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在线阅读 -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 第226节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 第226节

    聊着聊着,林煜文就忍不住问起镇上怎么去建卫生所了。

    卫虎纠正:“不是卫生所,咱们书记准备建医院呢!”

    “建医院?”林煜文有些惊,又有点儿不能理解。

    年初他投了些钱给村小改善老师学生的教学和生活条件,而后时不时还把家里多的粮食公鸡送去给他们改善伙食。听说现在村小不光留下了新老师,相比往年,今年村小不光没流失学生,反倒是还多招了三五个呢。

    这么看来,不光是村小从前的老教师靠谱,才分下来那俩新教师应该也不错。

    要不是现在在村小读书的孩子状况稳定向好,也不至于不流失老学生,更有新生入学。

    林煜文忍不住向卫虎再次明确:“听说今年秋季开学,村里也有两个小孩准备去村小读书?”

    卫虎虽然不明白林煜文怎么话题转这么快,不过也点头回应:“是这么回事。今年夏天村里又回来几户,其中两户带着适龄入学儿童,正好进村小读一年级。”

    听他这么说,林煜文基本上就肯定了,村小条件改善后,学校办学状况也在转好。

    林煜文一边寻思着,等今年冬天年集后赚的钱再拿出来一部分改善村小办学条件,一边又琢磨着镇书记不去搞教育却先建医院的大动作。按理说,以他对镇书记的了解,书记应当是更注重教育来着。毕竟老领导也曾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卫虎听林煜文说今年年底还要给村小投钱,喜滋滋直咧嘴,而后听林煜文嘟囔纳闷后面的,觑林煜文一眼,闲闲反问:“你怎么就知道咱们镇书记不去动教育?”

    这几年,乡镇中小学校生源流失状况同样十分严重。稍微家里条件好些的,都把孩子送到城里念书了。

    林煜文愣了愣:“什么意思?”

    卫虎表情还挺骄傲:“咱们镇上接下来不光要建新医院,而且几个小学初中,都要修缮进步!”

    原来,上个月自打施巧那条视频火了之后,镇书记就跑到市里要项目了。

    当时事情闹得挺大,林煜文这不刷短视频的人都看过那条某音。不过当时那条短视频内容太多,林煜文也没全都记在心上,只是大概了解当时施巧姨姨家人对她不好。

    还是在卫虎的提醒下,林煜文才模糊想起施巧女儿当时好像是说过那么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嫌镇上卫生所条件差,远不如他们市中心医院的好。

    卫虎:“当时你们可能没在意,但咱们镇书记是放在心上了,第二天就拿着视频去见了咱们市书记。说咱们镇现在也引进不少年轻血液,配套商业也在逐步完善,镇医疗条件也应当一起进步……”

    不过事情是一件一件办更妥帖,镇书记打算先紧着镇医院,等镇医院盖成了,里头专业医疗设备都买好了,乡镇医护都分配到位,到时再去搞镇上的教育。

    卫虎颇为得意,继续道:“这些市里都已经同意了,要是镇医院项目搞得不错,下一步咱们镇书记肯定要去搞教育,放心吧!”

    说着,卫虎还眉飞色舞着拍拍林煜文肩膀。

    这时林煜文后知后觉才想起来,卫虎还跟书记沾点亲故呢,瞧他那骄傲劲儿!

    第235章 半甩手掌柜

    ◎3k◎

    镇书记这么一个挨一个的大动作, 林煜文还挺期待,跟卫虎了解清楚后,瞅着时间差不多要回家吃午饭, 心满意足的带着仨娃回家。

    到家里, 林煜文也是与有荣焉,在饭桌上聊起镇上现在及马上要进行的大动作。

    虽说他也不晓得到时镇上学校要怎么改进,反正作为提前知情.人,林煜文说得那叫一个热血洋溢。

    村小都修缮进步了,镇上学校马上面临新变化明雅是不对此感到意外的。

    到时于歌,此时还挺兴奋,扯着明雅:“那过几年彤彤妮妮, 岂不是也能就近在镇上读初中了?”

    明雅笑着点点头。

    程旭也是有些吃惊,看向卫雷。

    卫雷听说镇书记近期接二连三大动作, 扬扬眉毛:“看吧,我家乡很ok吧!”

    程旭比个大拇哥:“可以的,很强!比全国大多数乡镇牛掰多了。”

    于歌却悄悄看了眼文哥, 这会儿都在饭桌上夸镇书记是个好人, 当了一手好官,不过在她看来, 文哥才是最先带动镇发展变化的那个。

    最近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忙秋收, 王绪那边既要忙运输队,还要看租赁行, 多少有些忙不过来。于歌便提前跟林煜文打了招呼, 每天中午午休回去多少帮王绪看着点儿店。

    吃完午饭, 于歌就赶紧骑电动车回村。

    到了店里, 于歌把今中午林煜文饭桌上的话和她自己的想法这么一说, 没想到王绪竟还有点儿吃醋。

    “干嘛, 我说的不对?”于歌看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王绪挠了下后脑勺,坦坦荡荡承认并道:“对是对,就是我也很强嘛。”

    于歌一下就笑了。也是,要不是王绪搞这么个农机租赁行,村里家家户户还得挤着去镇上请农机站的人来呢,哪儿能跟现在这样,村里各家虽说也农忙,可也忙中有序。

    再一想,当初村里通公交虽说是文哥出的主意,可具体落实自家王绪也没少出力气呀。

    想清楚这些,于歌照着王绪脸蛋儿上吧唧一口亲上去,王绪顶着黝黑又透红的脑瓜子出门了……

    今年家里又进了两个长工,还都是正值能干时候的小伙子,虽说之前没干过农活,刚来那几天,日日累成狗。

    不过随着在山上越待越久,各方面农活越干越多,俩人也真跟林煜文说那样,练没练出来肌rou暂且不讲,反正就耐力方面提升老大一截儿。

    再加上宗光胡忠这俩熟手,以及胡忠的儿子胡源每周六日也常到山上做些短工,整个初秋农忙时候,山上竟然完全忙得过来。

    见状,林煜文索性就当起了半甩手掌柜。

    这会儿林煜文正在家带娃呢,可能是带得多了,元真竟也不跟之前那样更亲银朱,有时元真心情好了,也会在林煜文有些扎嘴的脸蛋上轻轻亲上两口。

    这便是对林煜文来说,带娃最大的鼓励了,毕竟谁不喜欢软软的小闺女一个香吻呢?

    为什么说半甩手掌柜,是因为一些技术性工作别人还干不了,就比如说追肥配比,到现在连在这儿干最长的明雅,也还是没太多把握。

    卫雷问明雅,得知她在这儿干一两年了,中间也没少跟着林煜文配比追肥,不由有些着急,问她怎么还没学会。

    明雅看卫雷一边问话,一边还四处留意林煜文的身影,笑了下,指着村子的方向:“文哥在配肥这方面的精细度,别说我们跟着干两年的没学会,就连村里那些种了一辈子地的好手,跟他学一阵自己时不时琢磨着,也不如文哥。”

    程旭也顾不上手里的活儿了,他围过来问:“这怎么说?”

    他俩跑来林煜文这儿当长工,可不是学那些基础农事来着,他们是想学真本领。

    据说林煜文主要就是在这方面讲究颇多。他们是真想学到有用的知识,否则干脆直接租地、跟其他人一样花点儿钱请林煜文做种植规划,干嘛还跑来当三年长工?

    明雅笑笑:“咱们平常人种地,顶多也就根据不同品种的蔬菜、不同生长进度,用不同阶段的肥料。讲究点儿的,就用厂商配好的不同时期的有机肥,这样种出来的作物其实已经很好了。”

    卫雷程旭点点头,示意明雅继续说。

    其实他俩在来之前,就已经看过不少相关书籍了,尤其是现代科学化种植的高校教科书,俩人更是读了一大堆。

    在理论知识储备方面,他俩完全足够,要不然也不会跟人干几次,现在就能熟练上手的地步。

    明雅:“但文哥在这方面,做得更加细化。就比如说同时间种下去的不同品种的番茄,在具体配肥比例上就有些微差距;再比如说同是豆角,同时期的四季豆和荷兰甜豆也有区别;再比如说,两坑同时期却又细微发酵差别的堆肥,怎么用也不一样。”

    越说程旭二人就越是吃惊,程旭惊愕发问:“同时期同材料的发酵堆肥,怎么就不一样了?”

    “文哥说,有的坑位靠上,堆肥时水分流失多,有的坑位置偏树荫下,发酵温度相对较低。”明雅耸耸肩:“反正这里头区别可太大了,到现在我还把不准呢。”

    程旭听完心中暗叹,别说已经跟着干这么久的明雅把不准,听她这样说,换做是自个儿也把不准啊!

    “那文哥,他是怎么就能控制得那么好?”卫雷忍不住问。

    他们俩打算创业前先跑到林煜文这当三年长工,潜心学习技术经验就是为此。

    最近这半年来,村里镇上,不少有眼光的都陆续回来承包土地跟着干了。他俩也做过详细的市场研究,发现请林煜文去指导种植的有机农户,虽说各方面收成也不错,有机菜味道也挺好,市场前景一片光明。可到底是甄别他们家和林煜文家的产品后,还是林煜文家遥遥胜出,不光是产品风味上,更重要是产量上林煜文家高出一大截。

    要知道有机种植在产量上,是远比不上现代化肥催生的作物产量的。而林煜文家的作物,不光在口感上远比一般有机种植的强,更重要的是在产量上,几乎不输于化肥催生的作物。

    光是这点,当中利润就海了去!想想看,用化肥的高产量卖有机菜的高售价,关键是种植投入也没那么大,这生意换谁谁不得赚翻天?

    卫雷程旭没那么大志向和林煜文并肩,但来之前二人的一致目标便是,至少也要用有机种植的方式在同等投入的前提下,种出化肥种植七成以上的产量。

    可现在看来,事情好像并不如他俩想的这么简单。

    程旭忍不住看卫雷一眼:难不成得在这儿当个十年八年的长工才能积累到这等经验?

    卫雷大抵是能猜到好友此刻意味深长的眼神中藏的什么意思,他只得硬着头皮继续问明雅姐:“那你现在能达到文哥几成功力?”

    明雅笑着摇头:“我估算不出来,怎么配肥关系到东家赚多少钱呢,这么重要的事我们可不敢轻易插手。”

    卫雷顿时就沮丧许多。

    明雅当然知晓他们俩年轻小伙子冷不丁跑来当长工是为了什么,想也能理解,人家年纪轻轻的连女朋友还没找,这么聪明的脑子不学点技术寻出路,而是在山上给人当长工,她反还要嫌弃俩大学生没出息呢。

    见二人神情低落,明雅安抚道:“你们要是不怕辛苦的话,就多跟着文哥跑跑吧,之前我还听文哥嘟囔说什么番茄心情不好要补钙之类的话。”

    听她这么一说,程旭更不解了:“番茄心情不好怎么看出来的?为什么又要补钙?”

    “这我就不清楚了,”明雅摆摆手:“你们去问文哥,有时他晚上巡园后,也会让我们第二天补喷单一微量元素,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补,我们也都没问过。”

    明雅是没打算自己创业的,她更想把家里两个闺女好好儿照看长大,读个好大学,有个好三观,别再跟她年轻时候那样没见识被男人三言两句花言巧语就哄了骗了。

    于歌则是更注重家庭,她在这干多少也能帮她男人王绪维系和文哥的关系,再说家里总要有个忙的赚大钱,有个不忙的照顾家里。在这儿工作虽说有时候也累,但现在已经很少那么忙累,工钱又多还有闲,听于歌说她打算过阵子和王绪结婚,到时怕是就准备要娃娃了。

    至于宗光,他是个死干的,没什么经商头脑,他要是出门另立门户怕是还不安全呢。

    还有胡忠,他一把年纪了,也是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况且家里还有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需要稳定的收入,他自己手里也没什么钱,之前在外面打工又经常被骗,也不会自己出去另干。

    只有新来的程旭卫雷两个年轻小伙子,不光是大学生,关键还在大公司有过丰富的工作经验,年纪又轻,正是能干能赚时候,跟他们都不一样。

    程旭卫雷听明雅姐说让他们直白问文哥,有些不安:“文哥能说吗?”

    明雅想了想:“我也不清楚,不过明着问总比自个儿闷在心里瞎猜强。”

    二人一想也是,便认真谢过明雅,踏踏实实把手上的活儿干了,晚饭后跑去找林煜文详谈。

    林煜文听俩人这么说,还真有些手足无措。

    他能有什么方法技术?不过都是借金手指的光,亲口问了作物它们想要什么营养,自个儿照着补就是。

    不过这话他也没法儿跟程旭卫雷讲,只得硬着头皮装逼糊弄过去:“每种作物每个时期具体轻松都不同,这不是方式方法论可以轻松解决的,你们要是想学,最好还是多跟着看,一边看一边在心中自己总结经验,时间久了慢慢也就会了。”

    经过下午跟明雅姐聊那么一会,二人也没听出林煜文在装逼,反倒是觉得文哥说得有理。

    林煜文想了想,又道:“你们要是有心学习的话,接下来我再出门给别家做种植规划,也可以跟着一起去。”

    程旭卫雷二人惊喜极了:“我们可以跟着一起?”他俩现在连长工合同都还没签呢!

    林煜文淡笑着点头:“可以呀,怎么不行?”

    林煜文让他俩跟着学配肥经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看他俩理论经验丰富,想懒省事儿呢。

    关于做种植规划这方面,许多现存课本理论知识就完全够用,再加上他俩也在慢慢积累实践经验,多跟他去几次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剩下的阶段配肥,提前半年布置呢,上哪儿能搞那么细致?大面上对得上就成,他俩脑子聪明,多积累些时日,估摸着也就能够得上了。

    林煜文想得美啊,稍微训练训练,到时他就等着收钱叫徒弟去干活,等他俩把方案出完,他再抱着元真过去扭一圈稍做修改就完活。

    啧,到时他在家不光是半甩手掌柜,对外业务上也是,嘿嘿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