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在线阅读 -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 第178节

被朋友们带飞的日子[种田] 第178节

    林煜文不太好意思表示他一把年纪的男人了,还对做粉条这事儿好奇,就随便应付两句。

    都同床共枕多少年、连孩子都有两个了,银朱能不晓得林煜文心里在想什么?

    她没好气提醒了句:“等会要是再回来,别空车跑来跑去多费油,拉点木炭什么回来多好。”

    嘿!要不怎么说银朱才是这个家的总书记呢,人家这利用率多高!

    林煜文又去拉了一车煤回来,他算算今年冬天冷得晚,再加上夏秋两季曾上山理过山林,当时就带回来不少干柴,当中小半还挺耐烧呢。

    就这么地,林煜文整个上午都在村镇之间来回奔波。

    唯一不美的是,轮到做他那一锅粉条时,竟然时间正好卡在中午。

    老黑那粉条店就指望年底这阵子赚一笔大的呢,就算现在中午,他和家人也不舍得放下手里的活儿去浪费时间吃饭。

    他们家现在的一天三顿饭,纯靠家里亲戚接济,正好老黑他大哥家离得近,天天大哥家吃什么到点儿了就给他们端来。

    瞧出来林煜文睁着眼直看,还问来问去地不舍得走,老黑笑眯眯招呼他:“我大哥家手艺真不赖,留一顿尝尝我们家味道?”

    林煜文当即点头答应。

    老黑他们家算是最标准的家庭式小作坊,老黑跟妻子是店里的主要劳动力,平常店里就他们夫妻俩在这儿守着。这几年乡镇里的人大多都进城了,他们店平时生意也寥落。

    “好在是打去年去,跟莫墨合作在网上卖我们收工制作的粉条,在网上能卖得起价钱,就算给主播收成剩下的正好也跟我们在乡下给人加工赚得差不多。”说话时,老黑笑眯眯的,显然对这份收入挺满意。

    林煜文其实也很好奇,跟着又试探着问具体的数字,但到这儿老黑就不肯说了。

    林煜文无奈,低头看嫂子给自己端来的这一碗饭,棕黄色稠糊糊的一碗汤。

    嫂子介绍:“这是羊血汤,说起来还是你在老刘家那屠宰场杀羊时送他们的羊血吧,我们也算是远亲,刘哥前阵子给我大哥也送来点儿。”

    林煜文闻闻味儿,要是不看不搅汤里的内容,光闻着就只有nongnong的胡椒香,还真闻不太出来羊血的味道呢。

    嫂子又说:“大哥会做饭,搞的这个羊血粉丝汤滋味特别好,你尝尝。”

    林煜文也有些饿了,就着碗大口大口咕咚下去,羊血汤里头的粉丝是碎的红薯粉,压根儿就不用筷子挑,轻松就随着nongnong的芡一起滑入口腔。

    同时伴随的还有也是碎碎的羊血,粉丝是绵软的,羊血又带着点脆和嫩的口感,轻轻一抿也在口舌之间化散开来。要是仔细品的话,还有些许的蒜粒。

    蒜也同样被切得细碎,应该是被炒过的,没有生蒜的窜鼻,反而很香。里面还点缀了一点点也是很碎的韭菜末,简直就是这里面的点睛之笔!

    林煜文或许是太饿了,再可能也是这nongnong的芡汤实在太顺滑,或者便是这羊血粉丝汤实在太好喝,总之他再抬起头来,汤就剩个碗底了。

    光是喝汤,那肯定不抱,同样跟着送来的还有大锅盔。

    刚出锅的大锅盔香喷喷的,还冒着热气。刚林煜文还不觉得什么,这会儿被胡椒辣开胃口了,只觉得这饼的麦香气和孜然花椒面儿的香气可真勾人!

    再搭配两个清炒的素菜,这一顿饭吃下来,按照年轻人营养方面来看,碳水严重超标,蛋白质摄入那绝对是不足。

    但从味道来讲,林煜文是完全吃美了,甚至还想跑去跟老黑他大哥讨教讨教,回去要给银朱做了也尝尝味儿了。

    不过问了才晓得,老黑是家里老来子,他大哥比他大了二三十岁,今年都快七十了,照顾他们一家几口做饭就已经挺累了,现在估摸着已经午休睡着。

    既是这样,林煜文也不好打搅老人,好在老黑同样在这方面有研究,把大概的做法讲给林煜文。

    老黑他们是好好男人,在家是掌勺大厨,可林煜文不同,他顶多也就只能做个家常稀饭,再复杂点儿的,他倒也能做,但得折腾一晌。

    用银朱的话来说,理科生那脑子就不是个能多线程工作的料儿。

    见林煜文听着迷迷糊糊,老黑索性让林煜文记住:“反正就跟豫南省那胡辣汤做法差不多!就是多蒜末、放韭菜!”

    这一句话,直接把林煜文给整会了,回去上网搜索胡辣汤的食谱,照着做呗。

    现在这个科技时代,做粉条也比过去方便得多。

    老黑家虽说是家庭式小作坊,顶多过年前这阵子忙把儿子儿媳叫回来帮衬,店里能多几个劳动力。但实际上仍旧是小作坊。

    好在地方虽说不大,但各种机械设备挺齐整。从清洗红薯的自动洗菜机,到碾碎用的破碎研磨机,再到后面的冲洗沉淀红薯淀粉和加热设备和压粉条的,样样齐全。

    整体看下来,也就中间几次过料需要男人家出点运送的力气。

    不过林煜文了解到这儿,又听老黑挺得意地说:“接下来我准备搞些传送带,到时就用不着费这么大力气来回搬料了。”

    “嚯!这是准备往全自动化上整啊?”林煜文听后果然挺吃惊。

    老黑笑着摇头:“全自动机器太贵了,我就定做些合适我这店的传送带,反正能省点力气就省点呗。省得钱是赚到手了,结果腰板儿给累坏。”

    林煜文深有同感。刚他也帮衬搬了一次料,脱水后的淀粉竟然都那么老重!一车斗淀粉可比他搬一麻袋红薯费力得多。

    只是……林煜文又扫了一眼他这店面,挠挠头:“到时加装传送带,你这店里怕是更挤了呗?”

    老黑倒也适时地叹口气:“反正尽量整吧,反正是往能省事儿和能过审两头一起努力。”

    林煜文还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过审?”

    “我这店呗,得过什么消防卫生的审核,不然到时市里不给我发证,到时就是无证经营,不能上架到网店销售。”老黑挠挠头,他似乎对现在网络销售模式也是一知半解的。

    他又不忿说起:“同是一条街的,他老李家卖竹筐怎么就不用那么多条条框框,就我这做粉条的总是这儿不行、那儿又被责令改正!”

    老黑的儿子小黑,笑起来,冲林煜文解释:“我爸纯就是癔症了,他们做竹筐的跟我们做食品的怎么能比?做食品那可是入口的,直接影响人的健康,要是要求不严格些,大家谁还敢随便在网上买东西。”

    话是这么个道理,老黑也冷静下来了,倒是林煜文听到其他一层意思:“怎么,还有人在网上卖竹篮啊?那生意能好么?”

    竹篮林煜文家也有,还不少呢,透气又能沥水,虽说重了点儿,但胜在耐用,头一年在镇集上买的塑料篮和竹篮,塑料篮被夏天日头一晒就容易粉化,可竹篮照旧好使,还能装重物。

    老黑一脸的不理解:“卖得还好呢!跟镇上的萌宠博主合作,专门卖了给猫猫狗狗当窝用……”

    林煜文听后直咋舌——竹篮,还能这么用?

    不过他又听下来,发觉他们竹篮生意似乎还算可以,反正据说那收竹篮的现在越收越多。

    林煜文好奇,跟着又详细问下来,才知道原来把竹篮当猫窝狗窝的还不是他们独创。只是丰隆镇上有大体量的萌宠博主能带货,销售量能做得起来。

    传统的竹篮在很大程度上,被塑料制品代替了,同样的,农村务农的人也越来越少,所以竹篮销售量也逐年下降。

    而之前就以此为生的竹篮手艺人却仍有那么多,就指望这吃饭呢!要是不继续干这行,祖传的手艺就落下,要是不干,饭都快吃不上了,更别说供孩子读书。

    好在镇政府联合萌宠博主和竹制品经销店,搞起这个行当,能钻研的去搞钻研怎么创新怎么编,实在脑子笨的继续老本行收入也还不错,总比在外面打工把孩子撇家里时收入多。

    林煜文有些没想到,在过去这一年里,来丰隆镇发展事业的那群网红们,不光带动老黑家正宗红薯粉条生意越发兴旺,甚至又带动了镇子上的其他行业……

    “这些是大头儿,还有些小的呢,”小黑笑呵呵还在跟林煜文继续数着:“我表婶婶家去年种了些紫薯,他们性子老实,就照着本子上种,浇水少用肥多,种出来的紫薯又面又甜,水分特别少。可咱们本地的收购商他们不认品质,就还只是给大路货价钱,表婶婶一算,要是真按他们的价钱卖,辛苦半年才赚两千块,人力都不够的!”

    林煜文追着问:“那后面呢?”

    “远帆你知道吧!”小黑指了指远帆家别墅方向,很是感激地道:“他采风看我表婶婶坐在地头哭,就上去问是怎么回事。他尝尝我表婶婶家的紫薯,说跟他之前在大城市花大价钱买的紫薯品质差不多,那么低卖了实在太亏。他就开直播帮我表婶婶卖货。”

    “就还是我跟莫墨那种模式,他们当网红主播的赚小头儿,我们卖货的拿八成。”老黑在旁补充。

    小黑:“远帆他粉丝多,而且都是活粉,转换率特别好,一场直播下来就帮着我表婶婶卖完了!因为货好,后面退货率也不高,退回来的不多,算算远比卖给中间商赚得还多一万块呢,退回来的我表婶婶坐你们村到城里那公交车,两三趟背去也就卖完了。”

    听到事情有这么好的结局,林煜文也不由跟着笑起来。

    过了一会儿,林煜文又问小黑:“那你表婶婶,明年还种紫薯呗?”

    “种!怎么不种!”小黑立马回了,随后又双眼炯炯有神的看向林煜文:“我表婶婶还想得大呢,她想过年时提着礼去你们家坐坐,问问他们家能不能扩大了种植,要是可以的话她就准备包个三五十亩地,再去联系远帆签合同。”

    小黑说到这儿,林煜文就明白他话里意思了,想帮他表婶婶直接问呢。

    林煜文想了想,道:“等年后到元宵节之前吧,那时家里那边也不忙,到时你们联系我,让我亲自去瞧瞧。”接着他又简单介绍了下他一直主张的循环有机种植理念。

    听林煜文说得挺有道理,小黑便也不急这一时了,起身给他表婶婶家电话联系刚林煜文的意思。

    倒不是林煜文贪他表婶婶家那点儿年礼,纯粹是现在两眼一抹黑,没有实地情况,不了解土壤状况,也不清楚他们家的地除了种紫薯其他季节还在种什么……这么多未知条件,林煜文哪儿能轻易给他们做建议?

    反正,就林煜文到现在为止的经验来看,种地这件事其实是个动态变化的事情,变化区间有时挺大,有时又很小。

    就比如他一直不太管地里的杂草和田间,可要真是地里的杂草太茂盛了,他不也出手管理去了?

    再比如,林煜文对庄稼地里的虫子,看起来是不太管的态度,但其实他从用肥和规划种植管理时,就在预防这件事了。就像是今年夏季种了番茄的地,为预防虫害和部分有害微生物,那片儿早早种上大蒜和葱了。

    小黑给他表婶婶打电话途中,林煜文也简单介绍这些,电话那边表示很能理解,约好时间,他们准备正月十四亲自到林煜文家跟他谈谈。

    好家伙,林煜文出来一趟,本打算花钱的,到最后竟然又给自己拉了一桩生意。

    这么一算,到时咨询收费的话,不光能包上今天做粉条的工费,顺带把炭钱也给赚回来了。

    今儿这趟,当真令人高兴!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4-22 17:06:09~2023-04-24 21:02: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悠时 61瓶;一百四 50瓶;青鱼蒲上草、23028632、登墨墨 10瓶;每天都要开心的梅梅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91章 换个地儿过年

    ◎-◎

    林煜文到家, 还兴奋着呢。

    跟银朱聊了聊今天的收获,先说最让他高兴的镇上农商小老板儿和网红主播联合卖货的事儿,最后又讲了他今中午吃那一餐贼新鲜的羊血粉丝汤。

    银朱听林煜文兴冲冲表示要给她也做一份, 就好嫌弃的样子:“得了吧, 胡辣汤你都没做过,还能做出来羊血汤?”

    林煜文:“……”被老婆鄙视了好心塞。

    银朱摆摆手:“想吃的话,晚上我给你们做呗,多大点儿的事儿。”

    林煜文没能派上用场,还不是很高兴的样子。

    但银朱多了解他,张口一句话就把他给哄开心了。银朱说:“你力气大能干,就去干最合适你的活儿。去, 到山上转转,看哪里需不需要补的, 或是什么地方有没有不合适的需要改进,再或者瞧瞧山上那些果树用不用埋鱼肠肥。”

    这下,林煜文果然高兴了, 乐颠颠出门去也。

    现在山上的路修得挺好, 林煜文上山一般用车。天气暖和时,他就开电动三轮车, 能省一分是一分, 不过现在冬天好冷,林煜文便开着他那还没彻底冷下来的小面包——冬天油车的暖气, 不用白不用嘛。

    银朱的话倒是提醒林煜文了, 山上的果树是得提前埋肥, 要不是她提醒, 林煜文还真忘记呢!

    去年冬天忙, 林煜文提前去菜市场要了鱼肠回来埋进去。不过当时山上种的果树也不多, 要遍两个菜市场,也刚勉强够用。

    今年山上种的果树品种更丰富、数量也更多,林煜文之前就想好了,得趁年集那阵子,各家渔铺店里生意好,鱼下水多,拎着自家有机菜过去换,肯定能换得更多。

    原本林煜文是打算自己下山去换鱼肠来着,可今天中午听老黑父子俩跟他聊那些,他忽然就有了宏观意识。

    林煜文想想,给王叔和孙老太太分别打电话,跟他们提了句年集鱼铺下水多,鱼下水多是磷钾肥,正好促花促果用最好的事儿,又跟他们提了句用自家有机菜跟鱼铺老板换鱼下水的事儿。

    巧了不是?他们两家合作社正人员齐备,凑在一块儿商量下一步发展计划呢!

    好嘛,王伯他们一听,没一会儿就又给林煜文打过去电话反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