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

    铺子,订购了不少番茄和辣椒。

老板是个四十多岁中年男子,听到温遥报出数目后,笑眯眯说:“温老板的生意可真好,这么大的量,还得等上两日。”

“好。”温遥眉眼弯弯,看起来像是翩翩如玉的贵公子,“今年北方下雪了吗?”

“下了,所以啊我也不能回老家了。”

“老板老家是北方的?”

“可不是么。”

两人说了几句,温遥就跟他告辞了,带着常、顺二人,跑便了整条西街都没有看到瓜果,商贩们卖的大都是些寻常作物,或是从山里挖出来的野菜。

野菜的价格便宜不少人前去购买。

温遥三人从西街走至南街,没想到竟然碰到了个外族人,那人和孔武的瞳色一样,都是蓝色,温遥多看了对方两眼,问:“你好先生,这个怎么卖?”

“这是哈密瓜,我辛辛苦苦从外邦带过来的,花了两个月才抵达大陈京都。”那人的汉话说得有些蹩脚。

“多少银两一石?”

“我只有这么一箱……如果你要的话我卖你五十两银子,另外这里还有些保存完善的葡萄,也是我千辛万苦运来的。”

“你们那有多少这些瓜果?”温遥问。

“根据季节不同,当季的水果也会有所不同,像这个哈密瓜就是我用冰镇着,最后一批是十月下旬成熟,我花了两个月才运过来。”

口音蹩脚,措辞还是清楚。

“葡萄也是。”他有些沮丧道:“可惜在来的路上烂掉了一半。”

温遥心想两个月只烂了一半,已经储存得很完善了,想来花了不少心思。

“这个葡萄我全要了,你看需要多少?”

外族人想来不是头次来京都做买卖,温遥话音一落,他便摸着下巴,一脸深思道:“你看五十两银子如何?”

“可以。”温遥点头道。

常三伸手扯了扯温遥衣袖,示意过去说话,两人走出铺子,常三小声道:“小主子那个叫葡萄的,才那么点估计连五斤都没有。”

不止五斤。

温遥已经瞧出来了,镇于冰中的葡萄,至少有五斤。

他深知在大陈有钱未必能买到葡萄,但在外邦却有不少,而且看对方的样子,想必已经掌握了葡萄的养殖技术,先谈下这笔生意,他觉得价格不贵,幸在自己来得巧,若是晚一天或晚点来,说不定这些水果已经被其他全部买走了。

“没事。”他拍拍常三手背,示意他不用担心会被受骗。

他将剩下的水果全买了,里面还有大陈没有的圣女果,虽然花了五百两,但温遥还是很高兴。

倒是走在后面的常三愁眉苦脸,一副受了莫大欺骗的模样,顺安宽慰他:“放心,小主子是什么人,既然他都觉得好了,那就没任何问题。”

温遥方才问了那外族人几个问题才走。

那人去年来了大陈两趟,住在边境的另一个地方,那个村落依山傍海,他们那的人大部分靠捕鱼为生,偶尔会出航。

温遥问他们坐什么出海,对方毫无隐瞒的说:“我们坐轮船出海。”

语气里还带了点儿自豪。

温遥没想到这个时代已经有轮船了,全然忘了这是一本热门主流,作者的设定里就包括了轮船。

不过外邦人的话,令他觉得大陈也可以制造轮船。

到那时他们就能出海,想到这点,温遥又忍不住问:“海对面是就是你所在的国家吗?”

“我听家里的长辈说过,我们的先祖住在海的另一端,至于为什么会来到边境外的一个村庄,没人解释的清。”

温遥回忆着刚才的交谈,没想到这次外出,不仅让他找到一条好门路,同时还发现了更为有用的信息。

外族人说起轮船时,温遥就十分向往,他想去看看这个时代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他没有当即带着顺安和常三回食府,而是从南街绕去了东街,东街铺子更多,流动商贩也比其他几条主街多。

温遥一眼望去看到了糖葫芦,大饼云云,摊位繁杂,几乎全是零嘴。

带着人去里面,三人越过一个卖瓷罐的铺前,温遥猛地停住步子,头也不转地朝身后二人说:“进去看看。”

铺里有两人,一个年纪偏小的少年郎,一个年纪在三四十的中年男子,男人站在柜台前,想来是这家店的掌柜。

那小孩应该是店里的小厮。

男人见温遥等人走了进来,面上挂笑,问:“客官需要点儿什么?”

目光放到温遥身后之人身上,看清他们穿得衣服后,掌柜笑容可掬说:“是要看瓷罐还是瓷碗?”

“别看鄙人这店不大。”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掌柜知道他们是民食府员工后,便揣摩起温遥身份,最后得出温遥应该是民食府的大厨,大厨多半是来采购炊具的。

“你身后柜架上的炊具便是铺里全部样式?”温遥问。

“是的。”掌柜说:“不知道小公子想要哪种?”

“你这儿有杯具一类吗?”

“有是有,不过不是很多。”掌柜说:“如果小公子需要的话,鄙人带您过去。”

“没在这儿?”温遥惑道。

“在后面,烦请小公子随鄙人来。”掌柜在前面带路。

温遥拱手说:“那就麻烦掌柜了。”

这家铺子从外面看不大,没想到往里了去,竟然还有个颇大的后院,里面放置了杂七杂八的东西。

随着一行人进入,花草也越来越茂密。

“就是这里了。”穿过走廊,面前便是一间屋。

掌柜推开门,做了请的手势,等温遥率先踏进后,才跟亦步亦趋进去。

其后是常三和顺安。

两人进来后东看西瞅,饶是见过不少珍宝的顺安都不得不眼前一亮。

温遥也是一喜,没想到能见着玻璃杯,还是长颈圆身的玻璃杯,类似化学实验用的平底烧瓶。

掌柜注意到温遥的目光,笑吟吟称赞,“小公子好眼光,这个圆底瓶在边境十分有名,他们用这个来装酒水,那儿的葡萄酒便是用得这个来盛。”

葡萄酒?

温遥略怔忪,完全没想到这个时代居然已经有葡萄酒了!

“小公子也不知吧,据说这葡萄酒在边境已有十八个年头了。”掌柜介绍说:“只可惜那种酒方子一直攥在边境人手中,他们不愿意同我们分享酒方。”

“不过我们去购买那边的人会很欢迎我们。”

“有这个酒方子的人是边境的百姓?”温遥探问道。

“并非百姓,而是驻守边境的士兵,具体是个什么官,鄙人也记不清了,只知道他们的将军是北定大将军。”

“边境那一带雨少条件恶劣,数年前还饿死了不少人。”掌柜说:“后来大将军鼓励村民们制作这个叫葡萄酒的,没想到百姓们每日喝一点儿,身体越发强壮了,他们还把这种酒卖给周边的几个县府。”

“这几年日子越过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