“咱们回去一起数!”小暖兴致勃勃的,“个大吗?”

三爷满意地笑着,“不大,去看了便知。”

两人说说笑笑地用了晚饭后,溜溜达达地往严府走时,小暖忽然慢了一步,偷偷伸手握住三爷的,并在他手心里挠了两下。

三爷微愣,俯身贴近小暖的唇边。

“前边一丈外有小鱼,那个黑须卖灯的老汉!”小暖低声道,真是不虚此行,还真抓了一条,不晓得这条鱼能换多少钱。

青鱼帮的余孽应该全清了才是,怎得还会有鱼呢?三爷路过老汉时给玄散打了个手势,便带着小暖回了严府。

待到数清了六只小乌龟中只有两只是二十六盾龟后,小暖遗憾地摇着头,“只有两只不够啊,看师傅什么时候回来,都给师傅好了。”

道家近几个月都不顺,师无咎身为上清宫的宫主,怕是分身乏术难有心情游玩了。不过这些烦心事师无咎没找小暖,三爷自然不会提起,只是在亥时前把她送回秦府中。

第二日一早,三爷刚起身便见木刑站在门外。

“三爷,昨夜抓住的那人是大皇子的手下,被派来济县暗中监视三爷行踪的。”

“昨夜他可认出了我?”三爷问道,“他是青鱼帮的?”

“没有认出。也不是青鱼帮的,不过他也是草莽出身,身上背着人命官司。”木刑不晓得三爷为何会这么问,只提了那人和青鱼帮的相似之处。

三爷挑挑眉,笑了。

他笑了,回到三河街小院的小暖看着面沉似水的娘亲,却笑不出来了。

[]

第三八八章小暖的计划

,最快更新掌家小农女最新章节!

“娘……”小暖一步步挪到娘亲跟前,怕怕的。

“昨晚什么时辰回的府?”秦氏沉着脸问道。

“亥时前。”小暖偷看娘亲的脸色,这是要大事不妙啊……

“不是说昨晚要跟苏州江家的少东谈生意么,跟你看花灯的人又是谁?”秦氏压着怒火。

“是……”小暖抬头看着娘亲,偷偷地咽了口口水,“娘说……是谁?”

秦氏叹了口气,“小暖。”

“在。”小暖立刻站直了。

“说实话。”

“是。”小暖不敢撒谎了,“是……三爷。娘怎么发现的?”

秦氏拿出昨夜三爷给小草的荷包,倒出八颗金豆子,“见面礼送金豆子的,还有哪个!”

三爷就是个坑,大坑!小暖讨好的,怕怕地笑着,“娘……”

“学会跟娘斗心眼了,嗯?”秦氏真得伤心了,“还说用什么登州江家少东来哄骗娘,你跟三爷怎么跑到一块去的?”

小暖立刻凑过去抱住娘亲的胳膊,解释道,“昨夜女儿真的是约了江玺程谈生意的,不过后来三爷找女儿有事商量,女儿才让绿蝶去见江玺程,自己去见了三爷。”

“鬼话!”秦氏用力弹了小暖的额头,“三爷有什么事儿,要在大过节的时候拉着你到街上,一边看花灯一边商量!”

致命一击啊!小暖只得以偏概全,“三爷得了消息,说有恶匪流入济县在街上潜伏意图不轨,所以让女儿帮着去找找。娘也知道女儿帮着三爷找到好几个潜伏的恶匪了,三爷觉得女儿在这方面比较有用,才带着女儿去的。”

“捉住了?”秦氏信了一点儿,闺女的确帮着三爷捉住了好几个人,还领了不少赏银呢。

“嗯!是绿水桥头卖灯的黑胡子老头儿,三爷让人把他抓了,娘要是不信咱们现在就过去问三爷审问那个老头没有?”

以三爷的效率,现在应该把人审问过了才对。

秦氏叹了口气,“三爷找你有事儿是没有办法。但你不要闲着没事往三爷身边凑,三爷是贵人事忙,你不要去闹他。”

这是蒙混过关了?小暖立刻搂着娘亲的胳膊撒娇道,“娘刚才都要把女儿吓死了……”

“娘还吓死了呢!”秦氏摸着闺女的小脑袋,语重心长地道,“娘怕啊,三爷身份高,模样又生得好,娘怕你时不时地见他,眼里就容不下旁人了,娘去哪给你找一个像三爷这样的上门女婿去!”

已经容不下了……小暖也发愁啊,得快点让三爷过明路,这样哄骗娘亲她心里好难受,“娘,昨夜还有一件事儿,女儿没来得及跟三爷商量,想先问问您的意思。”

“你说。”秦氏倾耳认真听着。

小暖道,“女儿帮着三爷查了两次金吾卫的帐,发现金吾卫账上的钱不多了。我还听三爷说今年冬天老将军、小将军和乌羽都要在漠北驻守待明年开春再战,这个冬天他们怕是要不好熬了。”

秦氏一听是这事儿,立刻问道,“把咱们手里的钱都给三爷送过去?”

小暖摇头,“咱们的钱,填不上金吾卫的窟窿。而且有些东西是也不是钱能买到的:一个是将士在漠北过冬吃饭的菜,第二个是御寒。”

漠北征战的将士平时吃的是粗粮,菜很少十日才能吃上一次rou,等到了冬日能吃的菜肯定更少了,这样肯定会营养不够,怎么可能有力气去打匈奴军?

漠北八月已开始飞雪,将士们如何安然过冬?匈奴人会不会趁机偷袭?

大周没有棉花,富贵人家冬日御寒用的是价格昂贵的蚕丝絮和裘皮大衣,但这些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是遥不可及了。

普通老百姓也有皮子,不过多是老羊皮或狗皮,这些与富人穿的羊羔皮或狐裘也不可同日而语。更多的百姓御寒的被褥或寒衣里装的是“缊”,就是鏁丝(不一定是蚕丝可以使麻丝)用的下脚料,装裹缊的也是粗布,叫做褐,这粗布加碎麻旧絮制成的寒衣的保暖效果可想而知。

孔子的知名弟子曾子家贫,就是穿这种衣裳过冬的。因他的寒衣一抬胳膊衣服就破,生生露出胳膊肘在寒风里哆嗦着,贡献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