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景行之的古代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6

分卷阅读196

    口的人。

因着合了胃口,王子凯先前还想过这位下属会不会提前和自己靠近呢。

但是事实证明他想多了。

看着老洪和老温有人一起下棋,孤零零的老王心中其实还有点儿吃味。

景行之进门,王子凯招呼他坐下。

景行之笑着坐下,目光扫扫桌面,主动地从茶盘里取出两个茶杯,给自己和王子凯倒上两杯茶。

“失礼了。”王子凯扫了眼茶水,直接问道,“景同知寻我何事?”

“下官不是和好友出门吃饭了,傍晚的时候,从这位好友口中得知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景行之正经道。

“什么消息?”王子凯被勾起了一点好奇心,身子挺直起来。

景行之看看左右。

王子凯见了,利落地挥手:“你们下去,不要让人靠近。”

清了场,连偷听都一并预防了。

景行之一个动作,这位王子凯就这么果断行事,做事让人心头很舒服。

景行之问道:“王大人觉得定北该如何改造?”

两人去定北,说是治理和教化,其实就是干的辛苦的改造活。

一个改造制度和大盘,让边民们在生活中认可李朝;一个去改造当地人的想法,让他们从思想上归顺。

虽然目的不一样,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王子凯听到这个问题,略微想了一会。

沉吟一会后,王子凯答道:“先化解两边民众的矛盾。我们这边软化,对面异族就挑拨他们的人心,拉拢可以拉拢的,打击拉拢不动的。”

景行之:?!

做官可以这么流氓的吗?!不过这法子好用啊,思想够开阔!

景行之不由得目露赞赏之色:“好主意!”

王子凯见他如此,唇角不由得勾起,就知道这个小家伙也是不在意细节的,是个合胃口的。

王子凯捧起茶饮了一口:“现在你可以说是什么重大消息了吧?”

王子凯这会儿心里有点儿逗小辈玩的感觉。

他什么场面没见过,得真正的“大”消息才能算重要,一般的事儿可不会让他表情变化一二。

景行之看看对方,道:“我那个好友,家里是开商会的,和定北做参场生意。”

王子凯本来还淡定地饮着茶,结果听清参场二字,一口茶水喷了出去!

“咳咳咳!”王子凯猛烈地咳嗽几声,脸色呛得通红。

但是他却没先管自己,抓住景行之的手臂追问:“真是参场?他说话可信吗?”

“没必要骗我玩。”意思就是真的。

“参场的事知道的人好像不多。他以为我这个同知会知道,我说要先问问大人您。

我还答应了他,能帮忙就帮忙。”景行之又道。

王子凯点点头,先自己捋信息了。

参场这事儿代表的信息太大,一座参山,那就是白花花的一座银山,还是会自己生崽崽那种。

而且这件事,知道的人少,就弄得有些复杂。多少人知道,关乎这事儿如何搞。

王子凯缓缓地平复呼吸,开口道:“等我们去了定北,开了城,他回头就会反应过来,这事我们不知道。”

因为他们要是知道,就意味着李云玺知道了。李云玺知道了参场的事,还能只派出这么一队人,可怜巴巴去治理、教化。

要是李云玺知道,肯定会让军队去挖人参,挖空了也没事,因为在边疆不好守!都挖回去了,就是自己的了,这样最放心。

而郝家这会儿不知情,肯定是没联系上参场的人。但是等开城了,肯定就能联系上。

城池不可能一直关着,关久了,城里的人粮食都不够吃。

所以他们还得抢个时机,先去找到那个参场,拿到手里。然后学着定北,继续闷声发财一段时间。

等攒够了资本,再告诉圣上。他们找到好东西了,都献给圣上你!

两个男人,像是两只狐狸,目光相接,露出了笑意。

王子凯道:“这事你做得好,我们做人要讲信用。别人告诉我们消息,我们当然要帮忙。”

景行之心想:你个老狐狸,你就想偷偷地发财吧。

定北最缺的,就是银子。

说缺水,少食,土地不易耕作。可是只要有银子,就算在海外和沙漠中心,都有人上赶着送宝贝!

景行之笑笑:“只要我们定北不吃亏,能讲信用自然要讲。”

王子凯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没到地方就送钱的好事,他用手指敲敲桌面。

“也不能忘了安北,等我们回头有东西了,慰问慰问他们。”不能自己两个人担了干系,铁皇党和老洪也要拉下水。

景行之乖乖听着,也不说话。

反正……他是个小新人,事情说是他干的,别人都不信。

老王不拉人下水,就得自己背锅,景行之表示理解。

王子凯瞥景行之一眼,似乎感觉到了这新下属的小机灵,目光含笑道:“行之觉得如何?到时候就由你去送东西吧,正好不会让老洪他们起疑心。”

莫名被拉下水的景行之:???

老王,你是我肚子里的小蛔虫吗?

但也没办法,景行之点头,一脸纯善和积极:“好啊!我年轻,正好多跑跑。”

要背锅,大家一起背吧。

景行之心想自己也不怕锅,他有秘密圣旨,不过不能说。二师兄为了让他好好干活,给了他便利行事的权利。

******

在镇马关城歇息一晚,第二天北行队伍重新出发。

景行之窝在马车里,开启了工作模式,掏出了不少当地的地理志,开始疯狂填补知识缺口。

先看看书,是提前了解,然后就可以在心里部署一些准备。

想到李云玺的新教化之法,景行之也是觉得有些压力。

李云玺的新法子,到底怎么回事?——简单来讲,就六个字,先致富,后教化。

这种法子和以往的套路不一样,也不好实施。

无他,这其实是两个任务。第一个,致富。第二个,教化。

第一个是第二个方便实施的前提,但是第一个就很难,能搞得了发展的官员,都是能臣。

能臣更多在李朝的重要地方卖力,不会大规模地往边陲小地送。

这回的王子凯和温常超,还是因为定北和安北的意义重大才派遣过来的。

这两地本来就是李朝的,被抢走了。而李云玺和李朝人,都不想这两个地方再被抢走。

李云玺也不商量,就把难题丢给景行之了。

景行之见到参场,就和狐狸闻到了烤鸡的香味,哪还能撒手。

所以他积极得很,上报王子凯,两只狐狸达成了共识。

三日后,北行队伍终于抵达了安北。然后一队人马,分作两队,北行的队