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食全食美在线阅读 - 食全食美 第260节

食全食美 第260节

    江茴摇头,“有rou不吃,偏爱啃那些骨头……”

    鱼阵正色道:“就是骨头里挑rou才好吃的!”

    就好比啃鸭脖子,多香啊!她一个人能啃一大盘。反倒是那正经做的烤鸭什么的,吃不几口就絮烦了。

    师雁行一边听这娘儿俩斗嘴一边笑,顺手开了两个螃蟹。

    才从笼屉里拿出来,壳子还很烫,她对着吹了几口气,找准底部连接处,一鼓作气掀开,氤氲的热气就顺着缝隙挤出来,伴着香甜和水产特有的淡淡气味,引人垂涎。

    入手沉甸甸的,果然顶盖肥,两侧尖刺里都是满满的rou,用竹签子一挑,带着完整的轮廓形状就出来了。

    蟹壳坚硬,少不得拿小锤子一敲,再用钳子掰开,雪白而巨大的蟹rou就露了出来,颤巍巍晃悠悠,一丝一缕,嫩如膏脂。

    蘸饱了姜醋汁儿,将两大块白rou最肥的部位分别塞到江茴和鱼阵嘴里,师雁行这才吃另一只。

    一口气吃了整只蟹,再喝一口热热的烧酒,加了红枣碎,微微发甜,混着浓郁的粮食香,很美。

    鱼阵又眼馋,跟着混了一口,吐着舌头喊辣。

    嗨,大人们真是奇怪,这酒有什么好喝的?

    眼角余光瞥到江茴如影随形的视线,师雁行失笑,“怎么,才走了几个月,不认识了?”

    江茴啐了口,低头看螃蟹,又百感交集道:“往前推两年,真是想不到会有今日……”

    六品敕命夫人呐,放眼整个沥州城,也就只比知州和通判那一级矮一头了,出门在外见了,谁不敬着?

    一时饭毕,娘儿仨先去外面院子里溜达两刻钟消食,觉得有些冷了,这才回来。

    鱼阵白日只缠着师雁行玩,有些误了功课,这会儿忙不迭去书房补,江茴则拿着一件缝了大半年还没怎么动的衣裳跟师雁行说话。

    师雁行就笑,“何苦做这些?如今家里也不缺这点银子,早年说是给我做,我瞅着这进度,只怕过两年给鱼阵穿正好。”

    江茴被她调侃的满脸通红,抓着线轱辘砸过去,再看那衣裳,自己也噗嗤笑出声来,顺手丢给秋分。

    “罢了,给针线上的人弄吧,如今我也没这个定性了。”

    “太太若早这么着,掌柜的新衣也可上身了。”秋分上来捧了衣裳,顺着说笑一回。

    里头鱼阵听见了,探头喊了声,“那给我穿吧!”

    嘻嘻,穿jiejie的衣裳!

    江茴扭头道:“功课写完了?”

    鱼阵噘嘴,又缩了回去,委屈巴巴埋头写起来。

    师雁行笑了几声,看江茴,“饭前你就像有事的样子,这会儿快说吧,省得晚上睡不着。”

    江茴就说了关于卤料粉的买卖。

    “因夏日炎热,我听之前加盟的几个人来取货时顺口抱怨了一回,说是熟食坏的快了,怕吃出病来,不敢做多了,可若做得少了,又唯恐不够卖的……”

    当初师雁行亲自在街头卖卤rou,天热时都是铺硝石粉包的,又随时关注市场需求,所以才能保证不剩货、不变质。

    但硝石粉包要花钱买,对精打细算的中间商而言无疑是个颇大的负担,另外并非每个人都有那么强的市场观察力,往往反应慢一步,前段时间就出现了不少变质的情况。

    师雁行点点头,摆弄着桌上插的几支菊花道:“你说的这个事儿之前我也考虑过……”

    除此之外,烹饪天分这种事,真的是要命。

    曾经有加盟商来找师雁行学做卤rou,都是一样的卤料粉包,也都是手把手现场教学,有人一学就会,有人一学就废,简直是气得哑巴说话。

    之前师雁行忙于其他,暂时没空出手来处理这个事,如今该办的都办妥了,倒是可以重新纳入规划。

    她对江茴说:“天热的时候卖熟食确实不大好cao作,就连青山镇的江家酒楼和桃儿姐他们也曾说过,我就想着,既然咱们可以在沥州城卖卤料粉,何不直接在各地铺开来?”

    前期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师雁行一直坚持“加盟烹饪”的方式,这样做确实保证了利润,但相应的,也隔绝了一部分消费者。

    对加盟商来说,卖卤rou和卖卤料粉,自然是前者赚得多。

    但对寻常百姓而言,三文钱一块的卤rou实属奢侈品。

    普通百姓过日子,一文钱都恨不得掰开两半花,六十文一斤的卤rou,就算是过年也未必舍得买。

    但自己做就不同了。

    那一罐子卤料粉才多少钱?

    况且只要保养得当,卤汁能用好久呢,分摊开来,成本更低,一斤rou里怕不是能省出一大半来呢!

    鱼阵很快写完功课,又抱着师雁行从京城带回来的话本和邸报来看,看一段儿就抬头听她们说一会儿,偶尔听到感兴趣的,不懂的,就会主动开口问。

    她自小就这样,师雁行从没想着瞒她什么,如今长大了,又跟着看邸报和外头的游记,虽未曾出过沥州,但见识与眼界却已非寻常成年人可比。

    偶尔问她什么,竟也能言之有物,令人欣慰。

    江茴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走量的话,咱们就能再跟那些香料贩子谈一谈,把成本压低一些。”

    随着生意扩张,从前年开始,师家好味每日所需调味料已经不从城中购买了,而是直接联系到上层香料贩子。

    因师家好味几家店铺每日生意不断,又主打卤料买卖,消耗颇巨,如今俨然是沥州首屈一指的香料消耗大户,对方十分奉承,主动送货上门。

    听到这里,鱼阵就道:“之前jiejie不在家,那香料贩子还想糊弄人呢,被娘识破了,也不与他多费唇舌,直接去衙门请了二叔来!”

    如今师家好味担任着沥州城区商界纳税的重要角色,背后又有一个裴门,周斌和杜泉早就发了话,一路大开绿灯,好一副官商勾结,不对,官民一心努力奋进的大好局面,正经人根本不敢起坏心。

    偏那香料贩子是外来的,打量着江茴和气,又是个不外出的妇道人家,一时猪油蒙了心,想赚那黑心钱,不曾想江茴直接报官,当场就给他吓傻了。

    师雁行没听江茴说过这事儿。

    “后来呢?”

    江茴搂着鱼阵,平静道:“你不常说嘛,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何苦跟他们一般计较?左右有衙门做主呢!当日就缴了他的货,又打了板子,换了别家。”

    师雁行赞道:“如今真是有大将之风了!”

    母女三人笑了一回,又说回卤料粉的事。

    “只是这么一来,”江茴有些担心,“那些加盟商赚的就少了,只怕他们不愿意。”

    “习惯了就好,”师雁行笑道,一点儿没把这些放在心上,“短时间看是单位利润降低了,可这么一来,他们的工作量减轻,打开市场后可以直接走量,薄利多销,只要坚持下去,赚的绝对比卖rou多得多。”

    而且干燥密封的卤料粉罐子非常便与运输和保存,完全可以进一步放权,让行脚商人挑去各村镇贩卖。

    那里的百姓固然不如城里人有钱,但逢年过节,谁不想吃点好的?

    或有红白喜事,少不得弄点撑场面的大菜,外头买不实惠,哪里比得上自己买了卤料做?

    再根据实际购买力推出小包装,送人也体面。

    哪怕一个村一个月卖两罐呢,积少成多,聚在一起也不是小数目了。

    第169章 下沉

    师雁行尽快召集下属经销商来沥州开了个会, 一是让大家相互认认脸儿,万一来日在外头遇见了,也有个照应。

    二是说经销方式变动的事。

    接下来以推广卤料粉为主,但像青山镇的江家酒楼等自己本身就开店, 将卤味系列当成招牌菜的, 也可以继续保持, 毕竟总有不差钱的食客懒得自己动手。

    还要更新合同,大体不变, 强化细节:

    如果是卤料粉本身出问题, 师家好味负责善后。

    但如果经销商在出售烹饪好的成品卤味出问题,无证据表明与卤料粉有关的, 师家好味概不负责。

    在座众人卖卤料粉包时间最短的也有半年, 早已见识到师家卤味的受欢迎程度, 也深知冬天之外卖熟食的难处,既然也有的赚, 大多没有意见。

    做饭真不是个好活儿,之前他们自己做了卤味卖, 赚的就是辛苦钱。

    如今只卖料粉,短时间内看似赚得少了, 可省了铺面、人手和柴火钱,又不必日日辛劳, 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心里也愿意。

    消费群体下沉策略展开之后,势头非常迅猛,月底拢账把江茴吓了一跳。

    师雁行曾看过相关邸报, 大禄朝号称人口两亿, 但是距裴远山等人说, 这里面有些水分,实际可能在一亿八千万左右,这在封建社会已是盛世的体现。

    人口多必然伴随稳定的社会环境,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必然带来持续不断的收入,老百姓有指望,敢花钱,就会主动追求更高层的享受,比如说吃rou。

    这一亿八千万百姓都可以视为消费者,而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分散在小城和村落之中。

    现在师家好味要做的就是利用底层经销商乃至行脚商人的力量,尽力将卤料粉送往最小消费单位,个人手中。

    在这个时代,阻碍人们消费的最大因素不是金钱,而是交通。

    很多人不是买不起,而是他没有到过这个地方,没有听过这件商品,自然完全不会有买的念头。

    天气转凉之后,师雁行又陆续开发了鱼料包和火锅底料。

    大禄人爱吃鱼,但说老实话,会做的、能做好的寥寥无几。尤其许多地区吃的都是淡水鱼,土腥味非常重,烹饪时又不舍得放料,也不知该放什么料,成品难以下咽。

    如今有了这两样料就不同了,好似再蠢笨的人也能摇身一变做厨子。

    只将鱼买来洗净、刮鳞、开膛破肚,往锅里一丢,调料一撒,舀上水焖一会儿,得了!

    鲜香味美,汤汁浓郁,很是下饭。

    讲究些的可以往里面加些大块豆腐,咕嘟嘟炖熟,吸饱了鱼汤,又热又烫,一点儿不比鱼rou差。

    剩下的鱼汤也不浪费,直接用饽饽蘸了吃,抹得盘底锃亮,都不用刷了。

    只是苦了那些家境不怎么好的,人家本来粮食就不够吃,如今饭菜这样香甜,叫人胃口大开,越发要愁米粮接续不上了!

    煮鱼的配料包也如卤料粉一般,用特制的小坛子装着,用油纸和封泥、红印三重密封,防雨防潮,也不容易被人动手脚。

    像师家好味这样按整窑订购陶瓷器,单价被压得极低。那种粗陶的简装版,几个小罐才一文钱,做出来玲珑可爱,也不失体面。

    普通人家买了去,用完了料,剩下罐子刷干净,还能用来装些油盐酱醋或针线等杂七杂八的,心里就会觉得很划算:白得的嘛!

    有的人可能觉得有点贵,可一看,哇,他家送小坛子哎!

    穷人永远都会被赠品迷惑!

    火锅底料大致由料糊糊层和油膏层组成,如果也放在坛子里挖取,往往分配不均,导致味道差距极大,又容易污染剩下的造成浪费,所以便效仿现代社会便携迷你装,都切成二寸见方的小块,用油纸包好,外以蜡封,加红印,干净卫生,统一定价,方便售卖。

    用的时候打开纸包拿刀切,或是整个丢进去,配比分量一清二楚,方便把控。

    要外出长途干活或是赶路的人,尤其爱火锅底料,仿佛什么难以下咽的食材往火锅里一丢就都变得美味可口了。

    这是最神奇的戏法。

    最经典也最昂贵的牛油款,等闲人买不起,不过也有猪油和菌菇等高汤的用来解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