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小地精三岁半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64

分卷阅读564

    谁知愣是找不到meimei,他一住就是两年,渐渐的跟兰艳也志趣相投起来。

罗德胜走南闯北,见识广阔,性格沉稳,说话也比她身边的同龄男生更有见地。兰艳下乡到村里当代课老师,青春年少,活泼可爱,每每总是能让罗德胜忘记忧愁,开怀大笑。

两个人本来也算情投意合,奈何兰家人不同意她找个投机倒把的外地小子,罗德胜也无心成家,不得不分开了。

兰艳单身了几年,直到年纪大了,父母不得不逼着她嫁给一名本地人。男人虽然没啥大本事,但勤劳能干,也知道疼老婆,婚后两年有了小妞妞,可惜好景不长,没多久男人就病死了,兰艳为了讨生活,带着婆婆和小闺女南下广州,后来听人说设立特区后,蛇口生意好做,她们又去了深圳。

这一去,就是八年,他们有足足十多年没见了。

其实,罗德胜经过河南的时候也常去兰家老宅看看,可兰家父母去世,跟邻居打听兰艳的消息也只听说她嫁人了,他又找到她夫家所在的村子,听说她男人死了,她带着仅剩的婆婆南下,可具体去了哪儿,却谁也说不清。

这一晃,就是几年。

等他找回小妹,被父母催婚的时候,他常常想起当年那个让他仰头大笑的小姑娘。

缘分这东西真是说不清的,他昨天还在为父母催着相亲而苦恼,后悔当年没有勇敢的迈出一步,今天居然就在家门口遇见十多年前的初恋……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八岁的妞妞拽了拽mama的手,小声说:“那个叔叔好奇怪,他怎么看着mama哭了呀?”

兰艳的眼泪也是“吧嗒吧嗒”掉,扭头就走。

妞妞看看怪叔叔,又看看mama,最终还是追上mama脚步。

罗德胜没敢追她们,自己今天又没刮胡子,身上还穿着卸货的工作服,活脱脱一个进城务工的农民形象,还是凶巴巴那种……他怕吓到她们,远远的跟了一路,直到看着她们进了顾家大门一直没出来,他才放心。

原来是来绿真家的,那就不着急,晚上正好要去看绿真的小侄儿。

牛牛这头在办满月酒,绿真已经在美国游历了大半月,把东西海岸主要大城市玩了个遍,也跟电脑公司谈妥了业务,亲眼见过秋萍四人的学习“场所”——全美最大的电脑配件生产工厂。

人家那一全套全自动的设备,真是看得她眼馋不已。

饶是如此,美国人依然不满足,闹着要时薪,要保险,要福利,要免税……这么高的收入要是放中国人身上,抢破头有的是人干,谁还会闹这闹那?哪怕只是三分之一的工资,也能让大学生争先恐后。

这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国家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不是马六甲海峡,是至少半个世纪!

尤其美国人几乎人手一台的电脑小汽车,各种大型超级市场,衣食住行一应俱全,不用跟售货员打交道,自己选了再付钱……绿真眼睛都绿了,这样方便快捷,甚至“自由”的生活,难怪那么多高知分子削尖了脑袋也要出来!

可以说,没出来之前,崔绿真对自己国家的发展还是挺满意和自豪的,毕竟参照物是她刚有记忆的1970年,可现在?她有种被打击到的挫败感。

不行不行,得加快脚步,让同胞们也过上这样的日子。

美国人没想到,隔着电话线跟他们合作的“企业家”居然是一名年仅二十出头的女大学生,更没想到她来趟美国啥也不要啥也不买,就买了二十台电脑。

据说,在她的国家,电脑还不能上网呢,她买去干啥?

绿真可没心情同他们解释,学校已经开学了,她带上电脑,告别秋萍四人,于一个清晨回到北京。二十台电脑她是这么分配的:她菲菲胡峻每人一台,即将在下个月回国的四名技术人员人手一台,外公一台,爸爸mama各一台,皮革厂和几大批发市场各一台,最后一台捐献给华科院电子计算机研究中心。

听说有一小撮科学家已经在研究制造电脑的事儿啦!

也就是在此时,东阳村的电视机厂正式建成,她又贷了一百万款项,购进一批日本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也没挑黄道吉日,第二天就开工上马。

她这一百万还挺曲折的,因为金额太大,前期贷阳城市农商行的还没还清,现在一开口又是一百万,哪怕是顾学章破例出马也没用。

李超英为难的说:“书记咱们第一季度的贷款额度用光了。”您说让咱们上各乡镇企业门口做宣传的,现在客户倒是多了,可也没钱了呀。

顾学章沉吟片刻,“你说,要怎么才能有额度?”

李超英不假思索的说:“财政要有钱。”他现在已经被提拔为农商行副行长,还兼任信贷部主任,靠的完全是实力。

经过他几个月大刀阔斧的改革,农商行现在的风气好了许多,无论是贷款还是储蓄的客户都增多了,他倒是希望能再多点钱贷出去,货币只有流通,才能带来经济总量的增长。

顾学章敲着桌子,又问:“一个政府要怎样才能有钱?”

其实,他是知道答案的,只是需要一个专业人士用专业角度给他解释罢了。

李超英现在把他当有知遇之恩的“伯乐”,果然,他继续道:“中央拨款,转移支付,税收和其他营利性收入。”

他知道顾书记想听的是“营利性收入”,举例道:“像阳城煤矿,因为您……您……要求逐年降低开采产量,这一块的收入就明显减少了。”而且,他没说的是,因为他这一决策,使得数以万计的煤矿工人失业,背地里对他非议不小。

但好在失业的煤矿工人,百分之八十都被安排到其他乡镇企业就业,工资收入虽然减少,可工作环境改善了很多,口碑又扭转不少。

“咱们市的乡镇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经济总量,都已经超过书城,所以税收收入比较高,要想增加营利性收入只能靠卖地卖矿。”

这些道理顾学章懂,财政这一块的人已经被他约谈过好几次了,几乎每个星期,他都在接见各行各业的人员,召开百人、千人讨论大会,大家围坐一起,讨论阳城市的现在与未来。

卖地和卖矿,已经有人向他提出了。可他总觉着效果不大理想,因为阳城市目前来说虽然坐上了石兰省经济的头把交椅,可基础薄弱,全靠这几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随时有可能被反超,企业对土地的需求不是那么大了,卖不了多少。

至于别人说的像香港一样开发房地产,那更是可笑至极!

盖那么多房子卖给谁?老百姓手里没钱谁买?与其盖房子,不如想想怎么把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提上来,吃好穿好。

只剩一个卖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