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小地精三岁半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77

分卷阅读477

    涯就要结束了。

六月底,张秋萍参加初中升学考试,取得了大河口中学第二十五名的优异成绩,县一中妥了!这孩子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因为皮革厂宿舍有电灯用,她每晚干完活后居然还能再看四小时的书,大部分时候都是凌晨一点半才睡觉,早晨六点又起,皮革厂下夜班的同事总能听到她的朗朗书声。

天道酬勤,更何况她的天分也不差,只用四个月时间就拾起初中三年的知识,还超越了百分之八十的同学!

黄柔问她,如果想上市一中的话可以帮她想想办法,可小姑娘很有志气,不愿再麻烦黄老师,坚决考上哪儿念哪儿。

县高中也是红星县最好的学校啦!

原本还不看好她们母女的人,全都闭嘴了,县高中也是很多人无法企及的学府啊!张爱国不知从哪儿听到消息,上赶着来“祝贺”一番,顺便诉诉他以前“一个人”带秋萍的艰辛困苦,让皮革厂工人骂回去了。

真真是个好不要脸的张乡长啊!别人孤儿寡母的时候他吃香喝辣,闺女念书出息他想摘现成果实?怎么不能死他呢!

张爱国被“张乡长”三个字刺得眼睛都红了,他要是不跟胡晚秋鬼混,现在改制后不就是乡长吗?白白便宜了妇女主任!让一女人当乡长,这不牝鸡司晨嘛,成何体统?!

其他人见他还老不要脸振振有词,都黑逗乐了,心里对秋萍母女倒是更加同情,这么多年真委屈她们娘四个啊!

七月中旬,各大中小学校结束期末考,崔绿真和杨丽芝背着满满一包书和作业本回家,顺便给一直担心着的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杨老师的病稀里糊涂好了。

说“好了”,是她能吃能睡不再叫疼,就是面色也红润不少,体重还增加了六七斤,被丈夫和小女儿拉去医院检查,大夫说她没病,原来长瘤子的地方啥也看不出来了。

稀里糊涂,是曾经负责她住院治疗的大夫傻眼了,本以为跟其他同类病人一样,某一天遇到她的家属会知道她离世的消息,可两三个月后她不止没死,还好端端的来看感冒了!当然,还不是她感冒,而是她的丈夫,听说自从出院后她就没生过病!

王大夫咋说也是医学世家出身,他实在是好奇,实在是不信,到底是什么样的癌症会突然消失?可所有检查结果摆在他面前,这个精神抖擞风风火火的女人她就是没病!

这可把杨家人高兴坏了,一定是老天爷可怜他们,才让mama的病好起来。可杨老师却知道,她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状态的转变是从小绿真那一碗药汁儿开始的,可小丫头说那位老中医是一位云游四方的道医,她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杨老师把这份感谢移情到她身上,真恨不得把她当亲闺女疼!

院里的葡萄很争气,没爬多远的藤蔓,果子却挂得一身都是,两家人吃不完,老太太还用棒槌捣碎,过滤去渣滓,房冰糖泡了大大一缸“葡萄酒”。天热的时候,从瓦罐里舀半杯葡萄美酒,做一小碟子南瓜饼,切两个冰镇黑皮西瓜,几个女孩躺在葡萄架下,大快朵颐。

反正吃的籽儿,扔的手纸,小橄榄会非常自觉的帮她们清扫干净,葡萄酒不够,他能迅速的给添上,要糖加糖,要汽水儿他跑小卖部去买。

没有谁比他更懂jiejie们!

你就说吧,这样的“小厮”能不招人喜欢?

幺妹身量拉长了很多,眼看就要到一米七一了,原本胀鼓鼓的小青蛙肚子也被拉平,成了骨rou均匀的腹部,可无底洞属性依然不变,一个人能吃一个西瓜!

春苗是真佩服她,咋就这么会长呢,吃那么多一点儿也不胖,还越吃越好看!

正想着,大门上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小橄榄从藤椅上跳起来,非常自觉的去开门……只要有他在,jiejie们就不用动一下手指头。

门口站着一个西装笔挺,梳着油亮“两片瓦”的年轻人,“你好呀,小朋友,黄老师在家吗?”

他歪着脑袋想了想,“我mama不认识你。”

男人“噗嗤”一声乐了,摸摸他脑袋,难怪看着眼熟,原来是黄老师的儿子。那年听说黄老师生了对双胞胎,他赶不回来,还让老父亲代他来送过满月礼,不成想居然就能打酱油了!

“小橄榄,这是向前哥哥,你要叫刘叔叔的。”

橄榄眨巴眨巴跟爸爸一模一样的深邃大眼睛,“为什么是你的哥哥,我的叔叔?”

众人都被他逗乐了,臭小子还知道讲辈分嘞!

刘向前把两手满满的东西放地下,一把抱起橄榄,“你还没见过我呢,我是你mama的朋友,以前你jiejie只你这么大的时候我就认识她嘞!”

橄榄看向jiejie,意思是询问“真的是这样吗?”

众人又是大笑,这小子,可真是得了他爸真传,别看话不多,却精着呢,整天开着大门也没人能把他哄出去,小八斤就远不如他,经常别人给颗糖给支冰棍儿就屁颠屁颠出去了。

刘向前一身银灰色西装里头是淡粉色衬衫,衬衫领口还挂着个花里胡哨的领结,不由得让幺妹想起当年在北京看见的高级侍应生。“向前哥哥,你这一身可真时髦。”

刘向前被她夸得不好意思,这女孩太漂亮,他走南闯北多年也算见过不少漂亮女孩的,可这么漂亮的却还是第一次。

姐妹几个帮他把东西提进屋,没一会儿黄柔从诗社回来,见到他也很意外。“咋又是几年不见,没回来?”

“哎,姐,工作忙,一直没回来看看你们。”别看刘向前在外头人五人六,可在黄柔面前那还是一样的谦虚。

“最近还在瓷砖厂呢?”

“是,也不是。”刘向前摸了摸后脑勺,“去年我跟朋友合伙开了个瓷砖厂,挣点老婆本儿。”

原来,自从说过想要自立门户单干后,他就借到钱把瓷砖厂开起来了,他出技术和大部分本钱,合伙出小部分本钱,两个人合伙搞了个“铁板瓷砖”,年初上马一批先进设备后,产量大幅度提升,挣了不少钱。

“只是产量上去后,销量原地踏步,现在有点产能过剩,库房里都是卖不出去的瓷砖,姐你们有需要的地方只管开口,花色也不少,您可以随便挑。”说着,他就从随身携带的人造革皮包里掏出一沓彩色照片,“姐你随便挑。”

其实,黄柔压根不缺瓷砖,反正她又不装修房子,可几个妯娌还没装好,倒正好需要,忙使小彩鱼去把她们叫回来,每家挑了四五种。

他的瓷砖有大中小各种型号,颜色多,花色也多,二三十张照片差点让她们挑花了眼,嘴巴惊讶得能放下一个鸡蛋!对于落后闭塞的大河口来说,这真是欧洲人的享受啊!

可她们买再多,对刘向前来说也只是蚊子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