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我在古代开饭馆在线阅读 - 我在古代开饭馆 第86节

我在古代开饭馆 第86节

    无视了沈七扭曲的脸色,大?材小用了一把他的刀工,切出来的腊rou果然薄如蝉翼,晶莹剔透。

    苏恬不由得感叹了一把:每一个好的护卫都有一手好刀工,瞧瞧,这切的比自?己还好。

    烧热的小锅放入一勺猪油润锅,再把切好的腊rou丢进去,烈火欢快的舔着锅底,不一会就?听到油脂迸溅的声音。

    经过腌制地腊rou表面?暗沉干燥,内里?却是?柔软软嫩的模样,就?连肥rou部分?也变成了诱人的乳白色。

    随意?的用筷子拨弄两下,咸香的气味从锅中溢出,乳白色的肥rou部分?也逐渐变得透明,油润发亮,滋滋的冒着油水。

    “姑娘,我摘了些野菜。”

    沈七捧着一堆绿油油的野菜转了回来,献宝似的递给苏恬看。

    苏恬抬头一看:呦,这不是?冬马齿苋吗?也算是?冬季难得能见到的蔬菜。

    “找些水洗了吧,一会正好放在?腊rou里?解腻。”

    这时经过煸炒的腊rou已经被充分?逼出油脂,当?时做的时候已经加了足够的盐,此时完全不需要额外的调味。

    很快,沈七便洗好了野菜,听着苏恬的安排一股脑倒进了锅里?,残留的水汽和锅中的油水碰撞,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

    那头干粮馍也已经热透,有了水蒸气的帮助,热出来的馍就?不那么干燥噎人,反而湿湿润润的,跟刚出锅的一样。

    “好了。”

    苏恬将小锅从火堆上拿走,放在?搭好的木棍架子上,然后拿起馍馍,从中一分?为二,往里?塞了满满的野菜腊rou。

    “拿着吃吧。”

    先给沈七和十三一人分?了一个,苏恬才慢悠悠的夹好自?己的那份。

    腊rou煸炒过后缩水了一圈,颜色也变得更深了,rou片的边角处微微焦黄,原本就?软嫩的瘦rou部分?变得十分?有嚼劲,肥rou上的油被煎走,只留油脂的余香。

    绿油油的野菜将煸出来的肥油吸了个一干二净,炒的软软的,表面?泛起一层油光,丝毫不像平时吃的那种干巴巴的模样。

    夹着馍吃的第一口,属于腊rou的独特风味便席卷口腔,微咸的口感被野菜和馍馍中和,变得咸淡适中,野菜清甜微苦的味道又被腊rou的醇厚香味掩盖的七七八八,只留一点独特的清香。

    腊rou本就?是?下饭之物,原本拿下来的六个干粮分?了以后,最后竟然不够吃的。

    咽下嘴里?最后一口馍馍,十三默默摸到马车上,又拿下来四个,悄咪咪的放到锅上去热:苏姑娘一个、沈七一个、自?己两个,嘿!正好!

    要是?苏姑娘不吃的话?,能吃到三个!

    十三美滋滋的想着,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沈七尖锐的目光:想独吞?没门!

    等待的时间十三也没闲着,刚刚的香肠还放在?一旁,十三干脆拿来小锅的盖子,翻个个卡在?火堆上,当?成简易版小平底锅,把香肠铺在?上面?也用火煎了。

    一小片一小片的香肠被他摆的像花一样,底部滋溜滋溜的冒着油泡,熟了的还微微卷起个边。

    等香肠煎好了,馍也热透了,十三掰开一个馍,用香肠打底,再铺一层腊rou和野菜,狠狠的咬了一口:满足!

    苏恬吃了一个馍就?饱了,对于十三多热的那个馍表达了婉拒,坐在?一旁堆起了雪人。

    十三分?了一个馍给沈七,自?己拿了剩下两个,最后又迫于沈七的‘yin威’放弃了一个,自?己苦哈哈的抱着最后一个馍。

    把剩下的腊rou野菜分?了分?,十三干脆直接把馍馍掰碎了泡了进去。

    野菜已经把多余的油脂吸了进去,同时激发出自?身的新鲜蔬菜汁水,所以锅里?的汤汁没有那么油腻。

    吸饱了汤汁的馍馍变得十分?软烂,每一个孔都被汁水挡住,用筷子勉强可以夹起,精面?做的馍馍就?是?透着一股子面?香,混合着腊rou和野菜的滋味,沈七和十三直接吃了个底朝天。

    等到两人吃完的时候,整个锅里?甚至都不用洗了,看不见一点汤汤水水。

    苏恬再一次感叹他的饭量,随他们收拾去了。

    “七哥,我觉得这腊rou比上次那个风干鸭好吃。”十三抹了把嘴,边洗碗边点评道。

    沈七白了他一眼:“上次你也是?这么说酸菜的。”

    ‘风干鸭比酸菜好吃’

    这是?十三的原话?。

    十三不甚在?意?:最好吃的永远是?下一顿!

    如果苏恬在?这里?听到了,一定要多嘴一句:这就?是?传说中的吃货万岁吧。

    ......

    大?约是?天冷,官道上一路都没什么人,苏恬几人的速度比原定时间提前了一天。

    出发之前就?收到了李红月和苏万清寄来的信,说是?已经动身回柒云县了,早些回去好帮着准备过年的物件,所以苏恬这次也是?直接从京城回了柒云县。

    又见到熟悉的景色,苏恬心底翻涌起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快到县城的时候托人递了信,这会子应该一大?家子都在?门口等着自?己吧?哎呀,到时候又是?一阵热闹,让人怪害羞的,不过既然大?家高兴,那自?己就?勉为其难的接受这沉重的爱吧~

    苏恬美滋滋的想着。

    马蹄一路颠颠的,终于赶在?太阳下山之前到了家门口。

    苏恬穿上斗篷,简单收拾了一下便下了车,准备迎接家人们爱的拥抱......等会,人呢?!

    第99章

    “姑娘, 这......”

    原本摩拳擦掌准备搬东西的十三见了这个场景在身后跟沈七大眼瞪小眼。

    苏恬走上前晃了晃自家紧锁的大门,又探头往里看了看,院子里确实是空无一人。

    细细的眉头不由得蹙在一起?:

    人呢?

    苏恬裹紧身上的斗篷, 脑袋瓜飞快地转着。

    莫不是店里出什么事了?

    不对不对,这会店早就歇业了,要闹也不是去店里闹。

    那...难道是爹娘没有按时回来?

    心中?刚一冒出这个念头, 就被苏恬强行?按了下去:呸呸呸, 大过年的, 能有什么事!

    那家里怎么会没人呢?

    一头雾水之际, 拐角处传来一阵熙熙攘攘的声音。

    “慢点?慢点?!”

    “这雪地不好走!”

    “老?大家的, 快去开门!”

    苏恬闻声望去,就看到郑春苗满脸喜气?的往家里来, 后面大大小小数十口人也在。

    “哎呦!恬姐儿?!”

    郑春苗揣着手?,一路埋头小跑, 一直到走进了才猛然发现家门口停着辆马车,而?苏恬则站在门口,可怜鼻子都冻的通红。

    苏恬吸了吸鼻子:“大伯娘...”

    后头跟着的人听到前头一声惊呼, 也仰着脖子瞧。

    原本被簇拥在中?间的人往前挤了挤, 欢快的冲苏恬招手?:“恬姐儿!”

    苏恬眯着眼睛歪着头瞅了又瞅, 终于犹犹豫豫地开了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怀疑和难以置信:“大哥...?”

    天呐,别告诉她面前那个整张脸黑不溜秋, 整个人壮了一圈的人是许久没见的苏文祖?!

    可惜,答案显而?易见。

    苏文祖看苏恬认出自己, 迈开长腿几个小跑就冲到她面前。

    苏恬不由?得闭了闭眼, 没办法,苏文祖原本就白花花的牙被雪地一映简直可以用晃眼来形容了。

    “恬姐儿, 你怎么也今天到?算算日子也得是明天啊。”苏万清牵着后头的马车走了过来。

    苏恬刚要回答,就被张桂花抱了个满怀:“哎呦,我大孙女,想?死我了...”,边念叨边揉苏恬的头。

    “奶奶,我也想?你...”苏恬艰难的从张桂花怀里钻了出来,挠挠头:“你们没收到我递的信吗?路上没什么人,脚程快了些,上午我就让人递信回来了。”

    “没收到啊,你大哥来信说过了午后回来,咱们就都去接她去了...”许是全家难得聚在了一起?,苏大树脸上也多了几分红光,“你看这事儿,还让你扑了个空...”

    郑春苗这时开了门,门缝中?飘落了一张纸,她捡起?问道:“欸?是这个吗?”

    苏恬看到眼熟的信纸点?点?头:“是这个,看来那小厮没找着人,直接塞门缝了。”

    “总归平安到家就成,外头风大,快进屋暖和暖和。”吴芬抱着苏茵招呼着,小苏茵前些日子有点?受凉,时不时的咳几声,不过没有发热,问题不大。

    “对对。”苏大树拉着大大小小几个往里推,“里头炕都烧着呢,暖和的很,都进去吧,这两个是......”

    把其他人都推进院子,苏大树看着外头剩下沈七和十三面面相觑。

    “哦对!”苏恬扭头说道:“爷!这是护送我回来的护卫!快让他们进来吧!”

    “哎呦,都进去都进去,大冷天的,辛苦你们了...”

    苏大树蒲扇般的厚掌拍在沈七后背,沈七猝不及防被他拍了个踉跄,身后传来一声闷笑,沈七一个眼神扫过去,十三抿嘴望天,殊不知下一秒那巴掌也拍在了自己背上。

    “......”

    刚进堂屋,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

    现在日子过的好了,家里也舍得烧炭了,那烤鸭供货稳定,天冷下来之前还攒了不少鸭绒给每房都做了羽绒被,轻飘飘的盖在身上,又保暖又舒服,比那硬疙瘩一样沉甸甸的棉被好多啦!

    郑春苗进了屋就拿着茶壶去接热水,一人倒了一杯。

    guntang的茶水下肚,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外头苏万海几个劳动力和沈七、十三一起?从马车上卸东西,苏文祖这次回来足足拉了两个车厢的东西,苏恬也带了一车,一时半会还卸不完。

    屋里正说着话,那头苏文祖颠颠儿的抱着个大盒子就进来了。

    “我从海城带了好些东西回来,都有份!”

    说着就开始在木盒里翻来翻去。

    “这是给爷特意带的那边的特色酒,据说用了好几种海货,我之前唱过一口,烈的很哝...”

    “还有这个,海城那头可流行?的凝脂膏,据说用了以后皮肤能跟鸡蛋一样滑!”说着几个女眷一人递了两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