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穿成薄情书生郎在线阅读 - 穿成薄情书生郎 第131节

穿成薄情书生郎 第131节

    阮广祖:“应渠你说得对。”

    “现在你们就去忙,应渠你带一些人去疏通河道。”

    柳应渠领命下去了。

    等拿了工具,柳应渠带着人直奔护城河,那是京城最大的一条河流。

    “水位上升太高了。”一个人说。

    柳应渠见把桥都淹没了,等到了疏通口,果然有一块大石头挡住了。

    “要跳进去。”

    柳应渠打了一个寒颤,这也太冷了,他看着没有人轻举妄动似乎都等着对方先跳进去,他只能咬牙自己先跳进去了。

    这些鸡贼!

    “……”

    柳应渠这一跳把工部的官员跳懵了,也不是柳应渠的姿势多优美,实在是砸出了太大的水花,他们脸上都是水,拔凉拔凉的。

    上司都跳了,他们只能哆哆嗦嗦的跳了,不然怕被穿小鞋。

    在水里泡着,皮都泡皱巴了,终于把这块石头挪开了。柳应渠立马闪躲在一边:“注意躲避!”

    工部的官员闻言立马靠边,水流顺着缺口冲击过来,浪花能溅起三尺高。

    柳应渠哆哆嗦嗦的从河道上爬起来。

    “还有下一个地方。”

    柳应渠到了低洼的地方,还有百姓抓着浮木。他想了个办法把绳子系在京兆府的柱子上,听说京兆府经历了很多的岁月还是依然坚韧着,这建造可以称为一绝。

    京兆府尹:“……”

    谁特么在衙门柱子上接一根绳子?!

    “绳子接过来!”柳应渠大喊道。

    京城这边还是有工部的帮忙,还有军队的帮忙算是很可以了,护国寺里也救了不少人出来。

    在地方洪灾来的时候,老百姓们首先去护着农田,他们拿着工具去挖沟渠,还有的把孩子和女子,哥儿放在高处去,自己就拿着工具下去了。

    他们一年的收成要是没了,这一家子可怎么活下去。

    “堤坝坏了没?”有人在雨中大吼着问道。

    要是堤坝坏了就全毁了。

    “……不,不知道……还没来得及去检查!”

    在雨中的官员抹了一把脸,全是水。

    “格老子的!”他堂堂一个文官竟然也骂了脏话。

    “撑什么伞,碍老子的事!”他不顾在身边撑伞的人,自己跑了。

    “大人!大人……您淋湿了!”在身后的小吏气得跳脚,立马拿着伞追上去了。

    “淋湿个奶奶个腿!”

    他一口气跑到堤坝,气都快喘不上来。

    雨中看不清事物,天上乌云密布,视线也受到了阻碍。他仔细辨认着堤坝看见水流还是控制住了,心中松口气。

    工部这回还是靠谱了一点,他以后心里少骂一会儿。

    然而他这一口气还没松完,他听见有百姓颤颤巍巍的说:“大潮来了!大潮来了!”

    “完了!完了!挡不住了!”

    老百姓们转身就要跑,但人怎么能跑得过湍急的水流,现在跑已经来不及了。

    然后他们跑了一会儿发现大潮还没有来,忍不住扭头看了一眼然后瞪大了眼睛。

    洪水肆意,大潮携带着石头翻滚,阵阵巨响,震耳欲聋,宛如雷公电母。

    堤坝一夫当关万夫,水流狠狠的撞击在它身上,发出轰隆隆的声音,浪花翻出白色的巨大水波,好似下一秒堤坝就会被水流冲得粉身碎骨。

    巨石撞上了堤坝,那冲撞的声音足有响彻整个县城。

    “啊!挡不住了!”一个人尖叫道,他立马拼命的往前跑。

    白色的浪花让人无法看清,可是巨大的水流并没有冲过来,他们没有感觉到巨大的水流。

    堤坝阻绝了一切,沉默的立在一边。

    一个老百姓抹了一把脸喃喃道:“这是什么妖魔鬼怪。”

    他说的是堤坝。

    岸上的人都惊住了,小吏哆嗦着不敢前进,现在见堤坝拦住了水流终于撑着伞来了。

    “工部好样的!柳应渠好样的!”

    小吏觉得他家大人好像更加疯疯癫癫的了。

    洪灾在大昭境内肆虐,然而巨大的水流宛如分割线一样在宁阳郡云水县就停了,另一边的疆土没有受到影响。

    而工部的人听了柳应渠的话并没有修云水县另一边的堤坝。

    “神了!柳应渠神了!”

    “柳大人神了!”

    第84章 赏赐

    大昭云水县以南的地区堤坝一个都没有冲垮。这才洪灾可比之前的洪灾还要更加凶险,农田还是有较大的损失,百姓也有被冲走的,但比起堤坝冲垮的后果来说好多了。

    百姓们渐渐对着堤坝有了信心,纷纷拿着工具去挖沟渠,把农田里来不及排出去的水流出去,筒车还是在不停的运转。

    “这堤坝和筒车还真是好。”百姓笑道。

    “是啊,不然我们粮食也保不住,连人都保不住了。”

    “还说什么废话,干活,把水给排出去!这可是我们自家的农田。”

    雨还在不停的下,老百姓们却渐渐安定下来了。

    大潮大浪不停的拍打,然后退下又涌起来。

    ……

    在京城中柳应渠和工部的同僚告别后,他回到府上,一踩一个水印。

    “厨房里的姜汤你先喝了,我让罗罗去把浴桶里灌热水,你先去洗一洗。”沈清梧一看柳应渠脏兮兮的就心疼。

    “我现在去,还真有点冷。”柳应渠拿着桌子上的姜汤一饮而尽,自己就去浴室去了。

    柳应渠洗完澡,还把自己的头发也洗了一遍。

    这一天算是挨过去了,天色已晚好多事还要明天去处理。

    他心想来到了工部还真是一个劳碌命。

    任何一个部门都比工部好,比它清闲。

    柳应渠为自己抹了一把辛酸泪。

    “我让奴仆把家里的水给扫了,雨是挺大的,爹带人去粮仓把仓库里的粮食搬到高处,免得进水了。”沈清梧说道。

    “那就好了,还是岳父想得周到。”

    “我估计这雨一时半会也停不下来,八月初这田地里的粮食还没有成熟,以后有段日子粮食要涨价了。”沈清梧坐在椅子上,在桌子上还放着账本。

    这又是旱灾又是水灾连着家里酒楼的生意也不太好。

    “对,可以平时多加一点土豆在粮食里,这样也省一省。”柳应渠闻言也说道。

    大昭就是这一年天气难了点,往后就没什么太大的坏天气,只是天灾过后也是人祸这才让大昭的百姓几乎都没饭吃。

    “鸡,鸭,鱼也能吃,这些也可以先应付着。”不过一般家里没这个条件,但也是一个办法,就是养殖业。

    柳应渠坐在椅子上看着沈清梧,轻声说:“这些事就不要担心,我不会让你活在一个乱世里,孩子也要平平安安的。”

    沈清梧瞅了柳应渠一眼,他勾了勾唇:“现在才想舅舅那事要是没你,我可能就一蹶不振了,柳郎早就是我心里的大英雄了。”

    哪有那般好,柳应渠心里琢磨着。

    “哎,今日你走后舅舅还来了一趟,似乎说你那奏折的事。”沈清梧想起来。

    柳应渠神色一愣,他最近呈上去的奏折就是防备青国的事,这事看来引起了他们的重视。

    “那我明日去一趟内阁。”柳应渠回了一声就把沈清梧抱在床榻上:“该睡觉了。”

    “我睡着了,你还要去软塌。”沈清梧看他。

    月份大了,柳应渠心里慌,他哪还敢和沈清梧睡在一块,他捻了捻被子:“我心里怕。”

    这回倒是说得很坦荡。

    沈清梧低头:“那也不用夜里等我睡着了就过去,你自己睡软塌上,要么找个屋睡,这样柳郎夜里哪睡得好。”

    柳应渠含笑亲了沈清梧一下,沈清梧有些懵,自打他有崽崽后,柳郎就跟个梁上君子一样,虽然以前也是梁上君子,但柳郎偶尔还是要亲亲抱抱,现在完全就连亲亲抱抱也没了,活得跟个光头和尚一样。

    光头和尚笑得很清俊:“清梧,没什么,我躺上去一秒就能睡了。”

    沈清梧:“……”

    第二天早上,内阁里吵哄哄的,一年四季都是在吵,现在吵的是赈灾和柳应渠那奏折的事。

    “陛下,大昭现在赈灾还来不及,怎么能分兵力去边境,再说这些兵饷也是一个问题。”

    大昭的国库昭烈帝自己都没眼看,他上位后立马把先帝在世的什么宫也拆了,把石头,木板都拿去卖了。

    主要是他不住那什么宫也没用,还不如卖了。

    王长明:“青国有可能会从边境压过来,臣建议派萧将军带领一部分兵力去戍守。”

    “那应该也派个监军去。”一个内阁大臣说道。

    这大臣的人选就成了他们头疼的存在,这武将去打仗旁边要么带个太监,要么带个脾气大的文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