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学霸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43

分卷阅读543

    萧圪一时之间,神色怔愣。

良久,他才道:“你且平身。”

他低头看了看排在最上面的赵如熙的试卷,不知怎的,忽然觉得鼻子有点酸。为赵知微的这番抱负,也为表叔、小师妹的这一番心意。

表叔说这番话,虽有赵知微想要外放、实现自己抱负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不想让他为难,才以此为借口,托谢公公说这番话吧?

他对着那张试卷,沉默着看了良久,又抽出下面的试卷来看。

谢公公见状,嘴唇蠕动了一下,可终于垂下头去,没有再说话。

……

考完殿试后,赵如熙算是一身轻松。她本想睡个懒觉的,可到了六点钟仍然准时醒了。

这年头,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想偷个懒颓废一下都困难。赵如熙只得起床,先到院子里练了两趟拳,沐了浴后吃过早餐又练了几篇字,赚了二、三百个积分,这才磨蹭到了九点。

她换了衣服,领着青枫、点绛出了门,刚走到垂花门处,就遇到了进来送帖子的门房。

“姑娘,今日一早,有十几人送了拜帖和邀请帖来,他们说主子都是贡士,跟姑娘一起参加殿试的。”门房说着,将帖子递给了点绛。

要都是邀请帖,赵如熙直接就叫先放着,等她们回来后再让青枫处理了。

可有拜帖,就不能这么办了。

她皱着眉,在廊下坐了,接过帖子一一翻看,发现竟然有十来张邀请帖,都是邀请她参加文会的。而这文会,不止一处,时间也从大后天起,到之后几日不等。

拜帖有两张,一张是会元段琛的,一张是一个叫卢山处的贡士的。卢山处来拜访的时间是大后天,殿试结果出来之后;而段琛来拜访的时间是今天下午。

会试的榜单,基本上是最后进士录取的榜单,殿试后只会做些微调。所以赵如熙曾叫小乐去抄录了一份会试的录取名单,以了解这届进士的情况。

她记得,这位卢山处的贡士,排在第五位,也是一甲进士的竞争者。

至于这人长什么样,昨日殿试时她根本没注意看。要不是段琛单独排在她前面,还特意转过头来看她,她对段琛都没印象。

门房没得到姑娘吩咐,并不敢走,而是在旁边看着。

这会儿见姑娘翻看这两张拜帖,他又解释道:“这位段相公的拜帖,是他亲自来投的,态度十分谦和有礼;那位卢相公的拜帖,则是他的管家来投的,说过两日他家主子还会亲自上门来投一次,以确定姑娘是否愿意接见,介不介意他携友上门。”

绥平伯府对赵如熙的婚配问题是很cao心的,哪怕门房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儿也不例外。

所以他最后又加了一句:“两位公子,都是十七、八岁的年纪,长得十分俊朗。尤其是段公子,比之大理寺的吴大人都不差。”

吴宗来过绥平伯府几次,门房是认得他的。

康时霖估计是个颜控,收的几个弟子相貌都不差。其中尤以吴宗最为出色,是个十分有气质的美男子。

第610章拒绝

听到这话,赵如熙的眉头皱了起来。

本来呢,这两人一个是会试第一名,一个是会试第五名,很有可能是一甲进士,与赵如熙这个会试第二名也算是不相上下,惺惺相惜,交往交往,也是极好的。

再者,古代进士尤其注重同年的情份。所谓同年,就是同一年考上进士的人。

因为大家一起踏入官场,起点都差不多,这就是缘分,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人脉,跟以前的同窗、朋友是完全不同。

同年因为要做官,共同话题很多,在任上遇到问题可以互相写信探讨,也可以倾诉心中郁闷烦恼。而且谁也不确定谁往后是不是就发达了,所以尽量交好,大家互相提携,互通消息,共同进步。

因此,这两人上门来示好,要是赵如熙是个男子,跟他们交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但赵如熙是个女子,情况就不同了。

卢山处是什么样的人她不知道。但段琛是个年轻英俊的男子她是知晓了的。虽然不知道他婚配与否、是否定亲,但赵如熙总怀疑他上门来动机不纯。

她既无意在感情、婚恋上与这些人有什么瓜葛,自然不接触为好,免得让人多想,徒增许多事端。再者,她也在乎自己的名声。

赵如熙将帖子递到点绛面前:“你今儿个就别出去了,将这些帖子都一一回了吧。就说我没空,家中也无男子,不方便接待他们的来访。我也没时间参加文会。”

点绛因为机灵,被赵如熙重点培养,这两年一直在努力识字、练字、学算学,现在已能独挡一面了。

不过这样的事,以前向来是青枫处理的。现在青枫要随着赵如熙出去,这个任务就交给了点绛。

点绛兴奋得小脸都红了,接过帖子,朝赵如熙端端正正地行了一礼:“是,奴婢一定办好此事。”

赵如熙转头对门房道:“我要去康府,如果我不在家的时候礼部有人来寻我,你们就到康府去找我。”

“是,姑娘。”门房不知道礼部的人为何会来找自家姑娘,但还是应下了,并且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一顿饭时间后,城南一处二进宅子里,一个下人匆匆进了一个院子,站在门口朝里面喊了一声:“公子。”

“进来吧。”一个清越的声音在屋里响起。

下人进去,将手里的东西递了上去:“绥平伯府来的回帖。”

段琛手里正拿着一本书,闻言一喜,连忙接过回帖,打开来看。

旋即他就满脸的失望。

他问道:“闻悦,你确信你打听清楚了吗?那位赵知微真没跟谁家定亲?”

原先呆在屋里的一个小厮连忙上前,道:“小人打听清楚了。这位赵知微可是京城的名人,闹出的动静可不小,经历更是相当传奇,所以京城茶馆里的人对她津津乐道。小人这几日打听了再打听,确信她是没定亲的。”

段琛指着桌上的回帖,闷闷不乐地道:“可她却直接回绝了我的拜访。”

“她父亲在外地做官,弟弟也跟着一起去了任上。家中没有男主人,确实不方便接待男客。”小厮赶紧找理由,“并不是看不上公子。”

段琛的祖上在江南也算是中等偏上的人家,他的父亲又考上了进士,在安州省的一个富裕大县做县令。段琛自幼聪慧,七岁便拜了江南名师;十六岁解元,十七岁会元,再加上他县试、府院都是头名,不光妥妥的小三元,大三元也即将到手。

年纪轻轻便有这样的成就,段琛的眼界也是很高的,一般人他都看不上。家里替他张罗亲事,什么江南第一才女、江南第一美女,他统统看不上。

到了京城,听说赵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