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女学霸在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37

分卷阅读537

    人听到两人这对话,赶紧往旁边挪远了一点,不敢跟他们靠得太近。

这两人,在这么人多嘴杂的地方议论知微居士,莫不是怕考上进士后,吏部尚书大人不把他们派到最穷苦的地方去不成?两个蠢货。

会试结束,到殿试开始,中间只隔了半个月时间。这半个月如果有贡士在外面招摇,或惹出麻烦,风评不好,那就不用考虑参加殿试了,参加了朝廷也不会取。

所以在会试前,这些考生经常参加文会、诗会,但这半个月里却是龟缩在家里,哪儿都不敢去,唯恐发生什么意外。有时候你不去找麻烦,麻烦却来找你。十年寒窗,就差这临门一脚,那是绝对不能出差错的。

因此许多人会试后这是第一次见面。

不过会试前因为文会、诗会大家都参加过,便是外地来的考生,大家都是相熟的。

唯有赵如熙,从来不参加这些文会、诗会。

对于这位唯一参加会试的女子,还是尚未婚配、年岁正好的贵族少女,康时霖的徒弟、吏部尚书吴怀寺的师妹,成为了宗师级别的著名画家,许多自诩少年才俊、还没婚配的考生多多少少都存了些别样的心思。

要是这位女子长得不丑,凭她的家世、人脉、才学、名气,绝对是他们婚嫁的好对象。不说琴瑟相和的才学,只凭她家的人脉,娶了她,绝对能青云直上,少奋斗十年。

因此好几个自觉自己才貌不错的未婚男子都向京城的考生打听过赵如熙。

第603章这是赵知微?

京城一般的考生,哪里见过赵如熙?而那些在绘画比赛时见过赵如熙,或听说过她种种事迹的豪门权贵家的孩子,遇到这种问题,他们往往都说“未见过”,“不清楚”,绝口不对这些人谈论赵如熙的容貌。

权贵人家的孩子,其实最是拎得清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

开玩笑,别的不提,光是赵如熙的师父是枯木先生,她的师兄个个牛逼,他们都得罪不起;更不用说皇上对她也青睐有加,听说岑贵妃对赵如熙也是极为喜爱的。

赵如熙在边关粮草出问题的时候,凭着自身厉害的算学,替户部重新算了一遍郭季同算错的数目,让粮草能迅速送达边关,于社稷有功。便是冲着这一点,都是值得他们尊重的。

更不用说赵如熙容貌极为出色了。

赵如熙在他们心里,妥妥就是女神,是不容亵渎和侵犯的。

这些外地的考生打探她的容貌,心里想的是什么,打量他们不知道吗?无非就是肖想能把赵如熙娶进门罢了。

嗤,知微居士连靖平王府的四公子都看不上,京城多少豪门权贵家的公子也被拒绝,会看上他们?一个个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癞蛤蟆想吃天鹅rou,尽想美事呢!

豪门权贵家的孩子都不提,其他在绘画比赛上见过赵如熙的,自然也不敢提。即便他们考上了进士,做了官,也不过是在京城艰难求生的众多官员之一,豪门权贵可不是他们得罪得起的。不说这些人的态度,光是赵如熙自己本身是个贵族少女,也不是他们能议论的。

因此直到现在,外地的贡士愣是不知道赵如熙长什么样,是美是丑。

当然想打探赵如熙的容貌、娶她做媳妇的考生比较少,毕竟这年头科举考试不容易。能考到进士这一级别的,大多都是二十五岁往上,家里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这些进士里,有一部分对赵知微就不大友好了,言语里有意丑化和贬低她。

大晋建国已好几代了,朝廷的官职就那么多,三年一取仕,多取了也没地方安置,所以一届取的进士比一届少。像这一次,听说朝廷只打算录用一百二十几名进士。

进士的名额本来就少,赵知微这个贵族女子还成了绘画界的名士,吃喝不愁,也算是功成名就了,为什么还要来跟他们抢这有限的资源?

这种心理再加上大男子主义作祟,所以这些人私下里不知何时就流传了一种言论,说赵如熙长得极丑,否则京城的这些才子怎么一个个都闭口不谈,肯定拿不出手。

再说,女子要是长得美,还需要这么拼命读书吗?即便是个伯府,有贵族的头衔在,长得好看一点,嫁个门第相当的贵族男子不成问题,何必拼了命的读书搏前程?

由此可以推断,赵知微肯定长得很丑。

但流言是这么传着,毕竟没有亲眼见到。因此大家对于这个唯一的女贡士还是很好奇的。今天来参加殿试,大家都想目睹一下这位京城丑才女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热衷参加文会、诗会的都是年轻人,朱和淮只去过一两回,倒是不知道这些人对外甥女的想法,否则他定然要打人。

科举路难走,祖孙俩一同考试的不在少数,朱和淮对跟外甥女一起参加殿试没啥想法。他一心担心外甥女一个年轻姑娘到这里来不自在,因此来了之后,一直站在外面等着,好伴同外甥女一起进去。

赵如熙早就预料到了今天参加殿试,要被人跟猴子一样围观;那些考生们是个什么心理,她也能猜出几分。因此她懒得到那么早,而是扣着在八点四十到的东华门。

反正绥平伯府离宫里不远,现在又有怀表了,看时间方便,倒是不用担心迟到。

到了东华门,她还没下马车,朱和淮就看到马车上绥平伯府的标志了。他连忙走过来,叫了一声:“知微。”

他是赵如熙亲近的长辈,平时在家也叫她“熙姐儿”。现在在外面,他就很注意分寸。

“舅舅。”赵如熙看到朱和淮眼睛一亮,待罗氏放好凳子,她扶着罗氏下了马车。

虽说以她现在的身手,从马车上一跃而下利索又轻盈,但她不愿意除了“才女”的名声之外,还多一些“没规矩”、“粗鲁”的名声。她不打算独特立行。

她也不愿意迁就别人,更不愿意让那些男贡士觉得她在意他们的议论。因此她今天仍然做女子打扮,穿着也与平时出门时一样,只是在衣服的颜色上她选了一条淡蓝色的裙子,上配同色系深蓝色衣衫,颜色淡雅,式样简单,头上的首饰也很简单,用了一根镶嵌着蓝宝石的簪子,加两朵珠花,整个人显得清新雅致又不失稳重。最重要的是走在一群不是青色就是蓝色衣衫的男贡士中间,并不觉得突兀。

“舅舅您来了多久了?”她跟着朱和淮往人群那边走,一面问道。

“来了一会儿了。”

“人都到齐了吧?”

“大家都说,就差你了。”朱和淮开玩笑道。

赵如熙不由笑了起来。

“天,天呐,你们快看。”一个贡生站在人群外围,无意中朝这边瞥了一眼,正好看到朝他们这边走来的赵如熙,一下子惊讶得叫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