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论穿越女的倒掉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0

分卷阅读130

    就是……

早先被她忽视了的东西,骤然间便清晰起来。那是绝望,是心灰意冷,是那句“我受够了”。

——在经历前夜之事后,她之所以还能那么明媚、干净的笑出来,难道是因为人之将死,已没什么值得恨恼、畏惧的了。

云秀猛的起身,抓起斗笠便往外去。

店内众人见她要走,有假作善解人意的,“看你们将小道姑吓跑了吧。”有取笑,“小道姑道行果然比老道姑浅,这就受不住了”也有直接起身来拦她的,“别急着走啊,还没问过小道长仙号呢……”“来来来,我们自罚一杯,向小道长赔罪了。”自然也有趁机动手动脚的。

云秀只沉了脸,怒道,“滚开,虫豸!”

已有人羞恼起来,“吹捧你几句,还真当自己是回事了!”便要上前来找云秀的麻烦。

然而只一个晃神,忽有人四下张望着,问道,“咦,那小道姑呢?”

——无人察觉的,那小道姑便已然消失不见,就仿佛未曾出现过一般。

云秀进入空间,便发现令狐十七正站在那株常开不败的桃花树下。

见她回来,面色似有些惊喜,又有些尴尬,却很快就变回以往那种万事不上心的散漫模样,走上前来要同她说话。

云秀却无暇耽搁,只能立刻拒绝,“我有急事,改日再谈吧……”

便开花印,匆匆回到同那女冠子相遇的道观里。

那庭院中草木茂盛,当夜色已浓而月色未明时,便显得有些阴森。为此云秀还特地抓了盏灯出来。

可待出来后,她才察觉到那灯是不必要的。

——院里点着灯,点在草席四角,摇曳欲灭的照着席子上姿态扭曲的人。那模样仿佛依旧在痛苦挣扎着一般,可只需静静看一会儿便知道,她已死去多时了。

第77章蜡炬成灰(五)

云秀守在那女冠子尸身旁边,心中滋味沉重难辨。

——她在云秀离开之后不久,便穿戴打扮好了,准备自尽。大约是听人说吞金而死不必受什么罪,且能容颜如生不露丑态,便选择了这个死法。

可她显然错了。

吞入腹中的金子令她受尽了折磨,不能求活,却也不能速死。

侍奉她的老妇人听到她的哀嚎声赶来时,她已吐了满襟鲜血,腹疼得整个人都要折起来,扭曲如虫。

老妇人匆匆为她请来大夫,大夫也已回天乏术。去求往昔同她好过的男人好歹来关照一下,那些男人却都惧怕麻烦,一个个躲避不及。

待老妇人回来时,她已蜷缩着没了气息。

她身子硬得厉害,老妇人无法为她舒展开身体,让她能体面的供人凭吊——事实上,也根本就没有人前来凭吊。

左邻右舍亦不愿意前来帮忙。

——倒不知从哪儿冒出些债主来,纷纷拿出些老妇人压根看不懂的凭据来,不由分说的就将内外给洗劫了一番。

老妇人最后勉强翻出一张可用的夏席来给她铺上,权作停灵之处。

却又怕叫院子里野猫损毁了她的尸首,还未来得及去为她置办棺椁。

所幸云秀来了。

云秀跪坐在棺木旁,往泥盆中丢了一串纸钱。

老妇人跪在一旁抹着眼泪,呜呜的哭泣着,断断续续的同云秀说些她昔年的遭遇。

——原来这女冠子本出身于书香门第,是当地望族的远支,家中富裕体面,可惜子孙不蕃。她一兄二姊俱都早逝。

她幼时便体弱多病,故而父母格外溺爱她,有求必应。

然而她自幼便有仙缘,五六岁时便通读佛道经典,立誓日后出家。待到十五六岁时,父母本欲为她说亲,她却为此忧愁成疾。父母不忍心再逼迫她,便为她在南洛修建了这处道观。她在此修行四年后,母亲、父亲相继病逝。父亲去世前,想到她孤苦无依,便写信将她托付给在巩县做官的同年。

她便去了巩县,谁知却被jian人所害,凄凉归来。

……

老妇人翻来覆去的强调着这女冠子的贞洁和誓愿,不知巩县那些男人们听了,会不会哄堂大笑。

云秀却也不知自己究竟是信了没有。

——待过了子时便是这一年的中元节了。

已有生愿自人烟稠密处稀稀落落的渐次升起,便如上元佳节时缓缓飞起的孔明灯,将夜空点缀得梦幻美好一如孩童才会听信的童话。

这庭院里那些她早年遗留下的心愿,便也自草木间、桌椅下、书卷画轴中……自这道观的边边角角中凝成,渐渐向这停灵之所汇集、凝聚。

那是她一生所遗留下的心愿——竟然有这么多。

在它们汇集之前,云秀轻轻点开一个——却是年幼时她家养的狸奴死去,她追问父亲“为什么会死”“都会死吗”,那是一个希望第二日她睡醒后,小狸奴能再度温暖柔软的跳上她的衾被,喵喵叫着唤她起床的心愿。

再点开一个,却是她生辰时,父母为她斋僧祈福。她换上新衣,得到自己期待已久的礼物。出门去向僧人布施,却见小乞儿瘦骨嶙峋,偷偷藏身僧人中想混一碗斋饭……她制止了家丁,亲自为小乞儿盛了满碗斋饭。同她年纪仿佛的孩子,却市侩卑贱的跪地谢她,祝她富贵长寿……

……少年时读书读到“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忽然间泣下沾襟。因想众生悲苦,何天地之无情也。

再年长,便读到庄子鼓盆而歌,读到“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读到“指穷於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渐次明悟,却不能舍众生而独乐。

渐渐便懂得“圣人披褐而怀玉”,懂得目光女誓愿救拔“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于是出家,愿穷此一生,度天下苦难之人。

……

所有这些愿望,最终凝结成远比云秀在任何人身上所见,更悲悯浓厚的灵气——那是持盈道长此生所修之功德。

而与之相对,亦凝成了远比云秀在任何人身上所见,更愤怒汹涌的怨气——那是持盈道长此生所受之孽障。

她将比旁人看清更多的不义,忍受更多的秽物。因她所选,本就是这么一条堪忍十恶而不肯出离的路。

她得逍遥之真意,却许下了救难之本愿。这是她的修行,亦是她的劫难。

华阳真人曾告诫于她,可替人还生愿,却不可替人偿遗愿。

可云秀想,这大概并不是替人偿遗愿。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此地死去的,或许本该是另一个她。

那明的灵气与暗的怨气一分为二。

云秀便抬手,片刻迟疑后,她轻轻的握住了“怨”。

恨的记忆于是如斧钺加身,劈开以往未触及的本性和内心,血淋淋的袭来。

移居巩县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