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掌家小农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1

分卷阅读121

    掌柜能给笑脸才怪。

少年又高声哀求道,“我不能卖身,我跟着我爹跑了两年买卖,真会赚钱,求你们宽容些日子,让我把我爹娘葬了......”

见小暖停住脚步,回头盯着少年脸不动了。

赵书彦内心叹息一声,小暖再厉害,也终归是个心软的女儿家,也罢!

“赵德......”

“表哥且慢,此事让小弟自己处理,可好?”小暖笑道,“小弟看这少年,还不错。”

赵书彦诧异了回头望了一眼,深深觉得这少年不顺眼。

小暖带着绿蝶挤进人群站到少年面前。

走近了她才发现,这少年比她脚踩恨天高还要高一些,应有十六七岁了。

“你叫什么名字,欠他们多少钱?”

少年见小暖的穿戴的像是有钱人家的少爷,便拱手小心回话,“小人黄子厚,连本带利欠了张老爷十两银子。”

也就是说结了五两,对农户来说,五两已是很大一笔银子了。小暖点头,“你爹本来做什么生意?”

黄子厚回道,“货郎。”

一个货郎为何要借那么多银子去跑生意?

小暖挥手,“你随我来。”

店家虽不满,但看着佩剑的绿蝶,也不敢阻拦,眼睁睁看着小暖把黄子厚带入客房。

小暖开门见山问道,“若我替你还上银子,你多久能还给我?”

少年审慎地问道,“羊羔息?”

“一成息。“

少年松一口气,立马挺直腰杆,“少爷不必借小人十两,小人将田产和房屋抵给张老爷,少爷只需借给小人六两既可,年底便可换上。”

“多少还债,多少钱做生意的本金?”小暖又问道。

少年也不隐瞒,“三两还债,一两葬我爹娘,二两本金。”

已快入九月,二两本金到年底就能赚回四两多,这生意着实不错。

看这少年似乎很有把握的模样,小暖取出两锭银子试探道,“六两借给你,四两算是本少爷入股你的买卖,年底之前还我。”

见了银子,少年怎么可能不心动。可他的眼睛闪了又闪,最终却咬牙拒绝了,“有多大锅下多少米,小人的爹就是因为带货太多才惹了人眼被抢的,小人拿了少爷的银子也不能给少爷赚来钱。”

果然是个有主意的少年,小暖微笑,“那本少爷用这四两买你的赚钱的路子。多了这四两银子,你也能给父母买两口好棺材不是?”

少年犹豫了一阵儿,才咬牙道,“好!”

小暖问清了,放走这少年,倒头便睡,歇了半个时辰后又爬起来,继续上路。

赵书彦见小暖出来,忍不住盯着她的脸皮看,小暖笑道,“表哥在看什么?

“你这......皮,竟还能透出脸色好坏来,实是稀奇。“赵书彦也算见多识广,但这等高明的江湖手段还真是头回见。

“这是上等货。”小暖摸着脸满意地笑了,这面皮也不晓得是什么东西制成的,还能透气,敷在脸上不觉得憋闷,贴合得很。

赵书彦试探问道,“小暖回去了帮愚兄问一问,可否替愚兄也租一张脸皮,此物妙处甚多。”

小暖点头,“好,回来我去替大哥问问。”

她身后的绿蝶抿唇,想说这种面皮便是三爷手里也没有多少,能借给姑娘已是出人意料了,再借给姑娘的朋友,绝不可能。

不过,似乎三爷对姑娘格外地宽容,真答应她也未可知......

“表哥,我有一笔生意,想问你能不能做得。就是晌午店门口那个少年,他爹之所以敢借羊羔息,是因为发现深山中几处与世隔绝的村庄,那里人自给自足,打猎为生,他爹带了外边的散货进去换了不少皮毛出来,若不是被强寇打劫,应该会赚不少银子。”小暖详细介绍完,问道,“小弟想派人进去跟换些好皮毛出来,表哥觉得如何?”

赵书彦点头,“这个季节正是做皮毛生意的好时候,也无不可。不过山中猛兽甚多,路上还有强寇拦路,这一趟甚是凶险。”

小暖听赵书彦的意思便知道他不感兴趣,便道,“我还是想试试。”

赵书彦知道小暖主意正,也不再阻拦。

二人又接着赶路,因下午走得慢,晚上歇在客栈时小暖觉得比中午休息时好受了许多。

沐浴用膳后,小暖甚至还有体力带着绿蝶到街上溜达。

赵书彦交友甚广,留了两个身手不错的仆从保护小暖,他独自出门去会朋友。小暖走在街上,看着两边高高挂起的红灯笼,想着赵书彦不带着自己,定是去了什么不方便让她知道的地方。

至于是什么地方?小暖想了想,便忍不住捂嘴笑了。

在街上溜溜达达地闲逛着,小暖的目光忽然落到前边不远处的一个男人身上。那男人中等身高,大户人家的管事打扮,面容朴实,步履从容,看起来很是平常。

但是,小暖却在他身上嗅到了熟悉的味道这绝对是银子的味道!

小暖手心着实发痒,不过想起她去借东西时三爷吩咐的话,只得忍痛转身,回去睡觉!

此行安全第一,不发横财!.

第一二九章下扬州

便是这样紧赶慢赶,小暖与赵书彦在第四日到了扬州城。

扬州的制香、丝绸,皆天下闻名。此地繁华,店铺鳞次栉比,路上的行人皆着华服,水上的画舫巧夺天工,不时传出阵阵声乐。

绿蝶将马缰绳交到赵德手上,亦步亦趋地跟着小暖,确保她的安全。小暖走在街上四处观望,感慨道,“京城想必也不过如此吧!”

赵书彦笑道,“扬州繁华始于隋炀帝盛于大唐,固有‘扬一益二’之称。不过京城与此,大有不同,此处财充,京城富贵。”

小暖这个大俗人,站在三眼桥上,望着河中的游船,也不由得想酸一把,“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啊扬州”

赵书彦忍俊不禁,“表弟又错了。”

小暖张大嘴巴,这怎么可能错呢?这可是传唱千古的名句啊!

“太白诗中的扬州并非此处,乃指江南。前朝扬州含广陵、宣州、润州多处,此处乃是扬州之内的广陵。”赵书彦解释道,“太祖一统天下后重划九州,此地才被更名为扬州。”

小暖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所以李太白那首诗才叫嘛!”

她小时候就觉得这首诗有点毛病,明明说是去广陵,诗中却说下扬州。小时候的她还以为去广陵要经过扬州呢......

一行人牵马在街上穿梭许久,才来到绫罗坊的二当家展福留宿的名都客栈。

展福见赵书彦终于到了,赶忙上前弯腰行礼,“少爷。”

赵书彦点头,带着他进入房中,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