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知足常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2

分卷阅读62

    这一切?呵。”

她摇着头,缓缓往前:“别说武林盟主了,就算是当今圣上要改变这一切都不是简单的事儿,我啊,没这么大的本事。”

秋云看着她道:“可是姑娘,您的武功已经是世间少有的了,只要您出手,谁敢不从?”

刘芳摇头,正好到了码头,她登上客船,秋云紧跟其后。

“没那么简单。就像这次的事一样,知县大人为何最后还是放了那些人?还不就是因为他不敢得罪他们吗?

这些所谓的门派啊,打起架来那是不管不顾的,官府力量有限,所以知县大人也只能妥协,不敢真的依照律法办了他们。

至于我,也是一样的。我就一个人,还有一家老小,这都是我的弱点。我即使武力再高,心智再厉害,也敌不过人家全是疯子啊。

那些门派的人不都是只听师傅门派的吗?动不动就义气当头,视律法如无物。

当然,我出手压制,可以压一时,却无法压一世。而且还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所有人针对为难,更会牵连我的家人受难。

所以,秋云,我就算再厉害,现在,也只能是做到顾好自己,顾好自家。

我没有那个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你明白吗?”

秋云颔首,沉默不语。

跟在姑娘身边久了,她也时不时会想,这些到底做得对不对?

正如姑娘所说,就算她觉得不对,可是她也真的暂时没有这种能力去改变。

刘芳带着她跟刘父等人见了见,这才各自安歇不提。

之后一路上倒是没

再发生什么事了,一路平平安安地到了洛洲府,行了两天就到了临山县,再歇了一天,便到了通河镇。

…………

通河镇,位于洛洲府的最西南,因镇上河道纵横,因此这里的水路是四通八达。

近些年因上游大运河之故,这里是越发繁华了。

而且也正如陈家三兄弟所说的一般,这里修了防洪的堤坝,使得这里二十多年来再未遭受过旱涝之灾。

因此,这里的百姓们日子也越发地好了。附近的村落也因此而脱贫致富,过上了人人都有青砖瓦房的好日子。

陈家历代居住在此,虽先祖一直都是农户,但因后代勤劳,现在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

第43章第15章

对了,陈姨娘家中还有一位四哥,她的父母双亲虽然年纪很大了,但还在世,身子骨尚且硬朗。

从镇上下船,陈四哥带着侄儿们一同过来接他们,赶了八辆大骡车,把一行人连同行李都全部接上,这才往青山村而去。

到了村子里安顿,亲人相见之间又是一番热闹这不细述。

只说刘家众人在在村子里居住了几日,刘父便决定一家人真正在此定居。

一来,陈家人在村子里已经是大户了,兄弟四人娶妻生子各自又分了家,各自子女成婚后又再次分家,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家族。

因日子过得富足,各家又都有了各自的新房,全是青砖瓦房不说,面积也很大,要不然也安置不下刘家众人。

他们在此定居,有陈家作为依靠,就不必担心太多。

二来,村里的民风淳朴,基本都是些日常的鸡毛蒜皮之事,日子过得既热闹有生气,也没那么多勾心斗角。

如此,刘家人也就愿意在此定居了。

既然已经决定定居,那就得买地盖房什么的,总不能一直住在陈家里吧。

于是,刘范几兄弟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刘大奶奶等人也都开始跟村里人打听,这边的风俗如何等,免得到时候盖房买地还闹出笑话,那就不好了。

农家人的日子说忙碌,是真忙,一年到头似乎都没个停歇的时候,但要说不忙,有的时候也挺闲的。

正值农闲时候,刘家人盖房,村里的人都过来凑热闹了。人手也足,因此不过半月,刘家的房子也就盖好了,搬迁摆酒,闹腾了好几日,这才真正地完事儿。

刘父此次盖房,并没有盖一座大院子,一家人继续住一起,而是直接趁此机会分了家,买了一大片地,盖了七座院子,一排过去,也是很壮观了。

不过院子实际都不怎么大,农村嘛,什么一进二进,前院后院啥的,这里没那么多规矩。

只不过刘家人还是各自盖了两进大的院子。毕竟他们习惯了,一下子如这里的人那样,打开院门就是后院啥的,他们也受不了。于是就盖了两进,好歹是有个缓和的空间。

但实际的面积真是不算大,只是正常。

另外

就是刘芳她现在跟陈姨娘住在了六哥刘莫那儿,并不是住在刘范家了。

倒不是刘夫人不愿意与陈姨娘同住,也不是刘范夫妻不愿意让她们住这儿,而是陈姨娘自己不乐意。

那陈姨娘不乐意,刘芳觉得大家住得也挺近的,也就跟着姨娘住一起了。

刘父与刘夫人自然是要跟长子刘范住一块儿,因而他们也就分开了。

有了新居,真正安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各家该如何生活的事儿了。

刘父思前想后,他们家,也不会种地,就算是以后买了田地,也只能租给别人种。

虽然吧,他们私下里都藏了不少钱,买田也能买不少,到时候光是田租就足够他们生活的了。

但却不能让孩子们都闲着无事干不是?

所以,刘父就决定开个私塾。反正他们父子八人都是正经科考过,身上各有功名,就算不是官儿了,也还是文化人,给村里的孩子启蒙啥的,那是绰绰有余。

对此,刘范等人也都赞同,就是吧,七爷刘苼想要自己去镇上开个店铺,做生意。

刘父看他实在是不乐意当夫子,也就答应了:现在他们家,也讲究不了什么做商贾不好这些事了。

只要各人都能有事儿忙,以后的日子自然就会越来越好。

因刘家来的时间不巧,所以他们现在想买田地啥的,那是真没有。只能等着,以后再说。

刘苼去镇上开铺子这倒是可以马上做的,就是家里要开私塾,这就又要重新盖房了。

所幸,他们一家人呢,买了一座山头,房子也都基本盖在了这里,再往前面盖一座院子,也没什么。

当初还是刘芳觉得吧,他们一家人多,又是外来的,住在这里会比住村里更好一些。

因此他们才在村尾处,买了一座面积很大,却并不算高的荒山。

现在这座山还在请人开荒之中,要是以后没能买到田地啥的,这些荒地开出来,也能种点粮食。

况,刘芳可是把这地方都规划好了,一部分种果树,一部分种木料啥的,一部分就做梯田,养个几年就很好了。

这么大片地方,他们家好好弄,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