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早逝元配重生后在线阅读 - 早逝元配重生后 第61节

早逝元配重生后 第61节

    这般行为,使得或多或少知晓酒坊生意的众人,接二连三地变了脸色。有些凑了相熟的人在一处的,更是有一眼没一眼地瞥向贺七娘等人,同身边的人窃窃私语了起来。

    随着酒液的醇香在风中弥漫开来,越来越多的人闻讯而至。他们挤在铺子外的街道上,心思各异地看着热闹。而有些与贺七娘、余青蕊相熟的,已经是挤到铺子前,好言劝说起来。

    “哎哟喂!妹子喂,你们赶紧停手吧。这虽是你自己个儿酿的,但也不是用来这么糟践的哇!”安娘子更是激动地上前扶住余青蕊倒酒的手,想要拦下他们接下来的举动。

    既有真心实意相劝的人,自然,这里头也少不了一些或是看热闹,或是幸灾乐祸的人。也不知是谁挑起的话头子,众人的窃窃私语里,好一些都是在讨论这女人经商,到底是不会当家。

    其中,更有那日筵席之上,被贺七娘再三当着众人的面,给了难堪看的那位刘掌柜。

    此时此地,贺七娘见着他混在零零散散的人堆里,岣嵝着身子,正激动地对着那些被倾倒的酒水指指点点,本不打算在人前过多解释,只想着稍后,私下里提醒提醒安娘子他们的想法,立时散去。

    将话揭开、敞开对着大家说了,好言解释过,无论在场诸人信还是不信,总归,要好过授人以话柄,叫人无端借此生事来得强。

    将手中已经倒空的酒瓮砸碎,深深看过一眼石阶上的酒渍和陶瓮碎片,贺七娘上前一步,先是同在场之人拱手行过一礼,而后才自剖内心的不舍,向众人朗声说道。

    “各位有所不知,这一瓮瓮的酒,都是我一点一滴酿出来的。从制曲到蒸粮,我从未马虎过一处,都是全力以待。这酒,也是我赖以生存的营生所在。若论舍不舍得,我自然也是舍不得的。”

    “只是,我今日将这些看似完好的酒水倾倒,毁了这储酒的器具,实在也是不得已。”

    围观之人闻言只是不信,对着贺七娘不赞成摇头之人有之,七嘴八舌地嚷了起来的人,亦是有之。

    “这再是如何,也不能这样糟践这好好的酒不是?”

    “这还能有啥不得已的?”

    “嘿,照我说,就是不知柴米油盐贵呗。这女人,就该相夫教子......”

    眼瞅着康令昊和余青伍听见这挑唆的话语后,俩人已是面色难看地直朝那躲在人后叫嚣的刘掌柜而去,贺七娘的眼神往那边轻飘飘晃了一瞬,随即便不再理会。

    一手轻拍胸脯,贺七娘浅浅笑道。

    “诸位不知,我长在大河之乡,这洪涝灾,几乎年年盛夏,家乡都要遭上一次。虽说这洪水泛滥有轻有重,但我们家乡的人,都有一则口口相传的经验,那便是这经了洪水浸泡的食物,都是万万不可入口,恐会令人遭了疫症的。”

    “这是为啥?”

    “这怎么越说还越玄乎了呢?老头子,你之前听说过吗?”

    “听贺掌柜这么一说,我记着我年轻时在江南一带行走时,好似还真听过这种说法。”

    “嘶,这么怪的吗?那就说这瓜,皮都没破丁点儿,难道还能吃不得了?”

    有个手中正抱着个蜜瓜的人,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大声朝着贺七娘追问到。

    听罢,她笑吟吟将手指向街角堆积着的,那一堆还来不及清走的污物点了点,贺七娘见有些人已是迅速反应了过来,面色微变,这才继续说道:“诸位还请往那处看。”

    “旁的不说,便是这洪涝之时,淹过来的水,既卷了河底的污泥上来,又不知淹死过哪些没能逃开的蛇虫鼠蚁在里头。我们虽是眼睛看不着,但想来,大家也能知道,那定是脏的。”

    “如这般来想,被这水泡过的吃食,又哪里能再入口呢?”

    围观的人们,嗡嗡讨论着。

    经此提醒,好些人都恍然想起,他们今儿清扫的时候,确实是发现过好些被淹死的耗子或是蜈蚣之类的脏东西。

    顿时,大家的脸色都也变得不大好看了。

    安娘子这时更是忽然往旁里跳了一步,离她的那簸箕香料远远的。对上众人诧异望来的目光,她讪讪地挠挠头,嘟囔道。

    “我刚刚想起,搬香料袋子时,确实是见着一只这么长的蜈蚣哩。黑黝黝的,可吓人......”

    见旁人一个个竟是要信了贺七娘,那个因为被康令昊冷冷盯住,而连半句话都不敢多说的刘掌柜,到底是目露不忿,冷哼着甩了甩袖子,掉头走开。

    不过,这番言论倒也不是人人尽信。也有些人低语着同身旁人讨论,怀疑着贺七娘话里的真实性。

    恰是此时,街头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坊市纵马,当是出了极严重的事情。

    这一猜想,使得众人忙是循声望去。

    马背上,持旗的府衙卫士策马驰过街头,正是高声喊着话。

    “依刺史令,告知城中百姓,凡为洪水所浸泡过的食物、瓜果等,尽数不可入口。此类货物,商户需尽数销毁,不可对外售卖,若有发现违令售卖之人,定严惩不贷!”

    “城内各户,早晚熏艾,家中立有水井者,务必于昨日分发沙袋之处,领取投用之药粉。此前,不可直接饮取井水......”

    听着这传令卫士带来的话,目送其策马的身影消失在街尾,原本围在酒坊前的众人,已是面色各异。

    且不论这不可再食用,将要白白浪费掉的粮食。尤其是各家商户,更是因为必须尽数销毁此类货物,不得对外售卖的要求,一个个心疼得眼睛都要沁出血来。

    眼见大家因为一时接受不能,或是心疼而一个个目露怨愤,贺七娘也不由得皱起眉来。

    虽说此前洛水泛滥之时,会有官差登门,告诫不可食用此类存粮,但将这样的要求强行推行,并且同严惩挂上勾连的话,许瑾难道有信心能平息掉商户之间丝丝相连,如蛛网一般的交际,以及反对吗?

    若是这商户本是有良心,能够理解其中关窍与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的,也就罢了。若是被人误会成是要断人财路,许瑾又打算如何自处?

    前头的那位刺史,可是从来不会轻易得罪看似地位低贱,其实关系网遍布南北的这些行商的啊......

    不待贺七娘将许瑾的这番行为想明白,街头之间,又有行会的人,亲自带着手捧算盘、账册的一群人,悄然闯入众人视线。

    在各个商户不解,及至有些麻木了的视线中,那身着鼎昌柜坊统一衣衫的账房,朗声笑道。

    “诸位掌柜,受刺史令,本街各商户因洪涝而起的损失,皆由某造册登记。造册内容将包括受损的货物、商铺家私等一应事务,所以,还请各位赶紧回去,清点一番......”

    “这,这造册之后,刺史是打算如何呢?”有那胆子大的商户,问出了在场众人心头的疑惑。

    闻言,行会的管事往旁撤开一步,亮出其身后姗姗来迟的,常在此片巡视的差爷。

    众人见他先是扫视了周遭一圈,尤其将目光定在酒坊的那滩酒渍上多看了一会儿,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说道。

    “刺史将会列出可行的补偿之措,与灾情一并上奏朝廷,由圣人定夺......”

    ————

    忙碌了一整天,贺七娘梳洗过后,熄灭油灯,散着满背发丝,单手撑住下颌倚靠在窗前,静静看着窗外如水的月色。

    白日里,得了卫士们接二连三的传话,街上各户面面相觑之余,倒也再没人有那闲心思,继续关注她寻鹤酒坊倒酒一事。

    听过来人的话,街上的家家户户,各自不是忙着去领用药粉,就是忙着回去清点货物损失。

    瞬时,就跟被倒进排水渠的那些酒香一般,散了个干干净净。

    她与余青蕊几人一合计,也派了余青伍带着小妹一块儿去街头排队,领了好大几包可以洒进井里的药粉,还有艾熏之物回来。

    将艾草点燃,铺子、屋舍的里里外外都熏过一遍,贺七娘这才听着正在择菜的小妹,同康大闲话。

    依小妹所说,那负责分发药粉的人说了,自即日起,城中将会每两日发一次熏艾。明日,还会在几处受灾严重的地方支起药锅,为大家分发药饮汤剂......

    听着小妹的话,即便是打昨儿个起,看许瑾就眼不是眼,鼻子不是鼻子的康令昊,都不得不由衷感慨了一句,这许瑾听上去,似乎真会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儿......

    拨了拨肩头垂下的发丝,贺七娘半掩着眼帘,脑内回想起前世之时,她所听过的,他人对“许瑜”最多的一句评价,便是那许侍郎,是个好官啊......

    手指无意识捻着发丝搓揉,贺七娘盯着窗外的月色,眼神放空,也不知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

    当她被敲门声唤回思绪,贺七娘忙是下了炕,趿拉着鞋子打开门。

    门外,正端着一碗热汤的余青蕊眼睛乍然沁出笑意,同她嗔道。

    “见你未燃灯,还以为你睡下了呢。来,赶紧尝尝,刚炖好的,现在喝正是合适。”

    嗅得熟悉的药味儿,想起傍晚时分,突然登门的远松,贺七娘虚虚呼出一口气,将心头的种种猜想挥退,侧身让了余青蕊进来。

    “那位,倒是个心细如发的。这才稍稍松散了些,就遣人送来这当归、大枣之类的物件,还有这可以用来炖汤补身的鸡,又刻意让人来叮嘱了那好些事,确实也是有心了。”

    余青蕊将汤搁到案上,举起火折子点燃油灯,轻声感叹着。

    远松傍晚登门之时,除了送来了碗里用来炖汤的食材之外,还特意带了好几帖专治风寒脑热的药过来。

    说是依着许瑾的吩咐,特意叮嘱他们,近期无事不要往医馆去,里头现下已是收治了好些突然发热的病人了的。

    想来是怕贺七娘他们不肯接受,远松还特意让她不要多想,同其说了清楚,现下由他送来的这些东西,全都是许瑾嘱咐了鼎昌柜坊那边,让人备下的。

    每一样,都没有耽搁府衙赈救灾民的人手......

    远松交代完之后,就迅速离开,回了许瑾身边当差。但贺七娘却是捧着这些东西,愣愣站在门后许久未动。

    昨日见许瑾那般形容,想来,他也是一直奔走在河堤两侧,忙得不眠不休的。这般情形下,他到底是为了什么,才会分神出来,吩咐人去弄来这些东西的呢?

    缓缓饮下一口汤,犹自沉浸的自己心思里的贺七娘,听得余青蕊怅然叹道。

    “七娘,眼下终是得了机会。我想同你,细说一桩往事......”

    作者有话说:

    许狗: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脑婆!!!!

    第53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首发

    ◎不多不少,正需十日(内含余娘子那条线)◎

    次日晨起, 整座城的微风中,都弥漫着一股艾草焚尽之后的气味儿。心喜、觉得这味儿清雅好闻者有之,厌憎、只觉这股味道又呛人又难闻者亦有之。

    不过, 贺七娘他们的院子里,除开这熏艾的味道, 灶间还有着一股浓郁的, 里头掺了当归、大枣等物的鸡汤的味道。

    早早登门打算帮着干活的康令昊, 见了一人一碗,坐在灶间喝汤的贺七娘与贺家姊妹二人。

    当即掩住鼻子,便是脚下冒烟地逃了出去。一面逃, 嘴上还一个劲儿嚷着,要等这味儿全部散尽之后, 他再过来。

    这番模样, 逗得贺七娘和余青蕊,还有小妹皆是笑得前仰后倒,乐个不行。

    贺七娘自汤碗之后悄悄抬眼,见余青蕊虽是双眼还有些红肿, 但整个人的气色, 还有精神头都不错,便也放下了她那颗忐忑不安的心, 更安定了些。

    昨儿个夜里, 余青蕊借口照顾她, 避开小妹来了她的屋子。二人彻夜长谈之时, 余青蕊也是自头一遭与人倾诉几年前, 她在家乡所遭遇的往事。

    “七娘不知, 我与青伍、小妹姊弟三人, 本不姓余。我们......姓佘, 出身泸州绵水,阿耶生前也是读书人,家中略有薄田。我们,也算得是好人家的孩子......”

    随着这样一句话开启了回忆,那盏在夜色中渐渐落于灯油之中,星星点点归于堙灭的油灯,恰似了余青蕊其前二十余年的人生。

    ————

    虽是父母接连因病亡故,在出嫁之前,带着一双弟妹寄居于姑母膝下,但佘清蕊自认为,她是幸福的。

    姑母慈爱,对她和弟妹视若己出。父母留下的田产,既能保了青伍和小妹衣食无忧,也为青伍读书科考提供了条件。而且,青伍的学识还算不错,时常得到夫子的夸赞。

    佘青蕊觉着,相对于其他那些旁人闲言碎语中所听闻的,父母离世后孤苦无依,寄人篱下受尽欺辱的别家传闻,他们佘家三姊弟,无疑是过得不错的。

    尤其是守孝结束的次年春,之前阿娘为她择定的夫婿,也是她亲姨母家中的表兄依据婚约,登门迎娶,佘青蕊在姑母和弟妹不舍的目光中嫁为人妇之后,她更是再没什么烦心事了。

    她的夫婿,本就是与她青梅竹马的表兄,感情甚笃。二人成婚之后,郎情妾意,举案齐眉,将这普普通通的小日子,过得可谓是蜜里调油。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成婚将近一年,她都还未落喜,为姨母家中添丁。

    表兄长得斯文儒雅,又是县城府衙的小吏,虽比不得州城的大官儿,但在绵水县中来说,也算得上是顶好的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