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蔡邕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周家的请求,出任周氏私馆的塾师。

    周异和周理商议之下,决定惠及乡里, 周氏私塾设置了馆舍,在舒县庄园的一角建立了独立的院落,不仅蔡邕一家可以住在馆舍内,还招纳临近郡县的有志学子就学。 周家子弟都已成年或者接近成年,实际需要悉心教导的只有周瑜,周异当然希望招收几个和周瑜同龄的学子作伴。

    “阿爹,我们去富春把阿策找来嘛。他家里没有私学,去郡县公学,总是被人欺负嘲笑。”周瑜听说家里请了蔡邕作塾师,高兴地跳起来。 他知道蔡中郎不但学问一流,还能教导书法,音律,这样的私塾正是他最想上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好友孙策,要是和阿策一起,那生活就更加有趣了。

    谁知兴高采烈地去见父亲,垂头丧气地回来。一整天闷闷不乐。

    钟氏夫人看见儿子情绪低落,不由好奇:“阿瑜,你怎么不开心?蔡中郎不是你最喜欢的先生么?”

    ”阿娘,阿爹不肯让阿策来上我家私塾。“ 周瑜苦着脸。

    ”阿瑜, 你有没有问问你爹他的理由啊?“ 钟氏搂过小儿子安慰。

    ”阿爹说阿策不是读书的材料,还说他出身粗鄙,将来没有人会举他孝廉,月旦风评他也得不到褒奖。把他找来会让蔡先生不喜。“ 周瑜郁闷之情溢于言表。"阿娘,先生说孟子云,人皆可尧舜。天下之人只要教化,都可以成为有道明君。那为什么阿策不能学成一代明君呢?”

    “阿瑜, 道理不错,只是这话不可妄语,你爹是为你好,你记得孟母三迁的故事嘛?看看前些日子,你和孙策都做了些什么?所以这一次一定要找好学伴,不能让随便什么人都入我家私塾。”

    周瑜不死心,找了大哥周理想办法。 周理没见过孙策,听说周瑜如此想念这个好友,就派人去了富春寻访孙家。得到的答复是孙家长子跟随父亲孙坚给他聘请的师傅去莫干山修习武艺去了,富春孙氏家里只有刚刚三岁的小儿子孙权。

    周瑜失落地来到私塾,迎面碰上是一个身着青衣的少年。

    “你是小周公子吧?”那青衣少年眉清目秀,长得十分文静,一看就是出身富庶家庭。

    “你是?”周瑜反问。

    “九江人蒋干,蒋子翼。特意赶到庐江拜蔡公为师。”

    “哦,蒋公子,周瑜日后与汝为同窗,还请多多赐教。”周瑜恭敬地行礼。

    “哪里,周公子家学渊源,能聘请蔡公这样的天下名儒为家师,足见庐江周氏的底蕴。”

    周瑜环顾四周,见其余三五个同窗都是兄长周玢那样的年纪,只有这个蒋干看上去和自己年龄相仿,不由得好奇道:“请问蒋公子今年。。。”周瑜还没说完,周理就接口:“阿瑜,蒋公子大你一岁,你当以兄呼之。”

    “子翼兄。”周瑜抱拳。

    “公瑾!”蒋干回礼。

    这个蒋干看上去和阿策完全是两类人,不知自己和他是否脾性相投,可以成为好友?

    才过了三五天,周瑜就对蒋干印象深刻。在一群比自己大五到七岁的少年青年中,蒋子翼的清辨之才一枝独秀。周瑜对此是甘拜下风。

    别看蒋干长得清秀文静,一派书生气质,可辩论起来,那真是口若利刃,字字诛心。他引经据典,高谈阔论,常常让和他辩驳之人哑口无言。

    偏巧周瑜又是个不喜多言的人,谈到辩论,他在孙策面前已经处于劣势,所幸孙策书读得不多,也不喜引经据典,他的滔滔不绝经常被周瑜的三言两语驳倒。而对于蒋干,周瑜简直是毫无招架之力,往往还没开口已经被蒋干将所有典故经史用完,弄得他哑口无言。

    周瑜虽然佩服蒋干的博学,却并不喜欢像对孙策那样整日和他混在一起。

    说来也怪,孙策无论出身,举止,行为还有对事物的看法都和周氏子弟相去甚远,周瑜却觉得和他在一起有着无穷的乐趣。

    孙策漂亮的脸庞上常常浮满着笑意,不用说话,就像秋阳般温暖,特别是他那从不知愁的性格,对于周瑜来说就像定心丸和开心果。和他在一起,不知不觉中就会被他影响。变得开朗爱笑。

    周瑜从小就思虑细致谨慎,因此常常为预见到的不好的结果忧心郁闷。自从和孙策成为了好友,他的思虑谨慎没有变,却对结果不那么担忧了,这份尽力而为,坦然处之的淡定气度常常让周家的长辈们惊讶。

    叔父周尚就曾多次夸赞周瑜小小年纪就有雍容气度,实在是担大任之人。

    可是现在的同窗蒋干完全没有让周瑜觉得欣悦的魅力。虽然他简直可以堪称典籍经史翘楚。周瑜辩不过他,就放弃不辨了,常常面带微笑地欣赏蒋干的侃侃而谈。然后一揖而拜:“子翼兄雄辩高才,瑜甘拜下风。”

    连先生蔡邕都多次提醒周异,劝他要多多教导周瑜,要像蒋干学习,日后才能在月丹评中独占熬头,这清辨能力是月旦评中很有用的一技。多少世家子弟都是靠清谈论辩闯出了才俊名士之名声,得以举孝廉,进官场。

    周异了解自己的儿子,他知道周瑜有一半以上的经历都在练武学习兵法上,他跟随蔡邕学习的东西其实是他的副业。

    中平元年的张角黄巾之乱虽然在十个月后被平息,这场战乱却让周异惊醒到乱世之秋,只成为大儒不能救国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