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早逝元配重生后在线阅读 - 早逝元配重生后 第2节

早逝元配重生后 第2节

    她贺七娘,同他许瑜之间,本就不像旁人所猜的那样情深意切、相敬如宾。

    世人只道他许瑜高中,拒绝了不知多少名门贵女的青睐,遵循婚约,娶了她这个双目失明的村女。

    却不知成婚当夜,连合卺酒都未饮,许瑜就已同她直言,娶她绝非是因为儿女之情。

    他因她双目失明,而娶她。

    他因觉得自己必须得照拂她,而娶她。

    他为报贺家阿叔早年照拂他与祖母之恩,而娶她。

    他为报贺家雯华酿酒供他读书科考之恩,而娶她。

    唯独,不是因为他心悦于她......

    贺七娘尤记得,当夜听完许瑜那番话,她便笑得眼泪都差点要掉下来。

    当时,她被许瑜气得狠了。随意丢开手中执着的喜扇,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脱口而出的话极尽刻薄。

    这些年读书科考上花费的银钱,他许瑜在她抵达东都之时,早已一分不差地还了她,这一恩自不必报。

    许家祖母仙逝多年,她阿耶业已失踪许久,上一辈的婚约笑谈,只要他倆自己不认,同样也没人奈何得了他们,更是扯不上什么报恩的鬼话。

    另一方面,纵是退上千步万步,他许瑜若觉得自己该照拂她贺七娘,给她一个所谓的“家”。

    那当初在她被送来东都投奔之时,他也可认她作义妹,作义姊,甚至作义母,这些身份,他都可以照顾她,犯不着非得娶她过门。

    那夜,她曾直言,说他这般行为与说法,还真是既恶心了她贺七娘,也辱没了她阿耶和许家祖母。

    梗着脖子,穿着连绣了什么样纹饰都不知道的婚服,贺七娘如今想起,仍觉得自己当时定是很硬气的。

    她觉着自己定是同在洛水村时一样,单凭一张嘴,都能气得许瑜之乎者也上半天,却说不出一句反驳她的话。

    可记忆中残存的事实是,她说完那番话后,先前还言之凿凿的许瑜就像是被鬼上了身,只知道一遍遍温声同她说。

    “你别哭,你莫要再哭了......我方才说的都是浑话,是饮了酒后的浑话,作不得数的。”

    但贺七娘记着,她明明就没有哭的!

    她怎么会哭呢?

    阿耶失踪后她没哭,被人暗害失明后她没哭,在东都被人明里暗里看不起她也没哭,她如今怎么可能会因为许瑜这恶心人的话而哭呢?

    那夜到了最后,许瑜只能是沉声留下句你早些歇息后,便自去了厢房安置。

    所以,在这桩婚事的伊始,二人就已是闹了个不欢而散。

    其后近半载岁月,双方虽默契地选择遗忘此事,彼此维持着不亲近的关系,但也还算相处的不错。

    他不再来用什么报恩之说恶心她,她便也不主动去碍他的眼。

    毕竟,她还得指望他帮探查阿耶的消息,指望他帮找寻能助她治好眼睛的法子......

    直至后来,因为一些误打误撞的算计,二人圆房成了真夫妻。

    他们之间那若有似无存在的隔阂,才算是逐渐消退,二人慢慢开始学着互相接纳彼此。

    其实,在她被送离东都的这段时间,许瑜倒也曾隔三差五地过来看看她。

    甚至在她被查出有孕后,还干出过大半夜赶过来陪伴她的事情。

    也正是因此,她才会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动了心。

    竟是险些就要同将他摆在心头首位,同他分享双目恢复的喜悦欢欣。

    并问他一句,可愿与她共白头了......

    虽是心头发闷堵得慌,苦笑连连,但贺七娘在不觉得意外之余,竟也觉得庆幸。

    好在,好在她还没问他。

    好在,她听到了小婢女她们的私语。

    毕竟,许瑜早就说过,他对她,是全然没有男女之爱的。

    他于贺雯华,只有责任。

    所以,她对许瑜,也只能是依仗,亦或利用。

    万不可再有半分旁的心思。

    想通了这一茬,贺七娘捻起袖子,擦了擦被烛火熏得落泪的双眼。

    心道,明日便托人去东都问问许瑜,看能不能劳他最后再帮她一次。

    希望许瑜能给她一封和离书,也把这孩子留给她。

    她想带着这个孩子,去寻阿耶。

    当然,如果许瑜愿意,她还想赎了小婢女的身契。

    小婢女陪了她这样久,贺七娘觉得,洛水村的家中,还可以再添一个贪玩吵闹的阿妹。

    作者有话说:

    下本开《公主今天很惆怅》~~指路专栏~~文案如下

    一个鲤鱼打挺,披头散发的小公主拖着锦被奔到书案后,抓起已经分叉的毛笔含在嘴里润了润。

    世人眼中不学无术的小公主在这一夜,挑灯疾书。

    天色大明时,姜窈之咬着笔蹲在椅上,盯着眼前鬼画桃符般的笔墨发呆。

    依她梦中所见,太子阿兄下江南时遇了好大一朵白莲,啊不,好大一个美人儿,一时没把持住,竟隐瞒身份同那位娘子有了一段情缘。

    阿兄带了朵白莲回宫,将人纳作奉仪。

    在这之后,东宫上演了极精彩一出“奉仪一哭,良媛遭殃,奉仪一逃,良娣被贬,奉仪一笑,太子妃嫂嫂郁郁而终”的大戏。

    想到那奉仪竟是成了新太子妃,自此同她的太子阿兄一生一世一双人??!!

    姜窈之恨恨磨牙,咬得笔尖开花,嘴唇发黑——啊,忘了还没洗笔!

    欺负她的太子妃嫂嫂,做出这样恬不知耻的丑事,阿兄是当父皇母后都崩逝了不成?

    正盘算着该如何在父皇面前好好给阿兄上眼药,视线却落在另一人的名上。

    霍云霁,太子妃嫂嫂的弟弟,她的死对头,兼那出大戏里,因嫂嫂早逝而弃了同她的婚约,自此与太子阿兄针锋相对的“反派头子”。

    虽说她也早就想同他退婚了,可他是她的竹马耶!

    她又不是阿兄那种,转头就辜负青梅竹马的薄情寡义之人。

    这口气,她必须帮霍云霁出!

    搓搓下巴,姜窈之窜出宫,拦下戎装端坐于高马之上的霍云霁。

    “阿霁,你喜欢白莲花不?”

    ————

    自小,霍云霁就知道,为着江北部曲,他的阿姊会是太子妃,而他,会是莲城公主的驸马。

    牵着那只小小的手守她到及笄,他仍觉自己对她,只有不得不的责任。

    直到那日,她在冬日暖阳中抬头,眼底浸入他的倒影,问他。

    “阿霁,你喜欢莲花不?”

    那一刻,心头撞鹿......

    ——————

    雯华:词义解释为五色祥云、喻石纹。(也是灵感之一)

    元配:同“原配”,个人喜好所以选择用了这个~

    尤云殢雨:喻缠绵于男女欢爱,语出宋·杜安世《剔银灯》词,“尤云殢雨,正缱绻朝朝暮暮”。

    本文部分酿酒、制曲、风俗民俗、社会信息参考引用自:

    书籍:《齐民要术》、《四时纂要》、《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唐朝穿越指南》、《唐朝定居指南》;

    文献:《唐代的名酒与饮酒习俗》、《唐代酒肆研究》、《唐代酒业制度文化》、《唐代科举的发展》、《胡姬与唐代酒文化》、《中华酒文化探源——《齐民要术》中的制曲酿酒术》等。

    ————预收文《被许婚死对头后》————求收藏~~~~

    大长公主之女桓灵姿,生得螓首娥眉,兰姿蕙质,堪为东都最耀眼的明珠。

    偏是妙目流转,只落了她那久病羸弱的壡王表兄一人在其中。

    直至宫宴,壡王亲择了太傅嫡幼女为王妃,桓灵姿这才死心。

    闭门躲清闲,桓灵姿只叹她早日丧夫守寡的盘算,终是落了空。

    谁知不过半月,远在北地的死对头狄奚,却是戎装铁骑跨江而至,直言前来迎娶同他定了婚事的桓灵姿。

    看他拿出阿耶酒后给的“许婚”信物,桓灵姿咬碎了牙。

    还没想出让狄奚知难而退的法子,那壡王却又跳了出来,言说心中所爱惟她一人。

    遁逃被拦,桓灵姿觑一眼狄奚,万分头疼。

    “我喜男子雍容雅步,可你天生蛮力。我喜男子谦恭仁厚,可你jian诈又记仇。我喜男子面若冠玉,可你......”

    好吧,狄奚这张面皮她的确是没得挑剔......

    可她桓灵姿就是不喜欢狄奚!

    打小她就不喜欢他,哪怕他曾送她最爱的小马驹,她还是看他不顺眼!

    桓灵姿犹自气恼,狄奚却是双手环胸,望向后头穷追不舍的壡王,言辞戏谑。

    “哦?看不上我,不愿嫁我。那你准备嫁他咯?”

    瞥一眼身后,桓灵姿暗唾一声倒霉,而后冷笑着遥遥拜向宫城。

    “我惟愿请旨入道,修作女冠,祈我朝昌盛,福祚绵长!”

    第2章 002(修)

    ◎任人践踏的卑贱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